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仙踪

三十九,再上佛山

    见到摩羯和尚化为佛光飞走,刘子骥和陶婉儿自知今日又难逃离“莲花国”了,两人干脆信步而前,一番游山玩水,直至力倦神疲,一觉睡去,清晨苏醒,再次回到了大青树下。如此反复,又忙乱了数日,其间刘子骥和陶婉儿,又与摩羯所幻那大嘴鸟结伴同行了几回,百计劝解于他,无奈他蒙昧太重,他做小和尚时,尚存几分清醒,逐渐长大就妄念愈重,总归是要一日成佛,结果都是重复,终究不能出得这“莲花国”去。

    原来这“莲花国”以“佛光山”为中心,“佛光山”居中,地势最为高峻,从“佛光山”向外围扩展,地势足渐展平,但是这莲花国的边界究竟有多遥远,刘、陶两人始终未能探明。因为此境时间,似乎总共“只有一天”。每当午夜,“佛光山”顶大放光明之后,似乎整座“莲花国”,就算是一草一木,都能熟睡过去,置身于这睡熟的国度,刘子骥和陶婉儿实在不能抵挡,自然间也就睡过去了,待得天明醒来,两人就发现没有第二天,自己还是回到了同一天。其间纵然两人故意加快了脚步,连续行进,又或是咬牙坚持不睡,想要熬过这个时间循环的接口,但只要过了午夜,必定会有一波极重的睡意侵袭而来,这睡意势不可挡,即便两人正在跑路,一样会跑着睡了过去,又待天明,必定又是回到大青树下,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于是两人又只得从头,“再”开始这独独的一天。

    此时刘子骥和陶婉儿还未修习过内功,因而定力较浅,执念也就未如摩羯那般深重。刘、陶二人自从服下“明白果”后,神思固然异常的清晰,但是这“意身”身体却由不得自己,就如同连线风筝,任你飞得多高多远,后面那人一收线,你就得回去。这莲花国的诸般意相,便如同是一个整体,似乎总有一只大手在后方操纵,每日必定要经历这一番“轮回”。

    刘、陶二人的魂魄幻形意身,被困于此间,二人虽觉无奈,却并不明了这当中的凶险,这日按人间时日算来,他二人魂魄离体后,已是到了第三十五日上。早晨刘子骥和陶婉儿照旧,又在大青树下苏醒过来,刘子骥四下一望,周遭情景,一如“昨日”,刘子骥又气又乐,哈哈一笑,说道:“婉儿,今日咱们不逃了!”

    陶婉儿看了看刘子骥,见他神情古怪,柔声道:“你又待怎样?”

    刘子骥道:“今日咱们反其道而行,干脆再上‘佛光山’去。我们两个假装失忆,混在人群里面,看看那摩羯和尚,到底对这‘莲花国’施了什么法术?”

    陶婉儿笑道:“由得你,大不了明日又回来。”

    刘子骥狡黠一笑,听见树上那大嘴鸟又来聒噪,料得鸟屎将至。他恰准时机,舞弄个花样儿,侧身闪避,待得鸟屎几欲擦衣,险中坠地,刘子骥立刻摆出个风流倜傥的门户,笑盈盈看着陶婉儿。陶婉儿被他一逗,忍俊不禁,轻轻牵住了刘子骥的手,两人携手,反是不逃了,双双向佛光山那方走去……

    来到佛光山下,刘子骥和陶婉儿沿着山路,拾级向上,行至山腰,又见那猴头人,嚣张拔扈冲将上来。刘子骥心知那厮必定又要踩中尖石,还要拖累得那鸡头人又一次摔下悬崖去……正待幸灾乐祸,无奈陶婉儿心软,两手直将刘子骥的手,急急地拉拽了几下。刘子骥会意,只得飞起一脚,踢走了尖石……又救下那猴头人一回……鸡头人骂骂咧咧……瞒怨刘子骥多管闲事……猴头人大呼小叫……一溜烟儿,直冲向上……刘、陶两人只是不理,混在众生群中前行,行不多时,来到“佛光山”山顶,又见到地、水、火、风四条猛龙……又为佛光降服……二人早知道是这么一回事儿,一笑了之……

    走进大雄宝殿,再见到摩羯大佛,他宝相庄严,一如从前。只见他端坐在莲台之上,面色慈祥,下方众生层层围绕,次第向上参拜。刘子骥和陶婉儿,二人也只管低下头来,混在信众之内跟随参拜。此时刘子骥忙于磕头,无意中,却将那日大嘴鸟所赠的那颗“明白果”,从怀里落了出来。那黑面猴头人总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钻至刘子骥身旁时,正好见到此果,顺手偷了,谗的当时吞进肚里……

