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负天

第三章:衲衣和尚为谁来

    从三岁记事开始,罗二就对脑海中的这本书非常疑惑。他也曾问过其他的村中小伙伴,发现别人都没有。八岁被卖到长安,他终于有了机会认全书中的字,慢慢搞清了书里的故事。整整十年过去了,书中记载的文字,他已经可以倒背,但书中隐含的深意,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多没搞清楚。

    年少时,他喜欢那只猴子,无数次幻想自己也有猴子的本领。遇到不平事,就抡起那一万三千五百斤的铁棒,扫清寰宇。他讨厌唐僧,觉得那就是个空有一副好皮囊,却一无是处,整天唧唧歪歪的街头混混。最让人不能忍受的是,他居然还要把猴哥赶走。结果马上就被打脸了,居然自己闲逛,逛到了妖怪的家里。哈哈哈,真是笑死了。猴哥说的没错,他就是个“脓包”!

    长大后,他崇敬玉帝和如来佛祖,手握权柄,布道天下。从肉体到灵魂,彻底的统治了一切生灵,生生世世,生生死死。

    如来佛祖是艰难的,从佛老到佛祖,从初登大位到东土传经,期间多少的利益交换,多少的明枪暗箭,如来佛祖都能达成所愿。

    玉帝更是艰难,名为三界共主,实在是处境堪忧。天庭派系林立,各种阳奉阴违。各大教派明争暗斗,玉帝还得全部维系,不使崩盘。天庭虽有明确天条,然基本无人监管,天条沦为各教派争斗的武器。玉帝做了很多,但罗二觉得还不够好。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既然坐了宝座,就得尽到责任。三界越来越好便是你的成就,三界崩乱离散便是你的过错。

    罗二也多方验证,自己到底是不是,生活在这本书所记录的西游阎浮世界里。玉帝、三清、佛祖这里都有,但只是寺庙里的泥塑木胎。寺庙里的和尚道士,也只是整日打坐念佛,会几手上不得台面的小手段。唐太宗、魏征、殷开山这里也有,但没有机会深入接触,更谈不上了解秘辛了。仙人、恶鬼、妖怪也算见识过,但远远达不到书里,抬手搬山,反掌覆海的程度。经过多番验证,罗二越来越相信,他很可能就是生活在这个西游阎浮世界里,只是他是在凡间,而没有接触到那个超凡世界。

    练习武艺,打熬身体,这是罗二近十年来花费时间最多的事情。也曾遍访长安城的武师,军中的技击高手。甚至,借用河东裴氏的关系,拜在了大唐开国武将技击第一的护国公秦琼门下。

    武艺、功法、神通,这是罗二总结的西游阎浮世界斗战武力层级。而且是武艺不敌功法,功法不敌神通。武艺他一直在练习,并且天赋极好,进度极快。地上马上,长短器械,弓弩枪棒,无一不精。秦琼师傅都赞他是大唐年轻人中的翘楚。多次劝说他投身军伍,定能保他个前程。

    但是,罗二志不在此。武艺再好又有什么用呢,不过是凡间的手段罢了。但是罗二还是习得了军略,日常帮众管理,帮派争斗,皆按军法。

    脑海中《西游记》里沙和尚初遇唐僧,自述里说道“我自小生来神气壮,乾坤万里曾游荡。英雄天下显威名,豪杰人家做模样。万国九州任我行,五湖四海从吾撞。”沙和尚在凡间都成了豪杰的楷模,天下任我行了。可以说武艺之道,已经天下无敌。在整本书中,他也只能算个三流。还因一点小事,被迁怒整治的无比凄惨。不但被变成了样貌丑陋的妖怪,还要忍饥挨饿,受那七天一次的百多下飞剑穿胸之苦。

    不管这个事件有什么隐情,沙和尚在凡间取得的成就基本无用。而他在超凡世界战斗力、地位都不高,却是一定的。

    在罗二看来,沙和尚就是在功法和神通上出了问题。没有习得上等功法,没有学会大神通。只能靠敏捷的身手,给玉皇大帝干个保镖的差事。没有拿的出手的绝活,就是一颗小旗子,被随手就丢了出去。

    上等功法与大神通哪里来呢,玉帝、三清和佛祖等大神仙是肯定有的,但是需要缘法。自己找不到缘法,就去找有缘法的人。哪个是有缘法的人?

