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了初恋后我he了

第三十一章 扩建花圃

    叶知县家赏花宴,顾家卖花赚了近四百两银子。银钱刚一到手,顾明薇就催着顾老爷子扩建花圃了。

    这次扩建,顾明薇计划打造一个集观赏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四季花圃。为此,顾明薇还专门找李修竹一起画了设计图。

    当然,以顾明薇目前的绘画“水平”,是画不出来的。毕竟顾明薇连毛笔都没练好呢,更不要说国画也只是启蒙阶段。

    所以,基本上都是顾明薇描述,李修竹作画,吴伯在一旁补充。吴伯见多识广,给出了一些当年李家花园的建造经验。

    见李修竹几笔就描绘出了顾明薇想象中的画面,顾明薇很不服气,忍不住在李修竹背后偷偷吐槽,哼,有本事跟姐比油画、水彩、素描?惊艳不死你!

    根据设计图,整个花圃的四周,都将用砖建造围墙,跟外部彻底隔离出来。主要是为了安全以及防盗。

    花圃内部,整体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花卉区、暖棚区,以及休息区。

    占地面积最广的是花卉区,一共有十亩,整体又分为两个区域。一年生花卉区和多年生花卉区。

    一年生草本花卉,以陆地种植为主,直接售卖鲜切花。多年生花卉区,又分为草本区和灌木区,以盆栽为主。

    每个小区又以品种和颜色进行分隔,用花架打造成不同的景观。同时,小区之间的空置区域,会铺成青石小路,整洁干净。

    暖棚区,是用来培养反季花卉的。江州的冬天并不是很冷,冬天基本上不会结冰,也很少下雪。所以并不用担心花卉过冬的问题。

    但由于顾明薇只有理论,后续还需要实验。所以,暖棚暂时先不建造,只先预留出一亩地而已。

    其实,反季蔬菜、花卉培养,自古就有了。

    比如秦时的“温室殿”,汉朝的“太官园”,就是通过在室内蕴火,增温来催生蔬菜。唐朝的“内园”,则通过引入温泉水,为皇室培养反季蔬菜。

    当今大乾,也有多种方法培养反季蔬菜、花卉。

    比如,有一种“黄化法”,可以培养各种豆芽。

    还有一种“堂花法”,专门用于催生鲜花。在密闭的房屋内,通过蒸汽增温,用硫磺水或者马粪水追肥,就可以催生春花冬开。已经很类似于现代的温室大棚技术了。

    而最简单的就是“火室法”,通过火炕来培育反季蔬菜,比如各种叶菜、甚至是黄瓜、茄子、豆角等常见蔬菜。

    所以,反季蔬菜,在大乾已经很普遍了。

    因此,顾明薇很是放心建造暖棚养花,因为这并不是什么出格的事情。

    最后的一亩地留给了休息区。将会建一排厢房,用于给工人们休息和值夜。还有一个工具房。可以存放锄头、花铲、木桶等养花工具。

    由于花圃扩张后,吴伯一个人肯定会忙不过来。所以吗,顾家准备雇佣几个工人,帮忙侍弄花草。主要是日常清扫、浇水等。

    至于花卉种植,会由顾明薇亲自指挥工人来做。

    根据顾明薇的设计图估算,新花圃的每亩造价要十两银子。包括材料以及工钱等。一共算下来,总成本要一百两。

    顾明薇估算了下,这个花棚建造下来,一年能给顾家带来至少五千两以上的收入。投入产出比很高,简直就是暴利。

    敲定好建造方案,钱也到位,便开始施工了。

    除了花圃的扩建,顾明薇还跟李修竹又设计了一款花盆,将作为以后顾家花圃的专用花盆。

    上次斗画大会上选出来的三十幅花盆设计图,已经找杨家窑场定做了,上市后收获了不错的反馈。以后将会放在店里单独售卖。

    顾家花圃的专用花盆,也是找杨家窑场定做的。第一批定了五百个盆,花费十两银子。

    接下来,顾明薇就开始为花圃扩张后,买花做准备了。

    -----------------

    这边,顾家花铺。

    对于孙宝仪的敌意,顾茂清想了又想,终是不放心,便让宋氏找关氏打听一下孙宝仪这个人。

    自从叶知县家宴后,关氏就单方面地认定和宋氏成了手帕交。时不时会来顾家花铺找宋氏聊天。

    这天,关氏又过来了,宋氏便带着人来到铺子后院,喝茶吃点心。

    关氏非常开心:“跟你做朋友真好,有很多好吃的点心蹭!”