    此时的摩羯大佛,似乎全然记不得刘、陶二人了。众生自顾行事,迷迷茫茫的,也认不得刘、陶二人。刘、陶二人扮痴装呆,混迹于群众之内,当真如鱼得水。刘子骥和陶婉儿因为吃了“明白果”,自是不同往时,眼见这乱轰轰一幅场景,二人心里面虽然清楚明白,但也害怕再被群众识破了~~又要被灌“孟婆汤”,因而只能一味假装糊涂,跟在群众身后,绕佛行事。

    绕佛礼毕,摩羯大佛一如从前,为众生开释,开释已毕,又见他高举右臂,发下个金光四射的大手印,赏赐群众都得了金身,大家又都一起成了“佛”了。

    刘子骥和陶婉儿闭口不言,便也得到了金身。两人相互一番打量,但见对方这一副金身真是金碧辉煌,料得自己也是一样的辉煌灿烂,心中奇奇怪怪的,又是怀疑又还有几分窃喜。刘、陶两人混在金佛群中,一面与众金佛互相道贺,一面在大殿里四处游移,东摸摸西看看,希望能够发现一些异处……

    原来摩羯大佛迷得太深,他又内力强悍,执着起来非同常人,因而早间他幻作大嘴鸟时,吃下的“明白果”,竟敌不过他成佛的强欲,每每他明白得片刻,便又自困于迷障之内。此时摩羯大佛却自认为是自己渡尽天下众生了,功德已然圆满,实是说不出的志得意满,喜乐无穷。

    摩羯大佛一面赞许着群众金佛,一面大放华光,霎时间,只见摩羯大佛表里通透,如熔金聚流;虚空中伽陵鸟一起鸣唱,有天乐、甘露、莲瓣、缨络……徐徐地飘落……群众金佛都迷醉了,交头接耳,喜形于色,此起彼伏地再次向摩羯大佛参拜,参拜过后,纷纷跏坐在地,一个接着一个,昏沉沉睡了过去……

    各位看官:且说这“莲花国”的来由,却原来那日摩羯和尚与大陆道人在灵宝宫斗法,争夺身舍,并未分出高下,后来刘子骥用计,陶然使诈,赌赢了摩羯和尚,迫使摩羯和尚出局。摩羯灵体离开以后,本应该去寻找自己那个身舍,却兜兜转转来到了一池荷塘边上。他见一弯弦月与那荷塘相映成趣,摩羯一番品味,竟被深深迷住了。

    摩羯和尚本是有道的高僧,内力修为极是不凡。他那灵体呆呆欣赏着这番荷塘月色,越看越迷,执着起来,当下就著相于莲花之上,又正因为他内力极为深厚,他那执着深入神识之内,神识一念而起,竟然平空结界微妙,自成一国。至此,他自困于他自造的这个虚妄境界中,糊里糊涂就出不去了。须知佛门弟子,累世的愿忘,无尚的荣曜,就是成佛。由于迷得太深重,恍惚之下,摩羯和尚就认为自己已经成了佛了!他幻念生出佛像金身,端坐于“佛光山”莲台上,在这微妙结界里以“佛”自居,强行“渡化”起众生来了。

    此境众生,原是方圆百里内的生灵。一旦离世后,受到摩羯法力攝吸,众生魂魄不知不觉,便被吸引到荷塘边上来,随即又被吸入摩羯幻想而成的这一方微妙世界中,成了摩羯的俘虏。当巧这一方凡俗众生,离世时魂魄游离,也在迷迷糊糊之际,被吸入“莲花国”后,见到了摩羯大佛,自然便认为是自己交了大运,对摩羯顶礼膜拜,贪图摩羯赏赐的金身,妄想得了金身,也就等于成了“佛”。

    然而摩羯所结佛国,毕竟是因妄念而起,偏执于色相,实是好大喜功,慕求虚荣。昔日释迦世尊证悟之道,摩竭并未究竟体会。他造作出此一方佛国来,只是个虚荣迷障,不过是在这独独一日的循环世界中,重复其事,做些镜花水月之功。众生懵懵懂懂化生于这虚境里,却是全然不知道此境的凶险。因为这妄念之境,有如风中之烛,并不坚固。待得摩竭和尚灵体离身的七七,四十九日后,由于摩羯执迷过重,他的灵体也将会被自然运化之力,拖入幽冥界,那时此处的众生也将被摩羯和尚连累,众生魂魄一并被拖入幽冥界,从此万劫不复。

    世间凡俗之辈往往贪恋眼前光景,又哪里顾得,此境不过是个迷障,远未到达佛、仙之境界呢?……(有道者通过内力修为,掌控魂魄,幻化有形,此魂故称神魂、灵体;凡俗之辈任由业缘牵引魂魄,魂魄时能自主,时不由自主,随业成形,便称之为魂魄;而神识也是专就八识互相作用后,功能而言,于有形无形之间,故称神识。神魂、灵体,魂魄,神识……等等称谓,追根溯源,源出一体,本自具足,无差无别,此源,仙家谓之“元神”。佛门谓之“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