大明:当皇帝,太难了!

第19章 年号长生,叔侄情深

    诸多藩王进京,一队队精壮凶悍的人马,不断的出现在京城百姓面前。

    最近两天。

    京城内外,议论纷纷。

    一乐茶楼。

    国子监学生宋玉,匆匆赶到早就订好的包厢,同学王保,杨任贤,早早就在里面等他了。

    男人在一起,除了喝酒吹牛逼,就喜欢谈论国家大事,指点江山。

    “这次藩王进京,来势汹汹,陛下……未必能坐稳位置啊。”

    宋玉并不看好小皇帝朱允熥。

    主少国疑。

    他太年轻了,恐怕斗不过这些皇叔藩王们。

    “不对,据胡祭酒说,陛下最近抽调了很多官员入选了内阁。恐怕朝堂还要有一番动荡,藩王们未必能掀起风波。”

    王保不认同宋玉的想法。

    他口中的胡祭酒。

    是国子祭酒胡季。

    如果不是他最近几年,才被老皇帝朱元璋,从河间景州儒学正,调入国子监担任祭酒。

    恐怕,他的名声,在部分儒家学子眼里,还要更大。

    因此,胡季说的话,很有重量。

    宋玉出身普通家庭,靠着祖宗三代的努力,攒了几百亩土地。

    又因为朱元璋大兴国子监,这才有机会,跟王保这些富贵子弟结交。

    因此,以宋玉的身份地位,很难获得朝廷内部高层的一些隐蔽信息。

    宋玉连忙道:“这么说,陛下虽然年轻,但是也很有手段喽?如果能获得大臣们的支持,藩王们应该会老老实实的吧。”

    在宋玉心里。

    只要朝中大臣们,集体支持小皇帝,这些骄横的藩王,完全不堪一击。

    但是。

    小皇帝需要这些大臣们的支持吗?

    ……

    皇宫。

    朱允熥的目光,早就已经从藩王身上离开了。

    名分已定。

    大势已去。

    这群藩王再闹,难道还能让文武百官,放弃他这个新皇帝?

    那也得要有霍光才行啊!

    不过。

    当小皇帝通过锦衣卫,得知燕王朱棣跟晋王朱棡,周王朱橚,宁王朱权等塞王,一起出现的时候。

    他也有点慌。

    但也不觉得,他们能联合起来反他。

    皇帝之位就一个。

    他们都想当,结果就是他们都当不成!

    只要朱允熥广积粮,高筑墙,别跟建文帝朱允炆一样,操之过急,净是弄一些令人惊讶的骚操作。

    藩王不可能赢。

    因此,等到朱棣他们来了,匆匆祭奠朱元璋以后。

    朱允熥又跟前两天一样。

    安排了一场盛大的家宴。

    同样。

    没有单独邀请燕王朱棣的想法。

    而是把所有的藩王都请了过来。

    主要是害怕朱棣,仗着武艺高强,擒贼先擒王,把他这个皇帝直接拿下。

    于是。

    大明朝的藩王兄弟叔侄们,参加了一次并不开心的集体活动。

    根据笑容并不会消失,只会转移的特性。

    藩王们不开心了。

    朱允熥就痛快了。

    ……

    时隔多日,礼部官员提前准备了几个年号,如:宣德,天启,嘉靖……

    朱允熥不太满意。

    都否定了!

    不吉利啊!

    “朕的年号,朕自己做主。年号就叫:长生。”之所以叫长生,这是朱允熥回忆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内心深处,极度焦虑的写照。

    虽然有了年号,但今年,还是洪武二十五年。

    同时,也定下了老皇帝朱元璋的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早就准备妥当的,未来叫做明孝陵的福地。

    葬礼恢宏肃穆,耗资接近两百万两白银。

    跟他一起下葬的。

    还有朱允熥的便宜老爹朱标,便宜母亲也提前从之前的陵墓里请了出来,夫妻合葬。

    葬礼期间,因为要到京城外面。

    朱允熥除了要求大将军蓝玉等人,提前派遣大量士卒,仔细排查,守卫安全之外。

    其他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按照礼部提供的流程走的。

    “父皇啊,大哥哇,都怪老二不好,是老二害了你们啊。陛下,臣有罪,有大罪。臣愿意用臣的性命,来换父皇,换大哥复生,陛下,您就成全臣的心愿吧……”

    朱元璋陵墓刚刚放下断龙石,被特许参加这次葬礼的秦王朱樉。

    涕泗横流,仿佛戴了痛苦面具似的,跪在小皇帝的面前,求死。

    随行的文武百官具都面无表情的看着。

    藩王叔叔们,一个个低着头沉默不语。

    【你他妈的,真该死啊!!!】

    朱允熥当场杀了秦王朱樉的心思都有了。

    环视一周。

    小皇帝双手用力,冷静的,强力的,把秦王朱樉扶了起来。

    大太监曹忠,机灵的递过一张干净的手巾。

    小皇帝亲自动手,一点一点的,用力擦着秦王脸上的眼泪鼻涕。

    “二叔,父皇从西安回来的时候,皇爷爷都怒了,说要杀了你。

    我父皇呢,他可曾说过怪你的话?

    况且。

    我们是嫡亲的叔侄,父皇生前就告诉过我,二叔,三叔,你们都是他最信任的兄弟……”

    朱允熥轻声安抚秦王朱樉,说到情深处,泪眼汪汪,更是当场宣布,要赦免秦王朱樉之前的罪行,恢复他秦王的待遇。

    亲眼目睹小皇帝的叔侄情深,在场的大部分藩王,明显的松了一口气。

    不过。

    小皇帝朱允熥话音一转,继续说道:

    “朕年幼无知,父皇又走的早,这段时间,每天都提心吊胆,害怕的不得了。

    幸好,朕有诸位王叔可以依靠!

    你们先别急着回去。

    就留在京城。

    朝廷里事务繁多,你们就替朕出出主意,帮帮朕。”

    朱允熥根本没有询问他们意见的心思,直接就替他们做了决定。

    藩王们敢怒不敢言!

    “陛下,俺媳妇怀孕了,见不着俺,俺怕她担心,要不先让俺回去照顾她,等孩子生了……俺再回京城帮陛下?”

    在朱允熥锋利的好似要杀人的目光下,蜀王朱椿越说越没有底气,渐渐的不吭声了。

    像是燕王朱棣几个马皇后的嫡子,反而却起了留在京城的想法。

    眼见藩王们答应辅政,刑部尚书杨靖却站出来反对。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太祖高皇帝留下祖训,藩王成年之后,必须镇守封地,岂能继续留在京城?这不合规矩。”

    兵部尚书茹瑺也振振有声的道:“杨尚书言之有理,臣附议!”

    勋贵武将势大也就罢了,藩王们留在京城,我们这些文官,还怎么掌权呢。

    就在其他文官们反应过来,蠢蠢欲动,要说俺也一样的时候。

    朱允熥直接呵斥道:“茹瑺,大胆!你也想离间朕跟诸位王叔的血脉亲情吗?”

    茹瑺浑身一冷!

    药丸!

    “来人,给朕把茹瑺拿下,打入诏狱,开国公常升,由你暂代兵部尚书。”

    小皇帝朱允熥雷厉风行的打击了出头鸟,其他的官员,纷纷都安静了下来,只是能看的出来,他们对小皇帝强留藩王的行为,很不赞同,都想看朱允熥的笑话。

    常升喜从天降:“臣遵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