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封神,成为农圣有什么用

第四章 点将台异事

    “哈哈哈,这才是我大商的好汉!朕有尔等护卫,无忧矣!”帝辛站在点将台上,望着台下振臂高呼的铁甲雄师肆意狂笑,然后才将目光从将士们的脸上收回,转向了身边的一干文武大臣:“诸卿,尔等听见了吗?”

    “愿为大王效死,我大商万胜,大商威武!”首相商容带头说道。

    几个原本对帝辛逼反苏护之事尚且感到蹊跷,因此对征伐冀州持谨慎态度的老臣没想到大王陛下竟然如此轻易就鼓起了将士们的斗志。在这样的情况下,谁也不敢触怒大军威严,因此只能纷纷躬身抱拳,低声附和:“臣等也愿为大王效死!”

    “天下之大,沃野万里,八百镇诸侯虽然俱都臣服于我大商王庭,但毕竟各有私心。朕认为,君有命,而臣必到,君赐死,乃不敢违命。就例如苏护这等乱臣贼子,朕对他难道还不够恩重?”

    “朕爱惜他为人刚方正直,因此才降恩选拔他的女儿入宫伴驾。不料这等贼子竟然胆敢违命不尊,动辄竟在午门题写反诗,足以可见,天下八百镇诸侯早已不把我大商王庭放在心中,目无法纪妄自猖獗,所以王命不能行于诸侯,乃取乱之道也。”

    “如今我大商国运鼎盛,正是收权归一之时,朕不愿将此祸端留于子孙,因而方才出此下策!”帝辛大度地摆了摆手,低声向众文武解释。

    以商容为首的一干大臣,这才明白帝辛心中所想竟然如此宏大。莫非陛下谋略之远,当真不是垂涎妲己美貌?

    “殷破败何在,可敢为朕平定冀州?”帝辛当先点出一员大将,正是宿守王宫的内卫将军殷破败。

    当下,点将台下站出一员内披挂朱甲,外穿百花袍,腰围一圈银腰带的将军,手握朱红画杆的方天戟抱拳道:“殷破败在此,愿为大王效命!区区冀州,反手可平,定保大王无忧!”

    帝辛道了一声“好”,然后又点将道:“三山关总兵邓九公何在?”

    现在正逢纣王八年,夏四月,天下四路大伯侯,率领各自麾下八百镇诸侯朝觐於商,各大关隘总兵也在此时进朝歌述职。

    三山关总兵邓九公正跟随在帝辛身后的文武大臣之中,没想到大王竟然会点到自己,心中顿感莫名。立时闪身站出,却是一员正当壮年的英武将军,他急行数步赶至点将台前,抱拳昂首,慨然以应:“臣也愿为大王解忧!”

    帝辛拱手肃立,以军礼相还:“将军为我大商镇守南蛮多年,时至今日,已久有不闻南蛮作乱,尽是将军功劳。他日将军领兵出征,朕必为将军击鼓摇旗,以壮行色!”

    “谢大王荣恩,末将必赴汤蹈火,死不旋踵,我大商万胜,万胜,万胜!”邓九公声音爽朗,音若洪钟,自有一番威风。

    “好!”帝辛目送邓九公站入内卫兵团,然后继续点将道:“左军上将军鲁雄何在?”

    帝辛身后再闪出一名苍髯皓首的老将军,昂首挺立在点将台前,躬身道:“老臣鲁雄,可堪供大王驱使!”

    这位鲁雄将军,虽然年纪老迈,但是领兵经验丰富,本领高强,乃是大商武将中一员难得的将帅之才。他原本跟随在文武之中,心中还在思付苏护乃忠良之士,素怀忠义,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才触怒了大王。

    正要为苏护开口求情,却恰好听到帝辛的一番肺腑之言,没想到大王的眼光竟然如此长远。因此不再多言,立即闪身出班,准备领命出征。

    “哈哈哈,好!”帝辛站在点将台上正欲颁发王命,却忽然感觉一阵头晕目眩,眼神中浮出一片迷茫。

    话到嘴边竟然变成了:“殷破败、邓九公、鲁雄听令,为朕整顿六师。卿等统帅兵马二十万作为先锋,朕亲率六师以声其罪,待朕御驾亲征,必要灭了苏护这乱臣贼子!”

    此话一出,不但身后文武全都变色,正在点将台前准备躬身领命的三位将军也都感茫然。冀州侯苏护算什么东西,竟然需要大王领兵亲征?

    就连闻仲太师也是眼神一凝,下意识打开了额间神眼,准备看向帝辛,却被帝辛身周笼罩的玄黄氲气将神光逼退了回来。这道玄黄氲气乃是代表人王的人道气运,王朝气运不散则人王万法不侵。

    如果有什么旁门左道之士妄图以邪门妖法控制人王的话,且不提邪法是否可以生效,单就是人王的气运反噬也可以要那些旁门左道之士大吃一壶了。

    按下了心中的疑虑,闻仲太师上前一步劝阻道:“启奏大王,冀州不过是天下八百镇之一,苏护更是妄佞之人,何须大王御驾亲征?况且现在四路大伯侯也都均在都城尚未归国,冀州乃北方崇侯虎属下,大王正可点起北伯侯令其生擒苏护,明正其罪!”

    被闻仲太师的神眼一扫,帝辛眼中的迷雾顿时消散,他自知嘴误。区区一镇反贼,如何能让他放下天下诸多事务御驾亲征?

    幸好有闻仲太师秉直劝谏,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于是点头道:“如此也好,那就速速传令,宣北伯侯崇侯虎立刻归国,整顿兵马征伐冀州。”

    旁边鲁雄倒是在心中暗想:“素闻崇侯虎乃是贪鄙横暴之人,如果让他带兵出征的话,所经地方必然遭受侵害,黎民百姓如何能够得以安宁?倒是西伯侯姬昌仁德四布,信义素着,何不保举此人?”

    于是立刻又抱拳启奏道:“崇侯虎虽然镇守北地,但是却是多靠兵威而无恩德,当地之人对于崇侯虎俱是怕多于敬,如果只派崇侯虎出征的话恐怕不能把大王的恩德传于冀州。老臣愿意保举西伯侯姬昌一同出征,想必可以不劳矢石,自擒苏护。”

    被冷风一吹,帝辛此时的热血已经平复许多,而且他心中也微感诧异,似乎从自己前几个月去女娲宫上香时起,自己就总是口不择言时常发些乱命。

    莫非是有什么邪秽之物在影响自己的神智?

    可惜此时为了在众将士面前保全自己的人王颜面,帝辛也不好出言下问,幸好有闻仲太师得胜返朝,自己正可寻找机会像太师请教。

    因为主要心思已经不在征伐冀州之事,所以帝辛对于鲁雄的保举也就不曾多思。立时传旨令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二侯秉节钺,得专征伐。而校场内卫士兵则严整训练,以备不时,众兵将各回本营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