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御行

第18章 南海顾家

    就在赵映雪准备喋喋不休的时候,顾云启回来了。

    “东西来啦。”顾云启退下身上的轻甲,侍女走上来抱住轻甲送回内院擦拭。

    “姐夫。幸不辱命!”赵东西站起来,双手抱拳,看了一眼边上缩着脑袋挨训的顾御。

    “好!辛苦了。准备一下,开饭吧。”顾云启嘴角上扬,心里的石头暂时落地了。

    ......

    晚饭过后,所有仆人退出内院。

    顾御嘴里啃着一根鸡翅,看着周围的变动。

    邙叔拿着一个凳子坐在内院门口,老神在在的点了一根旱烟。

    而四方的高墙上也突然站了些蒙面的人。

    “你看起来并不惊讶?”赵东西端着酒杯,看着那毫无表情的顾御。

    “猜到啦,我又不傻。”顾御吐出嘴里的鸡骨头。

    “也是,你能感受到这些人的存在,就能知道顾家并不简单。”赵东西一口喝完杯中的酒,站起身来:“那我…”

    “你先留下。”赵映雪开口道。

    “伯父伯母,那涂图今晚就先回夜合山了。”涂图站起身告辞。

    今晚有着重要的事情,所以赵映雪并未挽留涂图。

    等到四方安静之时,顾云启才缓缓起身:“御儿,杀人的感觉如何?”

    “初次见血,确实令人心生害怕。但是,想通之后,惧意已消。老爹放心,我有底线,杀的都是该杀之人。”顾御知道今晚说的都是很重要的事,所以他不敢嬉皮笑脸。

    “你是我儿子,我自然放心。而且有你舅舅在,我就更不担心了。”顾云启说。

    “这事是您和老舅计划了很久吧?”顾御突然觉得老爹当时问他想不想出去的时候还有其他深意。

    “自从你拜师青先生后,我就开始准备了。知道你早晚有这么一天的,你的性子自由,早晚是要出去的。”顾云启说。

    “难怪家里的鞭子越来越粗...”顾御恍然大悟。

    “噗嗤...”赵东西一下差点没忍住,但是被赵映雪瞪了一眼。

    “咳...这不重要!我问你,这么多年,我从未对你讲过我们顾家,你自己能猜到多少?”顾云启感觉老脸发红,赶紧说出下一个话题。

    “以前我觉得我们只不过是普通的县官之家,我就是一个霸道的官二代,手段够硬的老爹你也就管这夜合县的一亩三分地。可是您娶的是西北大富豪的千金,我承认老爹你很帅,但是能让我娘千里迢迢跟您来到这小地方,光长相可不够啊。我懂事的时候,这夜和县才刚刚有些兴起的迹象,随后宏夜馆等一批酒楼就来了。我爷爷和两个伯父都远在南北,我已经快没印象了,所以这并不是他们帮的忙,那就只有远在西北的外公了。其实我欠过宏夜馆好多次钱,虽然都是小钱,但是宏夜馆似乎从来没有找您要过钱,您可是清官,不拿百姓一针一线的。那宏夜馆虽然家大业大,但也架不住我积少成多的欠啊。这就足以说明这宏夜馆和咱家关系不一般吧?”

    “老舅的事,娘也说过给我听,自小由娘带大,所以长姐如母,跟着过来也不稀奇。但是,老爹怎么就这么有魅力呢?”顾御也毫无保留的说出心中的猜想。

    赵东西点了点头,心里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个仅差不到五岁的外甥确实聪明。

    “很好…继续!”顾云启也点了点头。

    “老舅管着嘉弈县和江南的生意,而这宏夜馆就是娘,您在暗中打理吧?!我没猜错的话那些客栈等酒馆商铺大多数都是跟着赵家的招牌来的。”顾御看着自家娘亲。

    “我的御儿真的很聪明。”赵映雪笑得很开心。

    “那您为何平时对我那么小气!王燕儿手里的零花钱都比我多?!老舅给我的压岁钱您都拿回去了!”顾御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脸上欲哭无泪,楚楚可怜。