    那个人就要从江州来长安了,现在是大唐贞观元年初夏。那个人就是陈玄奘。他是整本《西游记》里的绝对核心,观音菩萨选定的取经人——唐僧。

    长安东门外十里亭。从东边进长安的客商行人,必从此过。一名着黑衣,头戴英雄巾的英武青年,从早晨开始,就立于亭内,一副渊渟岳峙之像。派去万花店寻找张氏的探马早有回报:一个青年僧人,从万花店直往长安而来,今日必到。

    张氏乃陈玄奘的奶奶。当年陈父光蕊科考得了状元,又娶丞相殷开山的女儿温娇(又名满堂娇)为妻,御封为江州州主。陈光蕊携妻,回海州接到母亲张氏,一同往江州赴任。行到万花店,张氏身体忽然染病,又加天气炎热,就留在了客店刘小二家调养。因钦限紧急,陈光蕊夫妇决定先往江州,准备秋凉来接。谁知,路上遭了灾祸,一去不复返。

    罗二手下的探马,去年找到张氏时,她已瞎了眼。住在破瓦窑里,乞讨度日。罗二指示探马暗中监视,只在张氏病饿重时,稍做接济。直到一个青年僧人找到张氏。

    青年僧人在万花店只待了一日,安顿好张氏,径直往长安城而来。跟随大股商旅,走的都是大路,不过十天半月即到。探马随之而行,监测左右,三天一报。

    夕阳的余辉撒在路面上,将十里亭的影子拉的老长。远远的,迎着夕阳,一位身穿百衲衣的青年和尚走了过来。只见他面庞清秀,目光坚毅,身后的影子也拖的长长的,像个巨人。仿佛他自己就是一个世界,周围的商旅都是他是背景。

    罗二目视着玄奘,迎了上去。来到近前,拱手施礼道:“敢问,可是江州来的玄奘大师?在下有礼了。”

    玄奘也早发现了这个样貌不凡的同龄人。双手合十道:“不敢称大师。小僧正是江州金山寺的陈玄奘,敢问施主找小僧有何贵干?”

    “玄奘师傅,我姓罗,行二,家里的兄弟都唤我罗二。在下从小颇有佛缘。只觉,见到佛像,闻听佛典,便周身安泰。”罗二微笑着道:“前日,到洪福寺进香礼佛。恍惚间,好似听闻佛陀要我今日来此,迎一位上师。说这位师傅,是我命中注定的传法上师。”

    罗二又道:“方才一见到上师,便感觉亲近非常,从早晨等到现在的焦急心绪,豁然清爽。情急失礼处,请上师多多包涵!”

    玄奘稍有些愕然,顿了一下道:“小僧见到施主也觉亲近。不知,施主见到的是那尊佛陀?”

    罗二回答:“只觉无限光明,无限智慧,无限安泰,并不敢直视。但,洪福寺大殿里,供奉的乃是释迦摩尼佛祖。”

    “南无释迦摩尼佛”玄奘合十礼拜,诵念佛号。

    “不知上师到长安可有俗务”罗二说道:“弟子自幼习武,在长安长大,混迹市井多年。护卫左右,办个杂事,也还有点用处。若上师不嫌弃,愿意跟随上师,早晚请益,求个佛缘。”

    玄奘道:“施主过谦了。观施主样貌精神,必是武艺高强之人。又兼施主佛缘深厚,灵性非常,日后皈依我佛,定得正果……”

    两人边说边往长安城而去,身后的背影重叠着,越来越融合。

    两人来到玄奘挂单的洪福寺,安排了住宿,又进了斋饭。期间,洪福寺住持圆通大师,对罗二多有称赞。看在这几年,罗二不断供奉香油钱的份上,圆通大师对玄奘也高看了一眼。

    做完晚课,玄奘找到住在隔壁僧房的罗二,对他道出了身生父母与刘洪的事情。

    原来陈光蕊夫妇赶往江州赴任时,走水路,遇到了水贼刘洪。刘洪竟然杀死陈光蕊,霸占温娇,顶替陈光蕊就任江州州主之位。玄奘是陈光蕊遗腹子。生下来,就被母亲绑在木板上,顺江飘下。幸得那金山寺长老法明大师搭救,收为徒弟。如今长大到十八岁,从母亲留下的血书中,得知了原委,誓要报仇。

    罗二,虽然早从脑海中的《西游记》里,得知了原委,而且比玄奘讲述的更加详细。听闻玄奘此言却表现的怒发冲冠,表示要连夜带领兄弟们杀到江州,誓要取下刘洪的首级,为玄奘报仇雪恨,并解救玄奘母亲于苦海。并说,自己也刚好十八,能深切感受玄奘的痛苦与愤怒。而且,作为玄奘的弟子,替师傅手刃仇人,应当应分。

    玄奘急忙抱住跳将起来的罗二,感动的说,母亲是丞相殷开山的女儿。这次到长安来,持有母亲的书信。只要自己能与外公相见,定可将那恶贼刘洪绳之以法。

    罗二表示这也是一个稳妥之法。只是不能代替玄奘手刃仇人,未免有些对不起玄奘父亲的在天之灵。又表示,明日一大早,就安排兄弟打听丞相殷开山,是否在长安,一定尽快让他们见面。玄奘更加感动,似乎一路的忐忑都已消散,抓着罗二的手,不知念了多少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