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百万年,西游才开始

第25章 不信佛的人心中也有佛

    不一定是取经,具体是什么?这肯定是朱大常的真实意图,或许也是三藏要找的答案。

    可惜最后朱大常并没有直接告诉洛神,即便洛神有些撒娇似的询问,朱大常也只说再等上几日,让三藏自己来说出答案。

    或许有些东西期待之后才会显得弥足珍贵,显然这件事在朱大常看来非常重要。

    三藏离开国师府后一直在思考,他没有动摇对佛的信仰,也依旧坚信大乘真经能救世,只是自己该怎么回答,来让国师信服?

    同时这也是三藏自我坚定的过程。

    回到挂单的寺庙,三藏无论是在禅房打坐静悟,还是去佛前诵经,都没能让他想出答案。

    到后来三藏也就索性不再思考,此时虽然已是晚上,但长安城灯火辉煌,晚上甚至比白天还热闹。

    “这些人好像是去三皇庙的?”看着街道上的人群,三藏发现不少人都提着香烛,这些人没有走进寺院,而是继续前行,那个方向好像就是三皇庙。

    一想到三皇庙,三藏就立刻想起了朱大常,他也知道三皇庙就是因为国师而香火鼎盛起来的。

    想着想着三藏也下意识的朝三皇庙走去,到了他才发现晚上三皇庙依然有很多人,而且这些人里面还有不少明显是西域胡人长相。

    当然现在大部分西域百姓不能再叫胡人了,他们已经逐渐被同化,认同了大唐文化华夏精神。

    三藏慢步向三皇庙内走去,他此时穿的虽然不隆重,但僧衣加上光头,还是分外惹眼。

    毕竟这里是三皇庙,里面供奉的只有三皇和人族公认的历代先贤,一个和尚出现在这里多少还是有些违和的。

    三藏没有在意异样的目光,自顾自的朝里走,直奔三皇殿而去。

    “看到没有,和尚都来拜三皇了。不过听说最近那三藏法师要去西边十万八千里外的天竺,就为了一部什么真经,不知道这真经有什么好的?”不仅有异样的眼光,三藏的出现还引起了许多人的议论。

    按理说作为佛门高足,得道的高僧,三藏确实不该出现在三皇庙,他只能有一个信仰,要拜也只能拜佛祖。

    三藏很想回答这个问题,他取经的目的很明确,那是他的使命,是让世间再无纷争苦难。

    不过在他还没开口之前,另一人忽然笑着说道:“我说这佛祖也真是奇怪,他想让世人信仰他,可有好东西还藏着掖着,一部真经还要人走十万八千里,历经千难万险才能得到。他为什么不直接让人过上好日子呢?那样大家不是自然就信他了吗?”

    三藏很认真的看向刚才说话之人,那是一个很质朴的中年妇女,她的身上没有绫罗绸缎,更没有穿金带银,但脸上却是很知足的笑容,显然妇人很满意自己现在的生活。

    妇人这个问题,三藏心中其实早有答案,作为一个佛门弟子,对普通人这样的疑惑早已习以为常。

    “这是佛祖对世人的考验,就如同只有虔诚的信徒才能往生极乐。”这便是三藏心中的答案,也是佛门的标准答案,但他没有开口说出来。

    最后三藏来到了三皇塑像前,或许是碍于僧人的身份,也或许是因为佛门信徒的最后倔强,三藏没有对三皇行叩拜礼,只是双手合十微微躬身,而后口宣佛号就离开了。

    不过来了一趟三皇庙,三藏倒是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寻常百姓眼中,佛究竟是怎样的存在,或者说他们心中佛应该是什么样的?

    接下来三藏已经没有再思考朱大常的那两个问题了,他做了一件古往今来,所有僧人都不曾做过的事。

    就在第二日,长安城的许多百姓都遇到,一个气质出众的和尚,会随机询问路人,问这些人他们心中的佛是什么样的。

    很多人都以为这和尚疯了,有人对此置之不理,也有人胡乱的说上几句将其打发,也有深思熟虑后给出了自己的答复。

    但这些好像都不是三藏想要的答案。

    问了一上午,三藏也累了渴了,他坐在一座石桥旁,这里往来的人很多,桥头也有一些小贩,卖着糕点茶水和小玩意。

    三藏出自大寺院,谈佛论经他很在行,但化缘这项业务他并不熟悉,此刻三藏也没想过就地化缘。

    不过就在他休息时,一个卖茶水的小贩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那小贩还端了一碗茶。

    “大师,喝一碗解渴吧。”小贩将一碗茶递到三藏面前,对方正好站在阳光里,看上去仿佛笼罩在佛光里。

    “多谢施主,施主宅心仁厚,佛祖一定会保佑您的。”三藏双手合十行礼,而后接过茶碗一饮而尽,他现在确实很渴。

    摊主只是对三藏笑了笑,而后有些好奇的问道:“我看大师一上午都在附近逢人就问,你是在寻找什么吗?”

    三藏摇了摇头道:“没有,贫僧只是想知道,世人心中的佛该是什么样的。”

    “佛我没见过,不过菩萨倒是遇到过。”小贩忽然说道,好像这个话题他也很有兴趣。

    三藏一下也来了兴致,连忙问道:“施主遇到过菩萨?”

    “那是十几年前了,那时候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很多地方盗匪横行,还有突厥人也时常来劫掠,我带着家人四处漂泊,那时候我们一家人都是虔诚的信徒,以为佛会庇护我们拯救我们,可是等逃难到长安时,全家就只剩下我一人了......”小贩说起了不堪的过往,但他语气很平静,只是单纯的讲述,没有抱怨的意思。

    小贩并没有说到菩萨,因此三藏知道接下来还有故事,他便没有插嘴。

    果然那小贩继续说道:“我记得那年的雪下的特别大,长安那时候也不安全,突厥人时常出现,我本想找处寺庙暂避,奈何长安城的寺庙都已经寺门紧闭,后来实在饿的不行晕倒在街边。我本以为那时必死无疑,幸亏遇到了一位媪母,是她给了我一个馒头一碗热汤,让我渡过了那个最寒冷的严冬......”

    “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进寺庙拜过佛了,因为再看那些佛和菩萨都变得陌生起来,若是有菩萨,那就是媪母的样子。”小贩讲的是一个简单的过往,也是十几年前乱世中最常见的一幕。

    乱世中有人吃人作恶,也有人相互扶持,但从来没有佛陀菩萨出来拯救。

    三藏听完后有些感触,他明白眼前这个心地善良的小贩早就不信佛了,但他的心中却有了一尊佛,就是那个他视作菩萨的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媪母。

    “多谢施主!”三藏将碗还给了小贩,这一句道谢说的很郑重,不像是只谢那一碗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