    “....”气氛一下子就不正经了。

    “正经不过三分钟!”顾云启一筷子敲了过去。

    “欸!”顾御两指夹住筷子,变脸功夫深得母亲真传。

    “老爹的功夫不错哦!”顾御晃了晃手里筷子。

    “哼!臭小子!想试探你老爹!”顾云启顿时浑身气势急速升腾,惊起园中大树上群鸟乱飞。

    顾云启衣袍鼓荡,猎猎作响。

    “老舅,我爹比你厉害吧!”顾御硬顶着顾云启的威压,没有趴下去,但却一身冷汗。

    “那是自然!”赵东西淡定的吃了口菜,虽然他的实力比顾云启还差上许多,但是毕竟还在同一境界,面对这种只是展露境界的威压还是不会有太多压力。

    而且这只是单单给顾御施加的压力。

    “你爹我也是而立之年才进入逍遥境,但是你舅舅却在二十岁年纪就入了逍遥,论天赋,你舅舅才当得起天才啊,所以顾御交给你,我放心!”顾云启收势,四方归于平静。

    “好了,现在爹的底细你知道了,继续!”顾云启坐下喝了一口酒。

    顾御擦了擦额头,继续说道:“那老爹你就更不简单了吧,或者说咱们顾家不简单。自从我突破九品蜕凡境,进入寻门境以及磐心境,我对身边那些常年暗中跟随之人的察觉越来越清晰,直到爹您之前答应我,身边的人才突然减少了许多。我猜测一下,南海...顾家!只不过南海顾家在那些杂书上介绍不多,但随便跟商人打听一下就知道那掌控着天下半数水道生意的南海顾家。”

    “天下顾家何其多,但五百年前才是一家。你又如何确定我们顾家是南海顾家?”顾云启似乎想让顾御把心中所想全部说出来。

    “还是西北赵家,这么多年我只见过外公几面,但是那西北客商带来的地理志里恰好就有关于西北赵家的介绍,虽然不多,但是赵家的实力和财力是能了解到的。如此大的家族在话本中,那可只有所谓的政治婚姻的。虽然这么多年,您二人将我保护得很好,并没有涉入什么家族勾心斗角,但是这戏嘛,终究是源于生活。您二人的感情,儿子看在眼里,自然不会怀疑,但是恐怕也只有与南海顾家这样的大家族联姻才不会有阻碍,甚至家族认同。”顾御说出的话让在场的三人心里开始惊讶,十五岁的孩子,从未远行,仅凭那些游商所带来的地理志和平时的观察猜测便能知道这么多!”

    “咳...少看那些话本小说。哪有那么复杂。”顾云启老脸微红。

    其实赵家不是顾家,商贾之家并没有那么敏感,所以赵家人每年都会在嘉弈县的赵府聚一次,只是路途遥远,赵老太爷并不会每年都来,但比起顾家未谋面的大伯二伯和爷爷,顾御确实要和赵家长辈亲近些,比如老舅赵东西,辈份上来说其实是二舅,还有个另一个大舅,赵家的长子赵南北。

    顾邙坐在远处听着小少爷的分析,心里惊讶的同时又欣喜万分,顾家这一代人丁不兴,更是只有顾御一个男娃,但是这孩子天赋异禀啊,顾家未来当兴!

    “好!哈哈哈哈哈哈!”顾云启很满意:“还有吗?”

    “还有...我没记错的话,管家爷爷已经接近花甲年岁咯,挺辛苦。那些跟着我的人每次,见到管家爷爷都要远远的行个礼才转身消失。”顾御笑着看向门口的顾邙。

    顾云启也看过去,眼神中似乎在说你的演技太差。

    老管家顾邙倒是笑嘻嘻的,将手里的烟杆在地上敲了敲烟灰,不再掩饰:“小少爷天纵奇才,顾家后继有人啊!”

    “爹,你饶了我吧,我能知道这么多很不容易了!我才十五欸!”顾御苦着脸。

    “啊哈哈哈,不好意思,为父太高兴了!行!御儿长大了!该和你说说咱们顾家的事了。”

    ......

