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负天

第十四章:金山寺中明王到

    晨光中的金山寺,金光灿烂,巍峨庄严。

    罗二站在大殿外,按照佛教仪轨,完成出家的仪式。由金山寺住持法明长老担任剃度师。

    原本按照金山寺的出家仪轨,需要先授予三皈、五戒,经过一年以上的考察,认为符合条件,方可正式予以剃度。

    现今自然不同,一切皆由法明长老做主。

    罗二大声启白:“弟子罗二厌俗之心已决,向佛之意愈坚,故今恭诣座前,慈允披剃。”

    法明长老曰:“可”。

    罗二从右门进入大殿,走到法明长老座前。合掌、长跪、拈香三枝,闻磬声,燃香面对释迦摩尼佛像顶礼三拜。

    法明长老问:“汝有虔诚向佛之心否?”

    罗二对曰:“弟子向佛之心甚坚。”

    罗二再道:“弟子罗二,今请大德为证盟剃发本师。”

    如此三请三拜。

    法明长老问:“汝今殷勤三请,愿为汝作证盟剃度本师,所有言教,汝当谛听,汝能依教奉行否?”

    罗二对曰:“能依教奉行。”

    而后便是请圣、辞谢“四恩”、忏悔、灌顶各环节。

    法明长老举刀剃发,边剃边诵偈:“剃除须发,当愿众生,远离烦恼,究竟寂灭。”

    剃发完成,法明长老放下剃刀,立于罗二当面,曰:“今已剃发完毕,汝之座师为玄奘法师,赐汝法号——窥基”。

    磬声又响,观礼僧众一起唱《回向偈》:“剃度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听到法号为窥基,罗二懵了半响。

    “这是在讽刺我吗?”

    出家仪式礼毕,罗二私下对着他的玄奘师傅一顿输出:“是讽刺我居心不良,偷窥佛教的根本!”

    “以后你怎么给人介绍?”罗二继续道:“这是小僧的亲传大弟子,法号窥基,意思就是混进佛教的居心不良之人。”

    “这样你脸上有光吗?还让我怎么在佛教混的下去!”罗二越说越来气。

    玄奘支支吾吾,满面涨红的言道:“这个……这个,这个窥字乃是门内有规。估计长老的意思,是让你多多的遵守佛教的规矩,打好基础。”

    “这又是什么好话吗?”罗二继续愤怒,道:“这个法号取了就不能改了,反正我吃亏大了。”

    “以后你会的,要全部教给我,还要包教包会!”罗二提要求,要补偿。

    玄奘闻言,如释重负,忙到:“一定包教包会,一定包教包会。”

    罗二收敛怒气,道:“你都会些啥?”

    玄奘说道:“小僧勤修《阿含经》四部,其中《长阿含经》二十二卷、《中阿含经》六十卷、《杂阿含经》五十卷和《增一阿含经》五十一卷,小僧都滚瓜烂熟。你想先学那一部,小僧一定包学包会。”

    罗二问道:“都是些什么内容?”

    玄奘答:“主要论述四谛、十二因缘法,兼说生死轮回、善恶报应及营生处事、伦理法则、普度众生等。多为释迦摩尼佛与弟子、王公及外道等的言谈,是为最接近佛的记录。”

    罗二又道:“这不就是佛教的论语吗?里面有争斗的修行法诀没有?”

    玄奘又有些支吾道:“小僧主要修的是三乘佛法,讲的是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的各种法门。没有修行争斗的法诀。”

    似乎是觉得自己这个师傅当的非常失败,又连忙道:“不过,法明长老,已得无生妙诀。他一定会争斗的修行法诀。你稍等,小僧去去就来。”

    眼看着玄奘快步走远,罗二有些头疼的捂着额头。

    武艺、功法、神通,这是罗二总结的西游阎浮世界斗战武力层级。而且是武艺不敌功法,功法不敌神通。若论直接的战斗力,还得加上一件称手的兵器和超强的法宝。

    他现在迫切的需要一部高级的争斗修行功法,不求像猴子的“大品天仙决”那种超级功法,起码也得是能够入得超凡门墙的法诀才行。

    如果学玄奘这般整天的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搞些涅槃法门的理论研究,只怕到取经开始,自己还是个小小的比丘僧。除了几个老虎豹子之类的野兽,其他小妖怪一个都打不过。

