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春入浣花村

第三十四章 回村祭祖

    又是一年冬天。

    一辆朴实的马车在村子里跑着,车里不时传来热闹的笑声。

    “爹,娘,小月。到了。”周舟勒住绳子,缓慢停住马车,对着车内柔声喊道。

    满月左手扶着车沿,挺着尖尖的肚子,右边被婆婆稳稳的扶着。

    “别急,把斗篷穿好再出去,等吹到冷风可不得了。”周大娘紧张兮兮的扶着满月,掀开厚厚的车帘,让她慢慢出去。

    满月觉得婆婆家都太小题大做,这几年吃的好,养得好,身子骨贼结实,孩子七个月了,一路上,都乖乖的,没有折腾她。

    满月穿着绣着梅花的斗篷,手里还拿着巴掌大的暖炉,整个人被包裹的密不透风,冷气倒是没有感觉到,从头到脚暖乎乎的。

    村子里的孩子几乎没有见过马车,都围在马车周围好奇着。

    周舟从兜里掏出一大把花生糖,分给孩子们,笑着让他们都散了。

    王天佑带着妹妹从周舟手上,拿到一个糖,看着面前的大哥哥,自己指甲带着泥土的手和大哥哥白皙干净的手形成鲜明的对比,脸一下子涨红了,拿了糖果,就走开了,躲在角落里,直接剥开油纸,塞口里吃了,满口的花生味,太香了,等看见马车下来的人进了隔壁屋子,等了半天没有糖了,才和其他孩子一样,心满意足的往家回去。

    “阿奶,我和妹妹刚刚吃了花生糖,特别甜。”

    王氏蹲在地上剥苞米,完全看不出来几年前的光鲜亮丽,穿着打着补丁洗到发白的厚棉袄,脸上被晒得黝黑,人也消瘦的厉害。

    “今天没人办好事啊?是哪家的?”王氏纳闷道,村子里只有结婚嫁娶,才会备着花生糖,一般都买点麦芽糖。

    “隔壁的漂亮哥哥给的。”王小丫奶声奶气道,“一个奶奶头上,戴了这么粗的金簪子。”

    王小丫记得娘说过,金首饰越多的人,家里那都是有钱的,顿顿都是白米饭。

    王氏脸上表情变了几变,满月回来了?

    前年涨大水,听说水位线都要淹了码头,她可是高兴的一晚上没睡,就想着把那贱蹄子的店淹了,让她嘚瑟,连亲娘都不认。可后来,到底没淹,听说县长带着不少人,用土垒起泥堡,等洪水过去了,没多久,就听说周舟把码头的两个铺子都给了他那徒弟,搬去了临省,说是掏空家底买了带了个三进后院的店面,连着周氏他们都搬了过去,周家的田也都便宜租了出去,可这好事却都不紧着大郎,给了别人,那时候自己骂了小半年,狼心狗肺的东西,女儿都是泼出去的水,白养了。

    算起来,他们也好几年没有回了,如今总算回来了。

    王氏傻站着,手足无措着,这几年,丈夫,二郎,还有小闺女,是真的再也没有管过自己死活,连着二郎,考中了进士,都没有再回来看过自己一眼,她也想撒泼打滚,让他们养自己,毕竟二郎读书人重脸面,可他远在京都,自己连看上一面都难,还怎么让他养自己。

    还有丈夫和小月,一声不吭就走了,这一走就这么久,她如今,是真怕了,怕自己一直就这样,洗不完的衣服,做不完的饭,喂不完的猪,如今,她的手早粗了,再也接不到好的绣活,手上没有钱,连吃饭都要看儿媳妇的脸色,真的是悔不当初,就怕哪一天,她连衣服都洗不动了,大儿子他们也不要自己了。

