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系统,我能复制

第14章 天才的学习速度

    顶着“顶级习武天赋”,第二天中午,几位太极拳教官听说我的太极拳天赋后,纷纷来到我学习的教室,让我展示一遍给他们看。

    第一遍的时候,我也不太有底,凭着学到的本能展示了一下,但是必须有所保留,也就小成的情况:

    动作缓慢而流畅:太极拳注重以柔克刚,展示时会慢下动作的速度,追求流畅的连续性。逐渐掌握起步、化勾、分腿、转身等太极拳的基础动作,使整个拳谱呈现出流畅而连贯的姿势转换。

    手臂和身体的协调:太极拳的展示中,会注重手臂和身体的协调一致。动作中保持连续的运动,运用“沉肩、松肘、坠肩、收腰”等太极拳基本原则,使手臂和身体有机地配合,展现出太极拳特有的柔和和谐的动态。

    重心沉稳:太极拳重视身体的稳定和重心的调整。展示中会尽量保持平衡,通过练习调整重心,保持站姿的稳固,这不仅能保证动作的准确性,也能发挥太极拳的力量和效果。

    意念集中:太极拳注重动作的内在和外在统一,在展示中需要将意念集中在呼吸、丹田和动作的准确性上。尽量将内在的意念和外在的动作融合,通过专注和放松的状态,展示太极拳所带来的身体与心灵的和谐。

    他们也看出来,我的进度,随着展示越来越熟练,都说不错,基本没什么问题,也由生涩进入熟练了。但是明显不是我的极限,让我继续展示一遍。

    随着演示的增加,我的太极拳明显出现了更多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掌握了更多太极拳的技巧和精髓,相对于小成阶段,其自然流畅的程度更高。

    融合“内圆外敛、安定与皎月、悲壮与雄浑、含蓄与立体”等丰富的意象,动作更具深远的意蕴。

    身形更加稳定和饱满以“沉”的原则为基础的武术运动,以丹田为核心方向,身形稳定有力,并充满气势。

    手的运动方式和内在技巧也更加丰富。手法更为自然而优美,呈现气度磅礴、毫不做作的境地,表现出更加高超的太极拳艺术水平。

    自然流畅,身形饱满有劲,手法细腻毫达与内心意象的精妙融合,达到了身心合一。

    教官们都表示百年难得一见,武学天才。

    下午接触到少林拳和形意拳后,也分别展示了。

    少林拳教官表示,我从没想过一个初学者会把少林拳的干净利落,每个动作都有力度和准确性。动作之间的转换流畅自然;稳定的站姿和平衡感,初学者竟然也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重心,保持身体的平衡,同时保持稳定的呼吸。还有这么强的爆发力和速度。还会通过深层的呼吸和内部的调整,将力量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展现出内外结合的功力。更不可能表现这么自信、坚毅、专注的精神状态。

    形意拳教官也表示,自己白活这么大了,一个初学者竟然达到了大成境界:

    刚劲有力的力量的运用。通过螺旋力、爆发力和整体协调,展现出形意拳独特的力量和能量。

    有如此身法的变化和灵活性,各种身法的切换和流畅的连贯性。会运用“鸽子身、猿猴身、蛇身”等形意拳特有的动作风格。

    手法的准确性和力量的运用。准确的运用手法击拳、掌拳、肘打等技巧,并通过力量的传导使手法更加有力。

    通过呼吸调节、丹田发力、意念集中等内功训练,将内在的力量与外在的动作结合起来,展现出形意拳的内外结合之美。

    悠然自得的气质。通过深层次的呼吸调整和内心的宁静,展现出形意拳所倡导的冷静和平和的精神状态。

    利用天才身份,在休息区聊天的六位实战教官都挨个复制了一遍。实战教官也邀请明天来实战一下。我也立即答应了,也正是我想要的。

    晚上回到家里,自己琢磨着,今天收获很多,但是需要整理吸收。如果想把它们整理吸纳成自己的东西,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定期复习和总结:将学习的武术招式和知识分类整理,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定期进行系统的复习与总结。

    2.突出重点:对于自己特别感兴趣或者非常喜欢的武术招式或基础知识,可以特别加以关注,反复练习,不断完善。

    3.与他人交流:和其他武术爱好者或者教练交流学习,分享经验和见解,从中获得更多启示和建议。

    4.应用于实践:将所学的武术招式和知识应用于实践,加深自己的理解、记忆和体验,同时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动作。

    5.不断创新: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适当进行创新和改进,使所吸纳的武术招式和知识更加符合自己的风格和要求。

