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长生,从肝经验开始无敌

第六十六章∶交给太仆安排吧

    竹林小院内,一时间有些寂静。

    四人对坐,就像是四座雕塑。

    月光透过竹叶,洒在院落的地面上,斑驳陆离,如同一张银色的织锦。

    他们静静地坐在院中,都没再开口,像是在细细品味桑院长之前的话语。

    陆渊与桑知乐......师祖与小徒孙相互瞧着。

    黑衣少年的眼睛如寒星一般明亮,他坐在石凳上,腰杆挺直,一派少年英气。

    相对而言,灰袍老者白发白眉,面容慈祥而庄重。他的眼睛里充满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沧桑,仿佛经历过无数风雨,见证过无数变迁。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石桌,发出淡淡的响声,眸中倒映着少年失神的脸庞。

    秋风轻轻吹过,竹叶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

    这声音打破了寂静,也让陆渊回过神来。他看向桑知乐,眼中闪过一丝笃定。

    “师祖,你唬我的吧?”

    “哦?为什么这么说?”

    桑知乐莞尔,露出一抹笑意:“我堂堂一位院长,会跟你一位少年扯谎?”

    陆渊微眯起眼睛,眼底掠过一丝睿智,嘴角带笑。

    “我是守门人命格,这应当是真事......

    可是这守门人命格,肯定没有师祖说得这么玄乎,不然别说师祖,就算是整个景国,乃至大陆至尊,都得把我当祖宗一样供起来!

    毕竟[诸神降临,众生哀嚎],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民谣......”

    桑知乐点头,眼睛里却闪烁着赞赏之色。

    “你倒是有几分少年果敢,听到诸神的名头竟然没有被吓到,还知道分析真假。

    这份明辨是非的能力,日后做了官,应当也不是庸官。”

    “没有这份本事,怎么配为桑廷尉的徒孙?”

    陆渊摸了摸鼻子,笑嘻嘻地说道。

    他读书多日,早已摸清了景国明面上的一部分权利阶层。

    比如自己如今这位便宜师祖,就是一位景国的大人物。

    桑知乐,既是白鹿书院的院长,也曾是景国掌管司法审判的九卿之廷尉。

    传闻他做官清廉,从不结党营私,执法严明,简直是百官中的一道清流,深受百姓的爱戴。

    可也因为这个原因,桑院长得罪了不少同僚。

    所以他总是要么被罢官,要么就是在罢官的路上。

    不过也因为桑院长的名声太好,所以每逢景王宫局势变动,他都能得到起复,而官复原职,甚至是升官。

    陆渊曾私下叫他一声“王宫跳跳虎。”

    这事儿,不少私塾的同窗都知道.....

    桑知乐的视线扫过陆渊,看见他眼中狡黠的光芒,不禁哑然失笑。

    “你小子知道的还不少,连我曾经做过廷尉都了解,看来你想做官的心思,不是空穴来风。

    罢了,你有一道天地宏愿护道,想要做官确实不难,我一会儿就为你写举荐信,派人送往王宫去。”

    陆渊双目放光:“多谢师祖成全。”

    “行了,此间事了,你们都先回吧,欧阳清就留下吧,我让一黎给你准备客舍,你再让人传唤你的侍从跟来便是......”

    桑知乐点头,挥手示意众人离去。

    与师祖告辞后,安先生领着陆渊和欧阳清走出小竹院子,在其身后的两人对视一眼,相视而笑。

    他们都知道,二人在小河村的生活终于熬出头了。

    欧阳清将会进入白鹿书院,得到桑知乐的庇护,而陆渊将会在师祖的举荐下,获得朝廷编制,入朝为官。

    这就是新的起点。

    “老师,陆兄,清要与你们在此别过了......”

    走出竹林,欧阳清停下脚步,拱手作别。

    “欧阳清,你要跟着师祖好好修行......”

    “欧阳兄,保重了。”

    陆渊与安先生与他告别。

    三人目光交汇,眼中俱都涌现出淡淡的不舍。

    这一别,就不知多久还能再见了......

    三人一番嘱咐,随即安先生带着陆渊转身,缓缓离去。

    目送同窗与老师离去后,欧阳清收回目光,望向小河村的方向。

    他的眼睛里有一丝怀念之色。

    那里,曾经有他最爱吃的小笼包。

    如今,却是吃不着了。

    ............

    一日后,景国王宫。

    阳光透过琉璃瓦窗,洒在铺满青石的庭院上,闪烁着熠熠的光辉。

    此刻,景国的国君正坐在紫檀木雕花的宝座上,身姿慵懒的沉醉在悠扬的琴声之中。

    他是个中年男子,身穿龙袍,袍身上绣着金丝银线的祥龙,代表着他在景国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他一双剑眉下是炯炯有神的双眸,流露出君王的威严。

    不过,如今这双眸并为张开,只是细细的眯着。

    应当是在享受曲子的韵味。

    琴声忽然被打断,一个太监疾步走进殿内,手里紧紧握着一封举荐信。

    他觑觎着景国君的脸色,小心翼翼地将信递上前去,“陛下,白鹿书院来信。”

    “呈上来。”

    景国君睁开了双眸

    太监迈着小步上前,双手颤抖地将信呈上。

    景国君接过信,只是淡淡的扫了一眼,便看完了其中的所有内容∶

    “敬启陛下:

    昨日种道仪式新添两位骄子,为秦郡主与小河村农户陆渊也。秦郡主贵为王族,而陆渊身世平凡,然皆秉天地之灵秀,博学多才,善诗书,且皆怀经世之志,立下天地宏愿,得才气一缕。

    臣愚以为,此二人若得朝廷重用,必能为国为民,有所建树。

    秦郡主自幼聪慧过人,习文练武,兼通诸子百家,琴棋书画。其诗词文章,清新脱俗,才情出众。

    且尚义任侠,胸怀天下,诚为一代才女。若得朝廷提拔,必能以其卓越之才,造福百姓,光大我王室。

    陆渊虽出身贫寒,然志存高远,读书明理,亦通诗书。其天资聪颖,刻苦钻研,博闻强记。虽生活艰辛,然心怀天下,矢志以才学报国。

    若得朝廷援手,必能以其实学实才,为朝廷所用,为百姓谋福。

    臣诚心举荐二人,愿陛下能重用之。若得朝廷提拔,秦郡主与陆渊必能以才学报民,共谋景国繁荣昌盛。

    桑知乐谨启上奏。”

    看完举荐信,景国君便又随意地丢给了太监。

    随后,他一脸平静的说道。

    “秦如萱,赐护身法宝一件,高级法器三件,中级法器十件,灵珠三万枚。

    陆渊,奖其为官,交于丞相安排。”

    “诺。”

    太监赶忙接住信,低头退下。

    事成,景国君重新沉浸回琴声之中。

    琴声如潺潺流水,弥漫着整个宫殿。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国君的脸上,映出一种淡淡的麻木......

    丞相府内。

    一道平静声音响起。

    “秦郡主的赏赐立刻去办。

    至于这个陆渊......交给太仆安排吧。”

    “是,大人。”

    丞相府曹官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