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箱人

第23章归墟

    我与雪晴躺在湖前较上坡的草地上,想起了外婆曾对我说过的故事,外婆信佛,总会对我灌于佛教的思想,别人小时候听的都是些童话故事,而我听的是些稀奇古怪的神话故事,或许也不是神话,只是后人并不知晓先人们的奇幻。

    归墟在《山海经》中有所描述:“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曲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这里所说的归墟是冥界的入口,在沧海桃木东枝之下,而这桃木东也便是渤海归墟的所在之处。人死后最后的归属之地可能就是“归墟”,万物始于混沌,归于混沌。在《列子·汤问》中,还有对“归墟”的进一步论述:“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练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

    后来被佛教所吸取并悟出真理:在各学术的思想交汇之下,融汇成了阐述“生死”“轮回”与“道”的学说。来世,岁月悠悠,世间终会出现两朵相同的花,千百年的回眸,一花周零,一花绽放。是否为同一朵,任后人去评断,幽冥地府十八重,重押重孽,世间万物,生死轮回,最终一堆枯骨,死亡也许并不是最终的归宿,而是轮回,是新生。所以,归墟也许真实存在,它是圆满的,生生不息的。古人谓死人为归人,其生也存,其死也亡,人生也少矣,而岁往之亦速矣。

    我外婆住在海边,他给我讲过归墟的故事,我记忆尤为新鲜,因为在她与我讲完故事后,再补充上了一句“这是我的真实经历”,她嘴里描述的归墟神秘感十足,我便将这个故事讲出来与雪晴分享。

    在我外婆大概15岁时,她母亲带她去医院看医生,原因是外婆的手腕上出现了一个圆形的伤疤,也并不能说是伤疤,只是类似于伤疤,这个形状并不太圆,就像是随手一画个圆圈一般,外婆并不知道这是什么时候弄的,是无意间触摸手腕时才发现,然而,他母亲非常担心会引来什么感染病毒,态度非常强硬,要求必须去医院看一下,当时的生活水平并不高,能去的了医院也算得上是大事了。但外婆的母亲坚决要去,说苦什么也不能苦了孩子。这个病这么奇怪,不是会怕是有大事。

    在外婆母亲的强迫下,一家三口一起去往了医院,外婆看见了父亲手里紧握着钱,这可是这家人的生活费,他父亲将钱紧紧握住,手里头全是汗,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为了病,为了外婆的健康,依然约了全镇上最好的医院里最为高明的大夫看病。张大夫看病所收取的费用与当时社会明星的工资,可是有得一比。

    外婆说,张大夫虽然收取的费用高,但他人并不像贪官一样扬眉吐气,每天美女相伴,吞云吐雾,张大夫可谓是正人君子,深信马克思主义得以救国,他人热情,有责任心,据说费用高,是因为医院院长将张大夫视为摇钱树,据说院长手里能有威胁张大夫的神器,张大夫只能作罢。

    在接手了外婆的病后,张大夫整天是忙里忙外,整个人都消瘦了许多,外婆手腕上的圆形疤所调查出来的医学数据令人匪夷所思。

    伤疤竟是在胎儿时就有了初形,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道疤也在慢慢的浮现。可不知为何竟会又一夜之间忽然现形。这样的报告别说治疗了,就是全医院的医生去探究,这个报告也未必能讨论出个结果。

    外婆的父母都慌了,一直求着张大夫问怎么办?可张大夫也苦恼,但只能放弃,只做个留院报告。可外婆一点也不慌,这条疤不痛不痒,只是难看了点,外婆父母也只能唉声叹气的拉着外婆的手走出了医院。

    但外婆母亲并不想放弃,就带着外婆去找到了当时较为有名的一位神婆面前,这一看,可就有大事发生了,神婆一眼就看出了端倪,说外婆是归墟的祭品,以神婆的说法,归墟是外婆家门前那片海的海眼。并没有人见过归墟的样貌,当地的政府也下了公告,捕鱼家的不可以出海远过X海里。据神婆所说,归墟之下是一座城堡,里面住的一神一魔,皆为夫妻。死去的人都会下到归墟或是冥界中。在人间里所犯下过罪孽的人,需要经历不同程度的磨难,才得以投胎转世。而在归墟中,要被魔女吸收灵魂与一半的记忆后而成为鲛人。而神则是祈祷上天让人间里的当地环境改善,农作物丰收,魔女吸食100个灵魂神就会祈祷一次,每年的夏至会有一次供奉的机会。当地的居民里会有人被魔女选中,在夏至前10天。神婆们都会接受到魔女的指示,被选被选中的人身上会出现一些奇怪的标志,而神婆则是以确认这些标志而存在。活人的灵魂比死人的灵魂,更有味道,特别是小孩的。

    外婆一家为了逃避一直东躲西藏…

    外婆的记忆力不好,说后面的怎么也不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