    总之,学习武术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要不断练习,勤于总结,逐渐将所学的武术招式和知识在自己的实践中磨合和完善,最终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武术能力和技艺。

    这些都是普通人的,但是我作为一个拥有系统的人,这种方法明显太过笨拙了。我得接触一下那些拥有实战经验的,复制他们的经验,再融和自己的基础。

    第二天早上,因为是实战,也有旁边的解说,于是,大家就听到了这样的解说一幕:

    参赛者杨友武和参赛者文旭都是太极拳大成的选手,他们将进行一场激烈的武术比拼。在比赛开始前,实战教官(吴金)为观众们介绍这两位选手的背景和实力,为比赛热身。

    实战教官(吴金):各位学员,接下来是一场备受期待的太极拳大成比拼!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参赛选手。参赛者杨友武是本地区的太极拳大师,多次在全国比赛中取得过优异的成绩。他的动作流畅而柔和,内外功修为出类拔萃。而参赛者文旭则是一位年轻而有潜力的选手,从小跟随名师学习太极拳,技艺精湛。这场比赛将会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对决!

    比赛开始时,选手杨友武和选手文旭站立在比赛场上,准备着迎接挑战。他们的姿势端正稳定,目光平静而集中。

    实战教官(吴金):比赛开始!选手杨友武和选手文旭都是太极拳大成的高手,他们将通过动作的展示和技巧的对决来决出胜负。请他们开始吧!

    选手杨友武先展示出一套太极拳动作,动作缓慢而流畅,注重身体的协调和平衡。他以圆滑流畅的手臂和柔和的步伐展现出太极拳特有的柔化力量和身躯的舒展感。

    实战教官(吴金):选手杨友武的动作柔和流畅,仿佛水波荡漾。他注重身体的协调与呼吸的调节,展现出太极拳的灵动之美。

    接着,轮到选手文旭展示他的实力。他的动作矫健而有力,以快速而准确的手臂和腿部动作展示出太极拳的爆发力和力量感。

    实战教官(吴金):选手文旭的动作刚劲有力,每一个动作都散发着力量。他展示了太极拳的阳刚之美,身形的收放与力量的传导恰到好处。

    比赛进入高潮阶段,选手杨友武和选手文旭开始进行技巧对决。他们以缓慢的速度展开攻防,令人难以捉摸,每一个动作都准确无误,体现出太极拳较量中的精密技巧与反应能力。

    实战教官(吴金):这是一场动作的较量!选手杨友武和选手文旭展现出了太极拳大成的技巧。他们的动作缓慢而准确,内外的动静结合,给人以强烈的对比与身心的协调感。

    比赛接近尾声,选手杨友武和选手文旭逐渐陷入紧张的对峙中。他们的动作越来越细腻,每一个动作的转换都平衡而稳定,体现出他们的顶尖水平和内功的修养。

    实战教官(吴金):这是一场细腻的较量!选手杨友武和选手文旭将太极拳的内功与外形完美结合。他们的动作精准而平稳,内心的安宁与身体的和谐相。选手杨友武和选手文旭展现了太极拳的独特魅力。他们的动作流畅而舒展,融合了柔和与刚劲、柔顺与坚毅的特点,体现了太极拳的阴阳相融、刚柔并济的哲学思想。

    选手杨友武和选手文旭彼此对峙,动作间流动自然,一气呵成,仿佛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他们内外兼修,通过呼吸调控与意念集中,将内力融入每一个动作之中,使整个比拼过程充满了无声的力量。

    实战教官(吴金):选手杨友武和选手文旭的比拼彰显了太极拳的核心理念,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他们通过运用圆滑、柔和的动作,巧妙地化解对方的攻势,并以平衡的力量进行还击,体现了太极拳所强调的以柔制敌、化解冲突的智慧。

    选手杨友武和选手文旭的动作不仅展示了出色的技巧,更给观众们带来了一种内观的美感。他们通过身体的柔韧和流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活力的氛围,仿佛能够感知到内在能量的涌动。

    实战教官(吴金):这场太极拳大成比拼不仅是一场武术的较量,更是一场身心和谐与内功修养的展示。选手杨友武和选手文旭将太极拳的动作注入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个性,以精湛的技艺和内在的修养赢得了观众们的赞赏与掌声。

    实战教官(吴金):选手杨友武和选手文旭都是太极拳大成的精英,他们通过动作的表达、技巧上的对决,展现了太极拳独特的动静结合、刚柔并济的特点。他们将太极拳的哲学思想与武术动作完美融合,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比拼。让我们为他们热烈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