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无双

第231章 宝钗:侯爷不过去看看吗?

    与荣国府不同,宁国侯府里一片祥和欢乐,贾琮回来后,去了宁熙堂,才走到院子里,见三春正围着一盆看似如葱一样,不知何种的植物在看。

    惜春一眼看到贾琮,忙招手道,“二哥哥,你快过来,这是大嫂子得来的建兰,快要开花了。”

    贾琮对养植物,一窍不通,不过听说建兰,也知道应当是比较名贵的兰花品种,便走过去瞧了一眼,觉着这叶子与后世种的杂交韭菜没什么太大区别,违心地道,“养得不错,这品种应当很难得吧?”

    探春道,“这就不知道了,说是大嫂子娘家的老太太得了两盆兰花,自己留了一盆,给大嫂子送了一盆过来,大嫂子说她不耐烦养这些,让人随便往后园子里头种,二嫂子说可惜了,就留了下来。”

    贾琮知道,尤氏娘家的老太太正是尤老娘,年轻时在良家妇女与***两边摆动,待两个女儿长成后,又干起了拉皮条的老鸨勾当,为了攀宁国公府的富贵,将两个女儿一并给贾珍父子当禁脔。

    而贾琏也不嫌弃竟在小花枝巷置办了房产,将尤二姐当外室养着,反而方便了贾珍父子。

    当下,他也懒得看了,问候了三春两句,往明间去,探春则跟随了两步,离迎春二人远一些了,才喊住了贾琮,“二哥哥,北院那边究竟怎么回事了?”

    贾琮也有些感动,北院的事,迎春都没问,探春却关心起来,这也看得出探春有担当的性子。

    贾琮站在台基上,看着低了自己两个头探春,略一沉思道,“之前我们去牟尼院,还记得吗,当天夜里,有东虏想要打劫我们,被我反杀后抓住了其中两个头儿,关在诏狱里头。

    朝中有人与东虏勾结,将那二人劫出来,既要运出城去,便花一万两白银买通了大老爷,打算用荣国府的马车蒙混过关出城,被锦衣府截获。

    可北院那边,眼下既抄了,大太太又无子女可依靠,难不成要跟着小叔子过活不成?不说大老爷有此要求,即便没有,大太太也当主动提出来随大老爷前往。”

    贾琮并没有邀请宝钗去东府,宝钗心头也有几分失望,旁边莺儿道,“姑娘,若得了空,何不自己去找大奶奶她们玩儿?”

    惜春不依,“好啊,你不说,我去问二哥哥去!”

    我身为贾家族长,对族中子弟自有规范,培育之责,是以,前些日子已经让人在西郊,延平门外买下了一座山头,如今正在建书院,一来为我族中子弟将来读书练武之用,二来也想招一些资质不错的学童培养,为朝廷,为百姓尽绵薄之力。

    贾琮意动,笑着问道,“依你之见,大太太该不该跟着大老爷去流放?”

    她穿一身浅紫色菊花刺绣镶边粉色对襟褙子,淡黄色抹胸,下身是一条粉色长裙,手里拿着一柄团扇,匆匆地赶过来,因体态丰腴,天气又热,是以满头大汗,一边走,一边用帕子擦汗。

    探春不期然贾琮会这般问她,倒像是在考校她一般,也顾不上掉眼泪了,认真思考后,道,“自古夫唱妇随,若大太太还有幼儿要抚养,自是以抚养子嗣为重,可不随大老爷流放。

    说着,贾琮抬脚往另外一边走,却不想,贾政一眼看到了,喊贾琮,“琮儿,你过来,我有话说!”

    贾琮正要避开,却不想,被宝钗一眼看到,她顿了顿脚步,忙收敛起急态来,喊了一声“侯爷!”