    六十多年前,大华皇朝还是远没有如今的疆土大。

    天下诸侯争霸导致各国都内忧外患不断,自然是包括大华。

    国家岌岌可危,但最后终究是天不亡大华。

    当时还是楚王的第五代华帝李允文天资卓越,朝堂和江湖都很信服,但社稷动荡不已。

    在当时诸位王爷还在热衷于党争之时,最有希望登上皇位的李允文却突然放弃党争,离开京都,前往边关守国。走的时候仅仅带走了一众王府老仆和刚过门不久的王妃。

    本来还在犹豫的第四代华帝李重璟突然宣布暂不立东宫。皇权的强硬态度之下,党争之势弱了几分。

    来到边关领兵守国门的李允文却有如神助一般,带领着王府老仆和边关将领,将周围不安分的国家,打压的打压,灭国的灭国。

    辗转五年,边关不断传来得胜的消息,而当初跟随的王府老仆近一半也在这东征西战中成为骁勇善战的将军,其中就有顾家中兴之祖顾黎。

    边关的稳定,让国家的内部得到了喘息的时间。

    李重璟是个合格的君王,很快便解决了能动摇国家的内患。

    天下重回稳定,但为了解决国家内忧,李重璟的身体已经不行了,东宫之位的确立又被提上了朝堂,党争之火又变的越来越大。也就是这个时候,李允文携巨大的军功回到了京都。

    这下谁也抢不走那个位子了。此时朝堂上的那些老狐狸们才隐隐察觉这可能是老皇帝和楚王的计谋,更是一场拿天下做赌注的豪赌。

    赌错了,楚王战死边疆,外敌借机入侵,不说大华亡国,起码江山要被抢下一半。

    终究是赌对了,楚王和一众将领平定边疆甚至还开疆拓土,大华迎来中兴帝王。

    众臣惊叹的同时又后怕不已。

    于是第五代华帝李允文顺理成章的入主东宫,老皇帝李重璟也在两年后驾崩,李允文顺利登基。在李允文登基前后的几年里,那些留在边疆已经成为将领将军的王府老仆又为大华开拓了不少疆土。

    稳定边疆后,一众将领回京都受封赏。对于顾黎等楚王府老人来说,时隔多年再次回到京都时,自然是无限感慨。

    后来的近十多年里,大华在李允文的治理下,果然国运昌隆,边国不断臣服上贡。

    楚王离京到新君十几年,这前后近二十年里,大华对外作战不断,逐渐成年的顾琅琊代替父亲顾黎又陆陆续续立下许多汗马功劳。

    直到大华疆土成为现在的大小,才停止扩张,边关将士轮换驻守四方国门。

    那些征战多年的将领和士兵,以及整个大华王朝开始休养生息。

    后来顾黎被李允文封为镇海侯,世袭三代而减,封地为海南府第二大岛——疏玉岛。

    而顾黎年轻时进京谋生之前,便是海南府人士。

    顾家正式成为贵族之列。

    但后来随着李允文在皇位上越坐越久,他对曾经那些随着他南征北战的老仆也开始猜疑。

    顾黎是最先未雨绸缪的,他与李允文王府时的主仆感情,以及征战沙场时的同袍之情很深,不愿见到未来关系破裂的情况,顾黎逐渐交出手中兵权,开始远离皇权中心的第一步。

    为了补偿顾黎,李允文赐下镇海侯世袭罔替的资格,并允许镇海侯在南海海域拥有不超过三万人的海上护卫队,用于近岛守护疏玉岛,防范海盗和预警海外威胁,但不允许接近大陆海岸线。

    而顾黎由于多年征战,告老还乡时身体已经熬不住了,当回到祖地不久便驾鹤西去,而第五代华帝李允文也在不久身体开始愈发虚弱。

    其中又是争夺皇位的戏码,为了自保,顾家不得不再次涉入党争,当时的新任顾家家主顾琅琊暗中选择了众皇子中最小的小皇子,也是与自己年龄最近的。而顾家参与党争时选择的眼光一直不错。

