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封神,成为农圣有什么用

【简答读者提问】

    1、关于帝辛的称谓问题:

    犹豫很久,最后才决定按照《封神演义》原著的设定,让帝辛自称为“朕”。“寡人”最初多见于诸侯王的自谦,意思是道德寡少之人,而“孤”则多用于小诸侯的自称,大诸侯王一般都不会用,这两个自称对于人王来说位格稍显不够,不过在本书中主要看使用语境,影响不是很大。

    2、关于主角的设定:

    主角确实是胎穿,但并不是生而全知全能,他在穿越前只是一个普通人,中国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对《封神演义》倒背如流,对于一些特别有名的,比如闻仲、哪吒这种主角是有印象的,只是之前没有过接触(详见第二十六章)。

    至于帝乙、帝辛、殷郊、殷洪这些名字一般没有看过《封神演义》的人未必能一下子产生联想;就比如说读者现在穿越,穿越后发现你的几个哥哥分别叫做王宇、王获、王安之类的,你能立即反应过来你穿越的朝代是西汉末年,你身体的父亲是王莽吗?

    主角自小就不愿意参与朝中事情,以他庶长子的身份来说这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然后六岁开始觉醒系统之后,最开始的系统任务都是在后宫内完成,和前朝的大臣没有任何交集的可能,哪怕是闻仲也没可能胆敢擅闯后宫的;

    长大少许,主角就开始执行系统外派的任务,比如赈灾、推广良种等事情,并且自建别院在朝歌城外,连朝歌城都不怎么进入。而纣王也把文宣王别院划为禁地命令禁止朝中文武靠近;邓婵玉不知道禁令是因为她不是朝歌大臣,只是随着邓九公来朝歌述职的临时过客(详见第十一章)。

    至于主角为什么东奔西走四十年都没见到过妖怪,首先,为主角拉车的是西海太子摩昂,其次他的两个贴身婢女是女娲宫的青鸾、火凤,请问什么样的妖怪能突破他们的防线打扰到主角呢?这个级别的妖怪来打扰主角做什么?

    主角的性格在一开始并不是很勤快,他外出主要是为了完成系统任务,不是去采风旅游的;和主角接触的也是各个族、城、镇的首领或者诸侯,他们没有理由在主角面前提起这些习以为常的腌臜事,所以还真的没有人在他面前说过有关妖怪吃人的事情;

    偶尔有提及几句,主角也当作了民间谣言,毕竟那是商朝主角认为那个时候的百姓是很迷信的。其实现代社会也是如此,贵客临门,主人家肯定是要说一些喜庆高兴的事情,不会把腌臜事情放在这种场合进行吐槽的。请在评论“降智”前充分考虑主角的身份和地位,他不是有空去闲扯东家长西家短的街溜子。

    3、关于作者的请求:

    欢迎各位读者参与到书评区或者加群讨论,但是请勿“抛开本书不谈”,直接开喷“强行降智”这类言论;欢迎的是讨论书中的情节和故事走向,而不是抛开剧情去抨击设定,对于这类的留言与评论,这里统一回复:“请看书,谢谢!”

    其次,除了本书已写的内容外,讨论可以参考的体系和框架仅限《封神演义》、《西游记》两书的原著。请不要用“这里是洪荒世界,物产非常丰饶,灵气密度高单位产量也高,所以没有饥荒”这种其他二设来进行指责,毕竟写洪荒、封神的书太多,用其他书里的设定来冲击本书的设定,没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