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朕的臣子太能卷

第六九章 张定远混账

    张太师提着自己的小盒子,摸着山羊胡子去给皇上讲课。

    皇上习惯迟到,他也跟着迟到。

    没想到这次被皇上抓了个正着。

    “爱卿,你是不是太放肆了?”皇上怒道。

    张太师不仅不怕,还哈哈大笑,“皇上该高兴才是,臣刚刚得了样好东西,正要献给皇上。”

    皇上面上不显,但心里很好奇。

    太师直接坐下,从盒子里拿出一份报纸。

    “臣要和皇上说的正是这花生。皇上先看这份报纸。”

    他又将一碟子生花生拿出去,一碟子五香煮花生放到皇上跟前。

    皇上摊开报纸,第一页就是斗诗。

    阅读前面七首诗,皇上是欢喜的,觉得很有文采。

    到了第八首诗句的地方,明显有了修刮的痕迹。

    “爱卿,这是何意?”

    太师吃一颗花生,笑道:“一年轻人写的诗,我看着不喜欢,就刮掉了。”

    皇上不以为意,他知道太师为人。

    这刮掉的诗句怕是有什么不妥,有些大逆不道吧。

    “爱卿觉得哪一首诗更好?”

    太师:“诗词歌赋这就是这般,还不如后面的内容。后续的文章更胜一筹。”

    皇上有些疑惑,难道后面有什么好文章不成。

    他看到第二页发现这里写的还是花生,用的还是平铺直叙的手法。

    “花生者,外来者,由洋人带入。茎和分枝均有棱,叶纸质对生;叶柄基部抱茎,卵状长圆形至倒卵形,先端钝圆形,两面被毛,边缘具睫毛;叶脉边缘互相联结成网状……花生果仁中提取油脂呈透明、淡黄色,味芳香。”

    第三页《花生的好处》《花生的用处》《花生油的好处》。

    第四页《如何种植花生》《如何用花生油赚钱》。

    第四页末尾有一段话:

    此物太过于低廉,难登大雅之堂。但此物太低廉,可以大量采购食用。——王氏。

    皇上看了这份报纸,不觉得后面的内容有多好,反而觉得诗句更好一些。

    “通篇商贾之意,爱卿为何说好?”皇帝不解地问。

    “皇上见过京都城里的百姓,也见过京都城外的百姓,但皇上没有见过贫瘠地方百姓。

    三年前我回了老家,看到老家的村落里的百姓。

    他们餐桌无油,一日两餐,顿顿都是清水煮野菜。如若有了这花生油,他们不仅多了一项收入,还能多一滴油吃。”

    太师将带来的花生推过去,“此物耐旱,说明山地可种,不占良田,不影响税收。此物价格低廉,说明天下百姓都能吃得起。这是好事一件。”

    “来人。”

    “奴才在。”夏太监靠近。

    “将这份报纸带到工部去,让农司的人了解花生,推广花生。”

    “是。”

    夏太监带走报纸。

    皇上对刚刚这份东西很好奇,“这纸张的排版很不同,与平日见着的书籍更不相同,爱卿这东西你从哪来的?”

    “是一个年轻人弄出来的东西,京都人手一份,每日都等着看报纸。

    它分为日报和周报。”

    “日报上不仅刊登各类文集,还刊登了各大行的卖买信息。比如西市来了塞外的骏马,东市来了琼州鲜果,南市来了高句丽的珍珠……”

    太师细细说起了报纸的好处,他觉得报纸能够收集各类信息汇聚在一起,方便了很多百姓的出行。

    至少能知道哪一出价格便宜。

    皇上对报纸十分好奇,命人出宫去买一份报纸回来。

    报纸都是每天都出一版,卖完了就没有了。

    如今皇上叫去买报纸该上哪买去?

    接口谕出宫的太监发愁。

    但御前侍卫知道,御前侍卫也是紧跟潮流的人,他知道阳光报社在哪。

    御前侍卫带队出宫,直奔阳光报社。

    吓得报社里的大小员工屁滚尿流,生怕是皇上来抄查报社,让他们人头落地。

    还要接口谕出宫的太监仁慈,没对他们做什么。

    太监指挥御前侍卫将报社里存档的报纸全都带走。

    皇上第一次看到报纸,对这些报纸很感兴趣。

    从第一期看起,圣贤说、小说、坊间八卦、每日货价等栏目都让他入迷。

    看第二遍的太师也看得津津有味,他更喜欢圣贤说,欣赏年轻人的文笔和看问题的角度。

    日落西山,皇上都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报纸。

    可惜已经看到了最新一期,想看新的只能等明天的报纸。

    “这报纸是谁弄的?”皇上问。

    “宁国府的贾蓉。”

    见皇上疑惑,太师提醒皇上:“元妃娘娘的贤侄贾子谦。”

    皇上想起来了,“是他,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能弄出报纸来,不是个蠢人。”

    “他最近做些什么?”

    太师:“刚考完举人,兴奋过头,昨日才到郊外去踏春去,今日不知去哪儿玩去。”

    皇上不悦,“业精于勤,荒于嬉。让他到国子监读书,好好搞报纸,省得到处跑。”

    太师了解年轻人的心性,年轻人就是好动好玩。

    贾蓉才玩几天就要进国子监拘起来,是不是有点惨?

    太师:年轻,可不是老夫害的你,要怪就怪你自己。

    ……

    时间回到了御前侍卫出宫之前。

    对于诗句的评比,读者们的信件纷至沓来,不断有报童带回了投票。

    员工拿着报童送回的票据,唱票道:“一号一票,五号十三票,七号三票……”

    贾蓉、竹山居士等人拆信件,阅读上面的内容。

    报社的总编是竹山居士,有两个编撰崇明书院的先生,圣人说栏目供稿人大多数是书院的学生。

    这些先生们就起到了审稿的作用。

    还有四个编撰是贾蓉从外面请来的,只忠心于贾蓉。

    “喜欢七号诗的不少啊。”

    “我估计第一名是顾明的《题花生》。”

    “竹山,话不能这样说,我看着八号也不错。”

    “八号,危险,鼓励的多,并不会进前三甲。”

    唱票的员工突然喊道:“五号诗三十七票。”

    其他员工将三十七颗石头扔进五号筐里,五号一下子领先其他诗词。

    竹山居士黑着脸。

    其他夫子,“这是作弊,谁啊?明目张胆的。”

    “五号是谁的?”

    贾蓉去掀开纸条上的碗,看到该作品的作者,顿时没眼看。

    “谁?”

    “那个混蛋这么嚣张,定要打断他的腿。”

    众人一看:张定远。

    所有人闭上眼睛,当作什么都没看到转身离去。

    竹山居士:这混蛋,碾死你。

    其他夫子:太师府的搅屎棍。

    贾蓉尴尬一笑,“就此一次,下次不让他参评。”

    “还有下次?”

    “你是不是想气死我。”

    唱票人:“五号五十九票……”

    “住口。”

    “不许再念。”

    “混账。”

    贾蓉:张定远啊张定远,你也太无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