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当皇帝,太难了!

第29章 大明的保护费,由朕来收!

    曹忠身为小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自然知道小皇帝非常的重视这个跟朝廷邸报相似的报纸。

    他在短短几天内,就把东宫印刷厂的“硬件”,“软件”们,都准备好了。

    硬件是工具,软件是人工工具!

    朱允熥提的,他准备了。

    没提的。

    他也提前收拢了三四十个寒酸秀才,准备当未来报社的笔杆子!

    “很好。”

    小皇帝朱允熥见曹忠办事能力这么强,不由自主的就想再给他加一加担子。

    未来权势滔天的大太监,一定得忙起来。

    人只有忙起来,才不会去思考!

    否则!

    若是让大太监曹忠,龙场悟道,证就大唐禁军总管太监果位。

    他这个小皇帝就危险了!

    “有光就有暗,朕最近得到锦衣卫密报,京城里竟然冒出一些叫野狼帮,野狗帮的,偷鸡摸狗,吃霸王餐,勒索财物,欺压百姓,向中小商家,收取保护费,甚至还主动给朕帮忙,替朕的大明朝廷,向老百姓收税……”

    说到这里,朱允熥看了曹忠和他手底下的东厂八大金刚,冷冷的道:

    “东厂已经成立了,总得有人头祭刀!

    我给你们立功的机会。

    把这些歪门邪道,鬼鬼祟祟的狗屁帮派,都给朕……一一收服!”

    “……收服他们?”

    大太监曹忠,怀疑自己听错了,小皇帝刚才,肯定说的杀无赦!

    ……

    “这次行动,由你们东厂主导,锦衣卫辅助,把那些领头的,作恶多端的,手底下有命案的。

    统统关到诏狱。

    朕会下旨。

    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派人审理。

    锦衣卫负责监督。

    不要放过一个恶人,也不要随便诬陷好人,屈打成招。”

    小皇帝也知道,如果放开了让锦衣卫和东厂搞事。

    锦衣卫的底层,为了挣钱养家。

    肯定会冤枉好人,造成大量的冤假错案。

    所以。

    锦衣卫只负责抓。

    由刑部主审。

    但抓的坏人里,也有官员,勋贵们。

    养在外面的野狗啊。

    他们官官相护,或者私下收钱,偷偷放了坏人怎么办呢。

    这就要锦衣卫去监督他们了!

    审问罪犯=捞钱!

    明明是东厂,锦衣卫抓的罪犯。

    结果,大部分好处,却被刑部的人捞了。

    锦衣卫肯定不甘心。

    派去的人为了报仇,肯定得瞪大眼睛,好好的监督他们审案了。

    这就是最基本的制衡之道!

    也有破绽。

    那就是锦衣卫跟刑部和解。

    这就要靠东厂这群刚出新手村的无名之辈,跟小皇帝举报他们了。

    都是功劳呢!

    ……

    大太监曹忠和他的东厂八大金刚,知道小皇帝对于京城帮派很有意见,是想杀一波,打一波,再拉拢一波。

    可是!

    “陛下,把他们处理了不就行了,何必再让我们东厂把这些卑贱帮派人员收服呢。

    若是传出去,被朝堂里的大臣知道了,岂不是误了陛下圣明的威名。”

    曹忠不理解。

    与帮派为伍,这不是拉低了他们的档次吗?

    而且。

    大太监曹忠,也担心出力不讨好。

    没吃到狐狸肉,还惹一身骚,到时候被陛下埋怨,赔了夫人又折兵。

    “曹忠,格局要大!”

    小皇帝朱允熥意气风发,要给大太监曹忠,开拓视野:

    “大明的税,由朕来定,商家的保护费,也要朕来收!”

    没错!

    既然所谓的黑恶地下势力和保护勒索费,几千年都无法彻底消失。

    所以!

    为什么这个黑恶势力,不能由他来当!

    保护费,不能由他来收呢!

    正邪合一,才是这个世界的出路啊!

    对于这个奇葩理由。

    众太监大受震撼,一时间惊为天人!

    ……

    接着,朱允熥手把手的告诉了曹忠他们几个,等到把这些帮派的帮主,老大,首领,头目,都收拾了,就把剩下的帮派小弟们,统一收编为:京城联防保安队。

    要记录他们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是否婚配,父母亲戚等等信息。

    然后。

    把整个京城内部,分成一百个管理区域,统计每个区域范围内的大小商家。

    根据店家每月经营的具体收入,设定五档保护费,不,改个名字,叫:卫生清洁保安费。

    每月收取一次。

    店家如果遇到了吃霸王餐的,或者有新的地痞流氓捣乱,只需要跟保安队说一声,你们就必须为他解决这个麻烦。

    说到这里,朱允熥口干舌燥,喝了口水,想了想,继续道:

    “京城百姓,越来越多,城内面积又小,垃圾很多,看着很不舒服。

    既然收了卫生清洁保安费,那卫生就得搞好,保安队每天两班倒,不但需要维护治安,还要清扫京城街面上的垃圾。”

    打扫垃圾也需要工具,像是扫把,铲子,垃圾桶,运输垃圾的独轮车等等。

    对此,朱允熥大方的道:“这次行动的缴获,到时候你们整理个名单报上来。

    其中一部分,就当做你们东厂的运营费用,另一部分,暂时借给京城联防保安队。

    通过工部下面的衙门,订购几千件卫生工具,等到保安队有了盈利,可得补上这笔钱。”

    “是,陛下。”

    曹忠他们虽然瞧不起保安队,这个东厂未来的下属机构。

    但通过小皇帝的描述,这个保安队,似乎非常的有钱途。

    既然陛下都下命令了,先干着试试吧。

    要是钱途不行,就瞒着小皇帝。

    把狗屁保安队,交给几个贴心的干儿子管理,完美。

    ……

    日子一天天的过。

    小皇帝每天上朝。

    比全年无休的九九六福报,还要忙。

    他甚至都想任性的把御门听政,由一天一次,改为唐朝的三天一次。

    但最后他放弃了。

    唐朝的时候,华夏才有几个人?李世民需要处理几件事情啊?

    现在大明明面上,有六千多万子民。

    实际上应该接近八九千万的,甚至有一亿,也不奇怪。

    因为大明安安稳稳的平静了二十五年!

    从民国的四万万,到需要计划,生育,总共才过了几年安稳日子?

    太平盛世,生孩子速度很快的!

    后世朱棣靖难以后,永乐盛世了二十年。

    结果大明人口,还是常年维持在六千万。

    由此可以看出,明朝从洪武,永乐年间,就有了隐藏人口的习惯。

    据说清朝入关,在某个偏僻的县衙,发现了一份崇祯二十四年的人口土地报告。

    崇祯在第十七年,吊的歪脖子树!

    这群低层官吏,糊弄朝廷和皇帝的本领,可见一斑。

    ……

    执掌着这样一个人口庞大的国家,小皇帝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

    三天一上朝,他可能舒服。

    可是。

    有些事情,如果晚上两天做决定,那饿死的,害死的,可能就是成千上万百姓。

    累就累吧。

    先苦一苦朕的内阁。

    乾清宫里。

    小皇帝一边处理奏疏,一边跟着中书舍人刘三吾学习。

    一个太监过来禀告。

    “陛下,国子监的胡祭酒,带着五百多名学子,在侧殿,已经准备好考试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