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了初恋后我he了

第四十九章 除夕守岁

    腊月二十三过后,顾家铺子歇业,一家人全力准备过年。

    古人过年是非常郑重的,很多习俗和讲究都要一一遵守。不像现代,很多过年的习俗都已经失传了。

    穿越古代的顾明薇有幸过见证了古人这一年终盛事。

    腊月二十四,是大乾历法上的“交年”,即新年与旧岁交接的日子,也就是现代的小年。

    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准备“五色米食、花果、胶牙饧、黄豆”等食品祭拜灶神。请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祭灶神的习俗,在现代很多农村也都保留着。

    小年夜里,李氏还让所有人都在床底下点了一盏小灯,这叫做“照虚耗”,用以驱除秽邪鬼怪。

    到了腊月二十五,要熬一锅赤豆粥,用以预防瘟疫。百姓们认为赤豆(也就是红豆)可避瘟疫之气,在这天吃“赤豆粥”能够保佑自己一年健康无灾。

    一家人喝完赤豆粥,便要打扫卫生,拆洗被褥,洒扫庭院等,寓意将霉运统统扫出门。

    接下来是腊月二十六,要杀年猪,炖大肉。很多贫困家庭甚至一年中只有在这天才能吃到肉。

    顾家由于没有养猪,特意从村里养猪大户那里订了一头。

    对于杀猪,顾明薇并不感兴趣。小时候在农村,不仅看过杀猪,连骟猪都见过。

    也正因如此,顾明薇发现,此时的人们养猪,竟然不骟猪!怪不得顾明薇总觉得吃猪肉时隐隐有些骚味,还一度以为是品种问题呢!

    顾明薇感觉自己好像又掌握了一门致富的手艺!

    腊月二十七,杀年鸡。鸡与“吉”同音,杀鸡寓意着大吉大利。而且,今天杀的鸡是不能吃的,要放到除夕年夜饭的时候再食用。

    顾家的鸡都是由顾明薇照料的。看着自己养大的肥鸡变成餐桌上的食物,顾明薇没有任何悲伤的情绪。只是想着可以做成炖鸡、烧鸡、白切鸡等一道道美食。

    腊月二十八,打年糕,剪窗花。打年糕是大乾百姓家家户户都掌握的一门技术。年糕如果打得不够火候,吃起来就不够细腻,也容易裂开。

    在打年糕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将糯米提前浸泡好,然后磨成米粉。

    打年糕时,首先蒸粉。灶上用大锅大火烧水,锅上架一个木制蒸桶,把磨好的米粉均匀地撒入桶中。等米粉蒸熟后,取出倒在石臼里。

    接下来是锤粉团,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个人用石锤捶打米团,另一个人翻米团。等将米团捶打到用手按下去能恢复原样时,米团就捶打好了。

    期间,负责捶打的人要特别注意,不能将石锤砸在石臼上,否则石臼会碎掉的。

    最后一步是切糕。将锤好粉团搬到面板上,按扁拍平,抹上蜂蜜水。最后,拿一根铁丝,把大粉团割成一条条年糕。

    年糕吃起来,既有蜂蜜的甜味,又有年糕的清香,甜而不腻,糯而不粘,回味无穷。

    顾明薇一连吃了三块,就被宋氏制止了。年糕吃多了不消化,容易积食。

    整个打年糕的过程非常耗费力气,所以,一般都由家中的男子负责。

    而顾家女眷们,则在剪窗花。顾明薇跃跃欲试,也拿了一块红纸像模像样地剪了起来。

    然而,顾明薇的热情,没过一会儿就消散了。

    看着自己手里剪出的仅仅幼儿园小班水平的窗花,顾明薇不由得脸颊微热。这项“技术要求”过高的活动,不适合她这种脑力劳动者!

    二十九,去打酒。过年的准备工作到今天基本上已经做得差不多了。百姓们一般会在这天查漏补缺,置办一些零碎的年货。

    而终于闲下来的顾茂源和顾茂清,则在这天盘起了帐。

    腊月,糕点铺子卖新年礼盒收入八千两,除去成本,实际收益四千八百两。

    花铺卖“年花”收入三千两,卖花瓶收入一千四百两。除去建造暖棚的两百两,实际收益四千二百两。

    加上买花种剩下的三百两,顾家现有家财共计九千三百两。

    杨家窑场年底结算了两个月分红,顾家得两千四百两,算作顾明薇私产,由顾明薇自己掌管。

    盘完账,看着算了三遍得出的数字,顾茂源和顾茂清心情澎湃。顾家开铺做生意仅仅半年,竟然赚得近万贯家财。

    从彼此的眼中,二人都看到了对方对来年的野心。也许,可以试着进军州府了!