    若是早知道闺女这么有出息,她肯定供着养着,哪会骂小月一句,更不会和她对着干,那现在,住大院子,穿金戴银的,是不是就是自己了。

    王氏眼睛湿润着,觉得手上的苞米硌得慌。

    王天佑和王小丫疑惑的看着阿奶,不知道为什么,觉得阿奶的表情有点可怜。

    “娘,听说小月回来了。”外面王大郎带着他媳妇,田秀兰从田里回来,还没半小时,周家发达了,赶着马车回村的消息,已经都传遍了。

    “听说戴了这么老大一根金簪子呢。”田秀兰贪婪的眼珠子闪了闪。

    “那和咱有啥关系。”王氏这些年,总算知道,分家意味着什么,而且她仗着母亲的身份,在二郎和小月那里,也讨不到半分好处。

    “娘,都是一家人,咱是小月亲娘,亲哥,天佑和小丫是她的亲外甥外甥女,她还能看着咱吃苦。”王之平嘴硬道,田秀兰连忙点头。

    王天佑已经听的懂大人的话了,一脸惊讶,原来他们就是亲姑姑啊。

    王氏翻了个白眼,继续刨苞米粒了。

    王大郎见王氏不为所动,有点尴尬的站着,他和秀兰,早就在小月那里没脸了,见娘不为所动,生气的哼了一声,对着田秀兰凶道:“愣着干啥,回田里去。”

    那边周舟他们到了家,房子太久没有住人,一股子霉味,周舟扶着满月,坐到擦干净的凳子上:“有没有不舒服?”

    “相公,不会,宝宝很乖,他知道回来祭祖,祖先会保佑他乖乖长大,一下子都没有闹腾过。”满月捧着热水,小口喝着水。

    “那是,我大孙,可不最乖了。”周大福喜滋滋的,他等了这孙子,好几年了,等下收拾完,他可得好好去村子里炫耀一下,让那些嘲笑他娶了个不下蛋的媳妇看看,他也要当祖父了。

    周大娘甜丝丝的打扫着厨房,算起来,孩子差不多在三月份生,天气不冷不热刚刚好,真会挑日子。

    一家人把马车里面东西卸了,又利索的把屋子打扫了干净,换了被褥,就让满月回屋里补觉去了,周舟去村子里,买了三天的柴,又买了些米粮,周氏和周大福穿着一身新衣服,各自提着礼物,串门去了。

    见满月睡醒了,周舟就端了热滚滚的碗鸡蛋肉饼汤进屋,拿着靠背给满月,喂着她慢慢吃着。

    “看你脸色白的,肚子这么大,还来回折腾,要我说,在外面生也没有什么不好,就你依着爹娘,这两老古板,非回来祭祖。”周舟不开心吐槽道。

    “我要是不舒服,我肯定不会回来的,这不是身子骨挺好的嘛,你看村子里,到生了还在田里呢,哪有那么精贵,倒是你,店里那么忙,你早点回去。”

    前年周舟,便买了带着孩子的一对夫妻,小的送到王之安那里去了,大的留在厨房,跟着满月学厨,一家人的身契都有,也不怕喜馍的方子外露。今年满月怀孕了,也就没有琢磨新的喜馍样式,从店里退了出来,这段时间周舟一行人都回家,便让蒙飞去总店帮忙了。现在总店和分店,卖的花样都一样,不存在竞争,接了单子,按距离配货,能保证吃食的新鲜。

    “怎么没有这么精贵,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了,可得好好紧着身体,小飞现在练出来了,看两个店没问题,就是累了些,等你生了,我再回去,给小飞放个半年的假。”

    “嗯,扶我起来去码头看看吧,睡的腰都酸了。”满月也好久没有回村子了,也想去码头看看,这几年忙起来,周舟和蒙飞倒是来回跑,她有空去的都是其他县学习,浣花村承载着她整个童年,有好的,也有坏的。

    “码头太远了,你陪我去村子家送个礼。”