    或许连双叉岭猎户刘伯钦都不如。这个老兄可是单人出行,经常在山上找老虎食用的超级猛人。能和一只成年猛虎搏斗一个时辰,最终一叉穿透心肝,自己还气不连喘,面不改色。完全可称为凡人战力的天花板,比大唐的绝大部分所谓猛将厉害多了。

    按照脑海中《西游记》的记载,菩提祖师说过,“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其中:“术”、“流”、“静”、“动”,四门是主流。

    那么有傍门就有正门,道家的正道又是什么呢。在原文“第二十六回: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中,福、禄、寿蓬莱三星说的明白:“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这正是道家以修炼金丹、全身保真的正道。此金丹不是丹炉里炼出的丹药,而是以自身为炉鼎,修炼出的内丹。

    猴子孙悟空修炼的正是金丹之法。猪八戒与沙和尚修炼的却是“动”字门。其中猪八戒得传九转大还丹,从傍门“动”字门改修了道家正道。这里的“九转大还丹”应该不是用来吃的丹药,而是九转丹法。

    得了此法,猪八戒就能“周流肾水入华池,丹田补得温温热。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离龙坎虎用调和,灵龟吸尽金乌血。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此句说明得了此法,还得配阴阳、投铅汞,才能调和龙虎,最后达成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境界。故而罗二称此法为外丹之法,与金丹之法同为道家正道,仅在内丹之下,高于三百六十傍门之法。

    所以,猴子总是能压猪八戒一头,当了大师兄;猪八戒又能压住沙和尚,当了二师兄。

    至于玄奘学的“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当类比于“静”字门。这是罗二万万不敢学的。修行“静”字门若无外物补益,怕是坐关到死也修不出个什么来。

    其实,西游阎浮世界里论修行速度最快的,却是一个“吃”字。吃蟠桃、吃人参果、吃仙丹、吃焦梨、吃火枣、吃唐僧肉,不论能吃到那个,不论你休的是那一门,保管你的修为和寿命都能“嗖嗖嗖”的往上涨。但是,这些东西在整个超凡世界都是稀缺资源,现在肯定搞不到,以后能不能搞到,需要机缘。

    不过这个“唐僧肉”嘛,倒是可以想想办法。

    刚想到此处,就见得“唐僧肉”,不是,是玄奘飞奔回来,手里还举着一本经书。

    “二哥、二哥,你看看,我给你求来了什么好东西!”玄奘高兴的喊着。

    罗二一把捂住玄奘的嘴,道:“别瞎喊,这是在金山寺,你可是我师傅。”

    “以后但凡有外人在,就都喊我的法号。”罗二言道:“只要能够搞到高级修炼功法,‘窥基’老子也认了。”

    边说着,边接过经书。

    《不动明王根本经》,经书封面的七个大字跃入罗二眼帘。

    “师傅说这是佛教密宗五大明王之首,不动明王的争斗修行功法。”玄奘高兴的说道:“不动,乃指慈悲心坚固,无可撼动;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驾驭一切现象者。”

    “师傅还说,修行此法,可修成大日如来教令轮身,为大职正果的佛果位。征伐、护教的高等修行功法。”玄奘一脸的得意之态,满脸都写着——快夸我,快夸我。

    罗二也是心花怒放,什么是正门功法,这就是佛教的正门啊!

    “不枉老子呕心沥血,千般计算。窥基算什么,只要能修成此法,什么基,都认了。”罗二心里想着:“法明长老是好人啊!”

    “这么好的功法,往后我们一同修习,这样你也能有个争斗的手段。”罗二真心实意的对玄奘说。

    玄奘却道:“我不用的。师傅说,我就按照以前的法门修行就好了。这些用来争斗的功法于我的性向不和。有你修习就好,有了争斗,由你来保护我。”

    罗二一口老血差点喷了出来。

    “好,我来修习,以后能好好的保护师傅。”

    “不过,经文的详细解释,师傅要帮我搞清楚。修行之法,出不得一丝纰漏啊。”罗二略带怨怼的说道。

    玄奘闻言也是高兴:“这个没问题,为师不懂的可以去问法明师父,为师一定能够包教包会。”