    良元县的富户毕竟还是少了些。想要赚更多的钱,还得去州府。

    两人其实都像顾明薇一样,都梦想着有一天,能打造一个方圆十里的大庄子。到时候将亲朋好友们都一同接进去,世代生活在一起。

    很快到了除夕,在大乾叫做“除夜”。顾家的读书人们都放假了,一家人其乐融融过大年。

    这天一大早,家家户户就开始洒扫庭院门户,贴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

    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木牌,上面刻画着“神荼”和“郁垒”,用来镇宅辟邪。

    春牌就是现代的春联,在红纸或者木板上写着祝福的吉祥话。

    顾家的春联都是由顾老爷子亲自写的。除了自家,很多亲邻也都会拿着红纸上门,找顾老爷子写春联。

    傍晚,祭祀祖先,迎神供佛。祭祀前,要先沐浴净身,换上干净的衣服。而祭品则是越丰盛越好,一是让老祖宗们吃好喝好,二是告诉老祖宗,家里日子过得很好,让老祖宗继续保佑。

    待到酉时,一家人齐聚一堂,开始吃年夜饭。

    顾家还邀请了李修竹和吴伯一起来吃年夜饭。两人欣然前往,吴伯还带了自酿的屠苏酒。

    屠苏酒是由多种中草药浸泡而成的酒,据说有克制疾病邪气的神奇功效。

    顾家的年夜饭十分丰盛,有二十多道菜。其中,最显眼的莫过于一头烤全羊了!

    在大乾,羊肉是最高的招待礼仪。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不管是招待客人还是自家吃,羊肉都是最高的待遇。

    不过,平民百姓是吃不起羊肉的。因为大乾的羊肉最便宜时也要一百多文一斤。

    正因为大乾羊肉价贵,所以才有了挂羊头卖狗肉的不法商贩。

    除了羊肉,还有一道大菜是清蒸火腿。将火腿最精的部位,切成小方块码在盘里,浇上黄酒,上锅清蒸。这种简单到极致的火腿烹饪方法,保留了火腿最本真的味道,十分鲜美。

    顾家的火腿是袁家送的年礼。据说是关家镖局从外地运来的,一共只得了五条腿,给了关氏两条,而关氏将其中一条给了顾家。单这一条火腿就得要几十两银子起了。

    除了这两道来之不易的大菜,剩下的还有黄金鸡(吃法类似于现代的白切鸡)、脆皮鸭、烧鹅、烧乳鸽、顾明薇最爱吃的糖醋鱼、油焖虾、麻辣兔丁,以及各种时蔬小菜和汤、羹、酒、茶等。

    由于顾家集齐了男女老弱幼,所以李氏便根据不同人的口味,准备了各式各样的“饮品”。

    顾家成年男子都好酒,几坛屠苏酒下肚,喝得红光满面。

    顾家几个女眷不爱酒,只象征性地喝了几杯,便端起了美味的羹汤。

    顾明礼几个小的爱喝果汁。李氏就准备了石榴汁、葡萄汁等,让几人喝个尽兴。

    李修竹偏爱茶,李氏便特意给他一人备了热茶。

    顾明薇,酸了酸了。

    年夜饭吃了一个时辰,众人才酒足饭饱。大人们收拾残局,而小孩儿们便开始玩耍了。

    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燃放烟花爆竹了。

    集市上的爆竹有不下百余种,做成了各种造型,有财神、仙女、有小猪、狗子。除此之外,还分单响、双响、连响等。

    顾家今年过年不差钱,一口气买了近百发爆竹。可以让顾明薇他们放得尽兴了。

    顾明薇最喜欢“地老鼠”了。“地老鼠”是一种外形做成老鼠的烟花,点燃时,老鼠的口中就会喷火,而老鼠的身体则被反力推动着在地上盘旋游动。活像被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等放完鞭炮,就要开始守岁了。众人换好新衣服,聚在厅堂中。

    顾家准备了丰富的消夜零食和戏耍玩具。大家可以边吃边玩,好不惬意。

    顾明薇本来想着捣鼓出纸牌以及麻将的。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出处,只能作罢了。

    不过,很快顾明薇就被各色玩具给俘获了:选仙、加减、插关火、大小象戏、弈棋、打马、七巧板、益智图、纸牌、华容道、九连环、孔明锁等等,竟有十几种之多。

    顾明薇从不知道原来古人的玩具竟然这么丰富。赶忙拉着顾明仁玩起了比赛。

    而此时,吴伯和顾老爷子竟然玩起了关扑,赌注是顾明薇最新得的一只蓝釉花瓶。

    顾明薇:为什么你们赌博要用我的东西当赌注!欺负小孩儿!

    而李氏等女眷们则玩起了打马棋,顾明礼三兄弟则和李修竹下起了围棋。

    一群人各玩各的,各自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消遣。

    然而,才到丑时,号称“夜猫子”的顾明薇就坚持不住了,瞌睡连天起来。

    不顾众人的嘲笑,顾明薇灰溜溜地去房中睡觉了。

    躺在软软的床上,在睡着的最后一刻,顾明薇还在想,发誓不到鸡鸣不睡觉的薇姐,就这么倒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