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当皇帝,太难了!

第27章 李景隆,内卷,粮食去哪儿了

    小皇帝在乾清宫里,劳心劳神,殚精竭虑的治理自己的国家的时候。

    京城。

    燕王府。

    燕王朱棣的发小,他的小兄弟,曹国公李景隆要来他们家串门。

    李景隆,字九江,身材高挑,英俊又帅气,还精通骑射。

    他的父亲,是前曹国公李文忠,死后被追封为岐阳王。

    地位可比徐达,常遇春,汤和,邓愈,沐英这几位存在。

    李文忠的母亲,是曹国长公主,也就是老皇帝朱元璋的亲姐姐。

    换句话说,李景隆是朱棣姑妈的孙子,也就是朱棣的表侄。

    更何况,李景隆在五年前就袭了曹国公的爵位,又被朱元璋看重,赋予重任,也曾担任过太子太傅的位置。

    与大将军蓝玉的地位,不相上下,甚至更得朱元璋的信任!

    最重要的是,李景隆接手了他父亲李文忠留下的大量人脉。

    淮西勋贵里面,以李景隆为代表的小团队,勉强可以与蓝玉集团抗衡。

    因此!

    朱棣提前来到门口,热情的接待,已经两年没见过面的李景隆。

    “景隆,俺这燕王府,里里外外,被几百个密探盯着呢。

    你光明正大的来俺家,就不怕惹得陛下,不高兴吗?”

    曹国公李景隆歪嘴一笑!

    “四叔,咱们可是没出五服的亲戚啊,我这个做侄子的,难道还不能来探亲?”

    是啊,他们是血脉很近的亲戚。

    这也是历史上。

    李景隆被人举报谋逆,结果朱棣没杀他,只是囚禁他的原因之一。

    ……

    酒席上,喝了几杯酒,满脸通红的朱棣,把下人们都赶了出去。

    叔侄两个人,想说心里话。

    按照相应的程序规定,李景隆作为客人,要先拿出点诚意。

    于是。

    李景隆扫了一眼周围的环境,狠狠地喝了一口烈酒,开始抱怨道:

    “四叔,小侄这段时间苦啊,自从陛下上位,蓝玉这老匹夫,权势越来越大,现在,都开始不把小侄放在眼里了。”

    原来,随着小皇帝朱允熥登基,蓝玉势大,淮西勋贵里的一些墙头草,包括李景隆的一些小伙伴,弃暗投明,加入了蓝玉集团。

    李景隆少年得意,出道以来,就能与常茂,蓝玉,傅友德比肩。

    现在的开国公常升,以前都不配在他的身边出现。

    因为常升是常家的嫡次子,本来没有资格继承爵位。

    那里吃过这等亏啊!

    可现在呢?

    时代变了!

    蓝玉以前就牛笔,现在更牛笔。徐辉祖本就不差,现在也牛笔。

    可就连本来不牛笔的常升,都开始变得牛笔了。

    牛笔哄哄的李景隆,却不进反退。

    在整个大明朝廷里。

    似乎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小配角。

    这让李景隆很不适应。

    本来还有冯胜,傅友德他们几个,陪着李景隆一起坐冷板凳,也算有点安慰。

    可这几天,他得到一个消息,傅友德走了狗屎运,居然又变得牛笔了。

    李景隆着实郁闷呢!

    ……

    见到李景隆吐露心声,对小皇帝不满,燕王朱棣也不装了,摊牌了:

    “景隆,俺早就瞧蓝玉这老东西不顺眼了,狗仗人势,神马东西,也敢朝俺们,呲牙咧嘴?

    等着。

    俺迟早要收拾他,到时候,景隆你可要帮俺一把啊!”

    朱棣是个极度谨慎的人,李景隆现在还没有得到他真正的信任。

    因此,他是不可能直接附和李景隆,大骂小皇帝作死的。

    但骂蓝玉是个畜牲,却没关系。

    因为蓝玉虽然是朱允熥的舅姥爷,但跟朱家,却没有半点血缘关系!

    更何况!

    朱棣跟蓝玉,他们俩早就有旧怨。

    太子朱标还在的时候。

    有一次。

    蓝玉从蒙古班师回朝,密告太子:

    “我观察燕王朱棣,在他的封地里,一举一动,与皇帝一模一样。燕王天生霸气,迟早是要造反的,我找过人望他的气,有天子气象,你一定要早做打算。”

    太子朱标有没有相信这件事,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可后来…蓝玉大意了,在外面说漏了嘴!

    这件事被朱棣知道了。

    暗骂他狗眼看人真准!

    但是。

    从此以后,燕王朱棣就把蓝玉给恨上了!

    ……

    有了共同厌恶的仇人。

    朱棣跟李景隆,同仇敌忾,一边喝酒,一边大骂蓝玉。

    暗地里,却向对方表示:小皇帝不讲武德,欺人太甚!

    我们要联合起来!

    说到酣畅处,两人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

    禁军,锦衣卫和东厂的人,纷纷前来汇报燕王府和曹国公李景隆的事情。

    朱允熥不得不感慨。

    “内卷!”

    “必须内卷!”

    “都给朕卷起来!”

    自从锦衣卫知道他们有了竞争对手以后,无论是情报获得的速度,还是情报获得的数量,都大大的提高了。

    “这要是等我陆续创立:东厂,南厂,北厂,西厂,梅花卫,皇城司,暗卫,内卫……或许,这天下就再也没有事情,能瞒得了朕了!”

    小皇帝信心满满。

    ……

    但有人却在发愁。

    青州!

    水淹三百里,灾民过十万!

    朝廷大军运送和调集的几十万石的粮食和衣物,运到青州后。

    就剩下了三分之一。

    “粮食呢,我的粮食呢?你他娘的,最好一五一十告诉我,否则,本官砍了你的脑袋。”

    翰林学士黄子澄,又怒又惊。对着青州的主官,和押送粮食的户部官员。

    咬牙切齿,口中更是连连发出威胁的话。

    自从接了小皇帝去青州赈灾的任务后。

    黄子澄在两百锦衣卫的保护下。

    紧赶,慢赶。

    这才在青州城外,赶上了提前出发的运粮赈灾队伍,等他拿着圣旨接手赈灾任务后,却发现朝廷送来的粮食,没了一大半!

    要命!

    你们这群贪污犯,这是要害死我啊!

    黄子澄都不用考虑。

    赈灾粮食,还没出工部的时候,就被截流了一部分,等到了押运队伍,又少了一部分,到了青州的地盘,肯定也得孝敬坐地虎!

    可你们拿的也太多了!

    贪得无厌!

    面对黄子澄的怒火,工部的一位主事,没好气的反驳道:

    “黄翰林,青州泥泞车难行,这粮食,都是我们一袋一袋,背到青州的。

    出了大力气,多吃点饭,也是人之常情。

    现在灾情严重。

    咱们还是先以赈灾为主,要是赈灾不利,我们都得吃挂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