    对于法明长老能不能给出高级的争斗修行功法之事,罗二从不怀疑有没有,只是担心法明长老给不给。

    因为法明长老的身份实在是太不简单了。

    纵观脑海中《西游记》记载的法明长老的全部记录,实在是有太多的矛盾与暗示的地方。

    法明长老是修真悟道,已得无生妙诀的高僧,说明法明和尚是属于能躲过三灾的大高手。而且他一直窝在金山寺当住持,几乎从不外出,说明这里有他及其重视的人或事情。

    那是什么呢,最直接的就是玄奘了。

    原文记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江流年长一十八岁。长老就叫他削发修行,取法名为玄奘,摩顶受戒,坚心修道”。玄奘不是自小出家,而是十八岁才出家的。玄奘能不能报仇和他和尚的身份有没有关系呢。看似没有关系。

    按照常规来讲,玄奘出家前处理完报仇的事情,再来出家,结束尘缘,才能更好的修行。法明和尚偏不,偏要让玄奘先出家,再来报仇。实则是因为法明和尚需要的是一个出家人。

    法明和尚从没教给玄奘任何的长生之术,只教佛法知识,还是小乘佛法。表明法明和尚需要的是一个没有任何超凡能力,但精通佛法的出家人。

    当初他捡到婴儿玄奘,看到了满堂娇版本的血书。如果满堂娇版本的血书有满堂娇、陈光蕊和刘洪的信息,那么法明和尚要报仇最少有三个快速的方式:其一、法明和尚自己替玄奘报仇,干掉刘洪。他完全有这个能力;其二、走官府的渠道,顺便找个本地和州主刘洪不对付的官员,或者外地的有权力的衙门,把血书一递。他也完全有这个能力;其三、到长安找殷丞相,好处最大,风险最小。他却选了一个最漫长、最不确定的报仇方式——养大玄奘,让他自己发现,自己报仇。

    最漫长、最不确定的意思是:佛家本就倡导放下心中执念和仇恨,方能参悟大道。玄奘自幼受佛家教义熏陶一十八年,万一玄奘长大,佛法精深后放下了呢,那不就没有复仇这回事了吗。法明和尚不能再等了,十八岁正是年轻冲动的年纪,再过几年或许玄奘就不想报仇了。

    是以法明和尚从来不教玄奘要放下仇恨,或许还在暗地里拱火加暗示。这就注定了玄奘必定是个有仇必报之人。看看后面取经途中,玄奘名义上是有德高僧,实际上完全一副混混的作风:畏惧权贵、没有多少慈悲心、有仇必报,而且最好是立刻就报。所以,法明和尚需要的还是一个有仇必报的出家人。

    寻亲报冤必定是法明长老要刻意引导的。血书必定是法明和尚伪造的。满堂娇版本的血书不可能有她自己、陈光蕊和刘洪的信息。否则,一个正常的和尚,必定早早拿血书去走官府或者殷开山的路子了,即可攀附权贵,光大佛法,又没有什么风险。殷开山是当朝的丞相,他完全不用怕什么。

    如果法明和尚不相信血书是真的,他也就没有必要紧紧收藏一十八年,然后在玄奘哭诉后,言之凿凿的告诉玄奘:“径往江州私衙,才得你母亲相见”。所以,法明和尚需要的还是一个血统尊贵、身世坎坷的出家人。

    综上所述,再结合原文,就会发现:法明和尚、洪江龙王、满堂娇、刘洪、李彪、陈光蕊、南极星君、观音菩萨一系列的行动,最终得到了一个:血统尊贵、身世坎坷、有仇必报、精通佛法的出家人。

    而且还要让玄奘亲自引发江州事件——逼死生父,进而导致满堂娇的被自杀——逼死生母。顺带着,让名义上的父亲陈光蕊对他不闻不问,冷漠至极。最终让玄奘走上一条:不容于世俗,一心向佛——天生的取经人道路。

    事到如今,这所有的目的可以说都已经达成,无可变更了。但是罗二在自己心里,说了声:“不”。

    虽然他和玄奘都是蝼蚁,被漫天的神佛玩弄于股掌之间,但是,他们还可以互相温暖,相濡以沫。罗二对玄奘起了很强的恻隐之心。他要尽可能让玄奘当一个人,而不仅仅是个取经的工具。就算法明和尚的身份可能极高,很有可能是南无宝幢光王佛——接引佛祖。

    第一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