    “好。”满月点点头,答应道。

    周舟每年都要给县令,村长送礼,虽然因为王之安的原因,没有人给他们使绊子,但他们也不会不懂事,该送的礼都会送。

    村里泥巴地,周舟给满月换了双防水的加厚皮靴,给她重新梳了发髻。

    “这个不要了,太显眼了。”满月拒绝周舟手上的金步摇,在匣子里拿了梅花簪插着发间。在村子里,穿的太好显得过于招摇,若是两年前,她可能还会炫耀的站到她娘面前,让她看看,自己离开家过得有多好,但现在,当生活真的过了那个坎,那些锋芒毕露的怒气,还有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早就不在意了。

    满月穿着到小腿的斗篷,小手被周舟牵着,二人高兴的往外面走去。

    乡间的路上,不少目光打量着二人,周舟和煦的和乡亲们打着招呼。没一会,就到了村长家。

    村长见周舟夫妻过来,热情的将二人迎了进去,连吩咐妻子泡茶,周舟如今,可算是他们村子里的大善人了,今年村子里办的学堂,周舟可是捐了五十两。

    周舟将手里提的一斤铁观音和两斤红糖递给了村长。

    “来就来,还拿啥东西。”村子连忙推辞。

    “都不是值钱的,知道您好茶,这铁观音都是缙南的特产,带给您尝尝,这红糖,是给大娘补补身子的。”周舟笑着将东西放在桌子上。

    村子也不再推迟,笑着递给妻子。

    村子夫人姚氏,将东西放好,看着满月肚子,笑着问道:“这是几个月了?啥时候生?到时候我让老李给你们包个大红包。”

    “欸,谢谢姚婶,孩子七个月了,差不多三月份生。”满月柔声答道。

    姚氏看着满月身上穿着带绒的浅紫色绸缎,头上没什么首饰,但是耳朵戴的一对绿的透亮的耳坠子,一看这一身就不便宜,整个人白到发光,脸上嫩乎乎的,要不是怀着孩子,看起来和十七八岁差不多,可见养的是真好。反倒是周舟,皮肤晒得焌黑,好在周舟常年在外面跑,练出来和气自信的气质,不然,他们夫妻两站一起,倒像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了。

    聊了半个时辰,姚氏越发觉得,周舟和村子里那些糙汉不一样,就这一小会,对满月那是嘘寒问暖,深怕媳妇有一点不适,可惜了,要是早知道周舟是个妻控,自家闺女倒也合适,而不是如今,嫁到城里,天天受婆婆的气,女婿还不偏她。

    二人坐了没多久,周舟看着满月又打哈欠,怕她困,就起身往家回了。

    满月见到王氏,是第二天出门走动,刚好遇见王氏一手牵着一个孩子,骂骂咧咧的回来,似乎是两个孩子和别人打架。

    “娘。”满月扶着肚子,叫喊道。

    满月没有想到,王氏能穿的这么寒碜,毕竟每年四季的衣服满月还是一直孝顺着的,但她不知道的是,那些衣服,田秀兰会用各种名义骗到,转手就卖了换钱,所有的钱自己塞兜里了。

    “小月。”王氏愣了一下,然后拍拍王天佑和王小丫说道,“这是大郎的孩子,天佑和小丫,来,叫姑姑,姑父。”

    “姑姑,姑父。”王天佑看着漂亮的姑姑,红着脸喊道。王小丫也跟着哥哥喊。

    周舟见满月满脸母爱的摸着孩子的头,将兜里给满月吃的奶糖,抓了一大把,递给两个孩子。天佑看了看祖母,见她点头,才敢把奶糖装满口袋,嘴里说着谢谢。

    王氏想问满月,能不能帮她大哥找个活计,毕竟她现在,开着那么大的店,如今村子里,富裕家庭办喜事用的喜馍,都是小月店里,甚至大家还觉得特别有面子。王氏看着天佑和小丫,话却问不出口,二人沉默着,最后王氏打破平静道:“小月,有空来家坐坐,我先带孩子回屋了。”

    满月点点头,也不拦着,继续拉着周舟的手,四处走着,大夫让她生育前多走走,这样才好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