    宋氏失笑,“你一个人能蹭多少?改天带着你们一家三口都来做客,我绝对不会心疼。”

    “好呀,好呀,等这次我家老袁和臭小子休沐,我一定带他们来你家做客!”关氏高兴地答应了。

    吃了会儿茶,宋氏便向关氏打听起孙宝仪来。

    “她呀,你可算是问对人了。这你要是问别人,只会知道她是深受叶家上下喜爱的表小姐。而实际上,”

    关氏顿了顿,低声说道,“而实际上,某些人小小年纪就心机叵测。”

    接下来,关氏就把叶知县家和孙宝仪的事情都给说了一遍。

    叶知县本名叶济安,乃商人之子。家中卖油起家,后经营油坊,小有家财,便一直支持他科考。

    叶济安在二十七岁时考中进士。因没背景,当了个偏远地区的小城知县。等期满调任,才来到良元县当县令。

    妻子孙氏,是他青梅竹马的恋人。孙氏父母早逝,留下兄妹二人相依为命。好在家有薄产,兄妹从小生活也算舒适。

    但天有不测风云,孙氏兄长在一次外出进货的途中,遇到强盗,横死他乡。只剩下大嫂柳氏和一岁的孙宝仪这对孤儿寡母。

    关氏偷偷道:“你知道柳氏为啥不改嫁吗?我猜啊,是舍不得孙家的家产。”

    孙氏怜惜长嫂和小侄女,常常将人接到叶家小住。一住往往就是半年。

    然而,她并不知道,柳氏早就打上了叶家的主意。

    柳氏勾引叶济安,想要做小,正好亲上加亲。但无奈叶济安心里只有孙氏,对柳氏的温柔小意不假辞色。

    柳氏倒也想过用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法子,无奈叶济安身边的张管家盯得紧,实在找不到机会,所以才罢手。

    但柳氏不甘心,便想着让孙宝仪将来嫁给表弟,也就是孙氏的独子叶景贤。

    叶景贤今年才十岁,在县学读书,还没到情窦初开的年纪,柳氏便叮嘱孙宝仪一定要讨好叶家众人。

    可怜孙宝仪才十二岁的豆蔻年纪,就已经学会了讨巧卖乖,装模作样,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更是养成了为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子。

    “你问我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我家老袁,从叶知县初次上任时就跟着他了,后来又追随着来到了良元县,算起来也有四五年了。叶家那点事,基本上能知道的都知道了!”见宋氏面露疑惑,关氏解释道。

    “而且啊,你也不看我家老袁是干啥的,形形色色的人见的多了。我这不耳濡目染,也学了几招。”

    “那柳氏,每次看向叶知县的眼神,都跟有小勾子一样。别提多狐媚了。我一个外人都看得出来。

    怎奈啊,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叶知县愣是跟瞎子似的,一点也看不见!”关氏吐槽道。

    宋氏噗嗤一声笑出来,这句诗竟然也能这么用?

    “你别不信,景贤小少爷根本就不喜欢孙宝仪,我猜就是因为看出了柳氏母女二人的真面目。”

    关氏又道:“可怜叶夫人还将人当亲女儿一样对待,殊不知是在引狼入室呢!”说着,关氏还叹口气,摇摇头,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

    宋氏更想笑了。关氏可真是,嗯,用顾明薇的话,是个活宝!

    “前段时间叶老夫人养的那盆魏紫不是要死了吗?那孙宝仪不知道从哪里寻来一盆墨荷哄老夫人开心。后来你家卖的那啥养护液,救活了那盆魏紫。估计啊,孙宝仪是觉得你家抢了她的风头,所以记恨上了!”关氏分析道。

    宋氏听后一脸莫名。

    那盆墨荷应该就是从顾家买的,孙宝仪应该感谢顾家才是啊?而且,花救活了,老夫人的心事也解决了,不更应该高兴吗?怎么就记恨起来了呢?

    真是让人无法理解。

    要是顾明薇在此,只会说,有些人的脑回路,就是跟普通人不一样。要想理解她,除非你变成她那样的人!

    如此,宋氏算是了解了来龙去脉。连声谢过关氏,并表示不会将今天所听之事传扬出去。

    关氏自然是信得过宋氏的人品的,接下来,两人便话起了其他的家常。

    晚上回到顾家后,宋氏便将今天从关氏那里听来的一番话告诉了顾茂清,当然,隐去了柳氏勾引叶知县那一部分。

    顾茂清听完也很唏嘘。要是自家有错在先,得罪了人,上门赔罪就是。这无妄之灾,可要怎么化解?

    想了想,顾茂清道:“以后遇到人干脆避着些得了,避不过,就让着些,一个才十二岁的小姑娘,咱们也不能太跟她计较。”

    宋氏觉得有理,点了点头答应了。

    然而,夫妻两人都忘记了将孙宝仪的事情告诉顾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