    贾琮将其心思看在眼里,笑道,“薛姑娘与宝二哥本是姨表亲戚,宝二哥遭此大事,薛姑娘过来看望,本就是情理之中的事。姨妈乃是长辈,担忧惦记更是常情。”

    荣国府这边,贾政的外书房里,贾政将门关得严严实实,里头只留了两个小厮,将宝玉按在长凳上,贾政一板子一板子地打下去,先是又快又狠,后打了三四十下,宝玉尚且动弹不得了,贾政自己也是气力不及,一板子拍下去,声音也弱了些。

    贾政气喘吁吁地拄着板子,在里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

    贾母和王夫人、李纨、熙凤等人领了一大群丫鬟婆子们赶过来,将外书房这边的门客小厮们冲撞得四散逃了开去,门又不得开,这些人便在外头的廊檐下候着,一面哭,一面骂,一面也求贾政手下留情。

    心头一块巨石落了下来,也不觉得宝玉无药可救,朽木不可雕,心里头重新生出了希望,贾政顿觉好过多了。

    这一幕,贾琮再熟悉不过了,他很有些同情贾政,也实在是厌恶贾母这番做派,没眼看,便走开两步,站在廊檐下,背手朝外看去。

    贾琮点点头,算是和她打过了招呼,往后退开两步,避嫌之意甚是明显。

    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

    贾母却不领情,朝贾政啐了一口,道,“你原来是在喊我,我倒不敢,我一生没养一个好儿子,分明不知道你是在叫我。”

    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三观都废了。

    而探春,站在院子里的地上,看着贾琮宽厚的背影,一时间,只觉得一种从未有过的依赖感让她既感动,又觉温馨可靠。

    “老爷,是我,可否把门打开,侄儿有两句话要说。”

    探春甚是感动,问道,“那边如今这副模样,纵然将来我有要仰仗的,我能仰仗得上?我听说,大老爷想要大太太相陪流放,大太太不肯,如今在这边闹得很不像样子?”

    说话间,鸳鸯就来了,匆匆与三春见了礼,门口打帘子的丫鬟往里通报,得黛玉的“请”字后,鸳鸯往里走,三春彼此面面相觑,还是探春果决,抬脚往里走,她想去听一听,究竟什么事。

    就在这时,外头的婆子慌张地进来了,道,“西府那边,听说二老爷在打宝二爷,往死里打,连老太太劝都不听了,老太太让鸳鸯姑娘前来请侯爷过去看看。”

    这是宝钗的大方得体,贾琮朝她看了一眼,道,“多谢薛姑娘惦记,都还好。”

    贾琮知,贾政并未存心将宝玉打死,他身为父亲,一直以来对这嫡子不可能不抱希望,无奈,老太太宠溺太甚,以至于长到这么大,除了会写几句浓词艳曲,别无所长,连四书都敢鄙视。

    探春低着头,紧紧地抿着唇瓣,简直是难以置信,良久,方抬起头来道,“这真是自作孽不可活!我常说,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不过,依贾琮个人的意见,那些女子不如早早打发遣散出去罢了,原本他存了这样的心思,但北院那边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做主,也就懒得管。

    “三姐姐,你和二哥哥偷偷说什么体己话?”惜春打趣道。

    贾琮点点头,道,“对别人可以有这样的高标准,高要求,但对自己,不必这么苛待。将来,你若是出阁,到了夫家,不管有什么难处,记得还有我!”

    她原存了哄探春开心的心思,谁知,探春并非不开心,听得这话,颇为自傲,点了惜春俏挺的鼻梁一下,“我既是与二哥哥说体己话,为何要说你听?”

    三春听得这话,人人心头均是气闷,早起,北院那边被抄家,这家才抄完,眼下又喊打喊杀起来了,谁的心头能痛快些?

    这是把贾琮的后路都给堵住了,不让贾琮当甩手掌柜,视而不见的意思?

    贾琮不语,似在沉思,手指头无意识地转动着拇指上用于射箭的翡翠扳指,有些不想搭理鸳鸯的意思。

    惜春作势要进去,探春忙拉住了她,哄道,“四妹妹,我说你听就是了!”

    贾琮说完,听里头黛玉迎了出来,他也就顾不上探春,拾级而上,丫鬟打起帘笼,他走了进去。

    探春则甚为着急,轻轻地喊了一声“二哥哥”,语气里充满了乞求,她尚且为大老爷而难过,就别说贾政父子了,乃是她的父兄,她又如何能够不闻不问呢?

    贾琮与黛玉对视一眼,不得不起身道,“蒙老太太看得起我这个族长,我也就勉为其难地过去看看!“

    王夫人扒着窗户,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