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二嫁东宫,太子日日宠我

第240章 240

    见姜柟打量着孩子,下人连忙解释道:“太师不教世家勋贵的公子,这里大多是一些念不起书的孩子。当时流民作乱,太师还领养了几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有的肯念书的就亲自教。”

    毕竟周太师现在是谢述的老师,在家却偷偷教导穷苦孩子,怕姜柟介意,从而怪罪。

    “太师是真圣人。”姜柟眼眶微湿,真是恨不得自己姓周。

    投胎没投对,眼泪流不尽。

    一直等到下课,孩子们谢完周太师离开。

    见姜柟立在窗外等着,周太师有些惊讶,轻斥下人道:“太子妃来了,为何不禀报?”

    “太师不要生气,我太久没上太师的课,正好听听!”姜柟笑着走入。

    周太师挥了挥手,下人全部退下,等到屋内只剩两人,他才开口问道:“太子妃无事不登三保殿,说吧,何事啊?”

    姜柟坐下,无奈的笑道:“一路走来有些乏,太师连盏热茶,都不给我喝吗?”

    周太师冷哼一声,转身亲自去给她倒了一杯热茶,放下。

    姜柟饮了茶,还是有些难以启齿,沉吟半晌,才艰难的开口问道:“太师上回说我像一位故人,敢问是像谁啊?”

    周太师目露诧异之色,显然没有想到姜柟问的是这个,一时半会没有回话。

    眼神中情绪复杂多变,最终化作浓浓的忧虑,眉头紧锁。

    从这反应中,姜柟心中已有几分了然,如果他只是觉得她像姨母,大可不必如此遮遮掩掩,不敢回话。

    前朝未亡时,周太师便是前朝官吏,只是不受重用,前朝末期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周太师被牵连下了大狱,妻儿被宦官虐死,恰逢高祖攻城,周太师在狱中,反倒躲过最凶险的一劫。

    待朝局稳固,高祖为收复民心,重用前朝旧臣,周太师得以重见天日。

    幼时姜柟没有长开,周太师没有看出来,如今多年未见,再一看,竟犹如长公主亲临,让人分不清今夕何夕。

    因前朝长公主而掀起的腥风血雨,至今虽已经逐渐为人所淡忘,但终归没有尘归尘,土归土,还有许多人还记得。

    短暂的沉默过后,周太师暗暗叹息一声:“孩子,你不该回来啊!”

    姜柟心头一沉,端着茶盏的指尖轻轻打着颤:“太师能跟我讲讲前朝的事吗?比如当年漏网的前朝小皇子?”

    周太师目光震惊的看着姜柟,调息片刻,木然的点头,娓娓道:“前朝皇室除了长公主,全部都被屠戮殆尽,就连宗室里的郡王郡主都无一幸免。高祖深知斩草除根之理,杀了之后,还一一比对,几乎没有漏网之鱼。”

    听到这,姜柟心中不知是喜中忧。

    “听说有个冷宫长大的小皇子,偷偷逃出了宫?”

    周太师摇头:“谣传罢了,高祖是何等人,能得到这种消息,便断无活命的可能!”

    “那……是不是根本就没有什么前朝血脉?”姜柟心中生出一丝希望,眸光灿灿,如果只是长得像,她没有必要离京。

    周太师沉眸思索良久,郑重道:“高祖心思难猜,长公主孤傲难驯,如果高祖没有夺得江山,那她本是要做女帝的人,她的国亡了,怎肯入后宫为妾?那等耻辱,她自然是活不下去了!”

    顿了下,他继续道:“为求死,她曾大火烧殿,可是那回她得救了,只是她那个同胞弟弟,当时只五六岁,抬出来时已烧得面目全非!”

    “……”

    须臾间,姜柟的心掉进海里,不断下坠下坠,没有着陆点。

    “如今看来,这极有可能是长公主为救她弟弟,而使的金蝉脱壳之计,如若那孩子得救,恐怕是养在了姜家。”周太师抬眸看向姜柟,眉间蕴着化不开的愁思。

    长公主心思缜密,当年做得滴水不漏,高祖人在当场,竟丝毫没有看出破绽。

    “这么多年过去了,太师你如何确定?”姜柟紧咬下唇。

    “见了你,才随便猜测而已!你别当真!”

    话虽如此,但周太师一开口就停不下来,完全不顾姜柟死活的补充道:“高祖入京便让大军施行人口大查,帝京挨家挨户,一个一个比对!姜夫人与长公主之母是手帕交,关系极好。如今看来,姜夫人是将自己的亲生儿子顶替了小皇子去死,才护下了前朝这一脉。”

    姜柟如遭五雷轰顶!

    后来周太师再说了些什么,她已经听不进去了。

    周太师想必是憋了好久,与她说了许多前朝的事,后来也不知道怎么离开的周府,姜柟走回东宫时,天色已暗,她浑浑噩噩的。

    一进宫门,便撞上了一堵人墙。

    “太子妃?”

    头顶上传来一道男人的声音,姜柟恍惚的抬头朝那人看去,喃喃道:“傅七。”

    “发生什么事?怎么魂不守舍?”

    傅七这话,属实是越矩。

    但语气,着实很像顾润。

    姜柟心中酸楚不安,嘴巴一瘪,忍不住落了两滴泪。

    傅七怔住。

    姜柟强忍住心神,意识到这里是宫门口,赶紧拭了泪,看傅七没穿禁军服,便开口问:“你下值了吗?陪我聊一会?”

    “好!”傅七点头。

    姜柟心思太重,无法与人言,哪怕傅七就是顾润,她也不能把自己是前朝血脉这件事告诉他。

    她没说话,傅七也不问,安静的陪着。

    在饮了两杯酒之后,姜柟开口问傅七:“你知道百鬼营吗?”

    “当然!”傅七说起百鬼营,满脸怒气,眸中俱满恨意,“在各地如鬼魅一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前朝余孽当挫骨扬灰!”

    “如今百鬼营说是找到了什么鬼女,南梁气数已尽,要迎鬼女光复前朝,可笑至极!我恨不得见一个就杀一个!”傅七再次表态。

    姜柟脊背发凉,果然跟顾润一样痛恨前朝,她闷头喝酒,更加郁闷。

    “太子妃是碰到百鬼营了吗?”傅七压低了音量,凑近姜柟,耳语道,“太子妃一定要小心,如何帝京发生的这些凶杀案,其实都不是顾家人所为,而是百鬼营从中作梗,搅乱帝京,嫁祸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