    这小皇子李武也是铁腕之人,争斗两三年,有惊无险的入主东宫,后又顺利登基。

    此时的顾琅琊在朝中和军中声望不减,反增。

    但是顾琅琊依旧没有忘记远离朝廷,远离猜忌的顾家遗志。

    此时的顾家,既有从龙之功,又有巨大的军功。已经换得顾家的繁荣和稳定,已经有了资本自己越过越好,确实没必要再在朝廷这深水里险中求富。

    所以顾琅琊用他的功劳从第六代华帝李武手中换取财富资源,而不是权力。

    华帝李武虽然是个不输其父的守成君王,但却命不长。

    顾琅琊四十七岁之年,也是他回归南海本家前三年。年仅四十三的华帝李武却身体不断抱恙。

    越来越弱的身体让这个在位二十三年的李武愈发猜忌,同时又迷上了修仙炼丹之术。

    顾琅琊察觉不对,及时抽身,花了三年时间,布局谋划,只求彻底离开。

    最终,顾琅琊则带着世袭罔替的镇海侯爵位,彻底退出朝廷。

    而在顾家两代人的努力下,顾家从一个田农佃户之家成为南海顾家,掌控天下一半的水路运输和不少大宗小宗买卖以及利用大海优势,与海外诸国贸易往来。

    后来,皇帝的猜疑达到了顶峰,因为顾家即便退出朝廷,也可以名正言顺的招募不超过三万的近海私兵,这是先皇的对顾家的赏赐。

    华帝李武只能放任,却不得不防。顾家两代将军,三万海军兵马,虽然不得登陆,但风险不小。

    华帝以为顾家留下文脉为借口,让顾云启和顾维二兄弟进京,入了京都学宫读书。

    这是一个阳谋,因为京都学宫是大华立国后才建立的。但是由于皇家的支持,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便和建立几百年的文渊学宫一并成为天下最顶尖的学宫,尤其是战国时代结束后,京都学宫出了近十位治国能臣,辅佐君王将大华王朝发展成如今的强大国家,只不过文渊学宫终究是底蕴深厚,京都学宫多年来只是做到和其并列,而且近年来又有被压下去的势头。

    同时也因为顾家两代从军,且都在军中声望很高,要彻底消除影响,削弱帝王猜疑,仅仅从商不够,还要从文。

    没有什么比直接来个文武对立更说明决心的了。

    从军者,看威望,看实力。即便离开,一旦有机会,再入军中,也会很快回到原来的位置上。

    而从文者,却很难。天下读书人太多了,朝中文臣里面又有多个派别,人人都是老狐狸。

    帝王之术玩的就是一个多方平衡,所以文臣除非是多朝宰执,位极人臣,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否则一旦离开便很快就有后来人顶上,想同位复出是不可能的。

    至少大华立国到强大两百多年,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在位超过两朝的宰相。

    为了给皇帝吃个定心丸,顾云启兄弟二人参加了科举,并且毫不意外的高中进士出身。

    后来,京城爆发前国师毒杀案,常年痴迷丹药的华帝李武最后回光返照,在杀尽炼丹道人后不久驾崩。

    现在的华帝李松继位。

    而因为前国师毒杀案爆发前,顾云启曾多次前往道观,为远在西北的赵映雪和腹中孩子祈福。

    所以顾云启因此被牵连而后被贬出京都,在京都外与赵映雪以及出生不久的孩子汇合,来到这夜合县当起了县令。

    而对顾家等几家老牌将门的防范并没有因为新皇登基而解除,这时所有人才发现,忌惮他们的不是某个皇帝,而是皇权。

    只是经过多年的努力,皇帝对顾家的态度要柔和许多。

    而后的十五年,顾家老太爷顾琅琊退隐,顾家长子顾世堂在南海本家执掌顾家和顾家的商业集团。

    顾家二爷顾维留在京都当官,同时经营京都的生意,和赵家的合作以及顾家的关系网,一个庞大的家族只有富贵是守不住财富的。

    顾家三爷顾云启留在这夜合县抚养顾御,掌控顾家暗卫,调用天知,暗中为顾家在大陆的势力和保驾护航。

    ……

    “这便是南海顾家。”顾云启说完喝了一杯茶润了润嗓子。

    “原来我家真的好有钱?!”顾御‘一针见血’。

    “!!”顾云启差点又要抄起筷子打人了。

    “姐夫冷静!”赵东西及时夺下筷子,然后转身一脚将顾御踢飞…

    “所以这一次,是要我去京都吗?”顾御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顾云启捏了捏鼻梁:“是的,你不是说想去外面看看吗?这京都乃是天下第一城,值得一去。”

    顾御:“我终于要见到我二伯和姐姐了吗?”

    “顾家的未来终究是要交给你们的,一直这么生疏可不行。等去过了京都,有机会就去一趟西北,然后回南海老家去吧,而且大伯和你大姐姐都在老家。而且终究那里才是我们的家,以后还是要回去的,只不过为父现在是一地父母官,不能随便离开。”

    “记忆有些模糊了。”关于顾家老太爷,顾御懂事以来是没见过的,仅有的就是年幼时候带着的一点点印象。

    “那和我说说我要做的事吧。”顾御坐了下来。

    “好!”顾云启沉声道。

    老管家顾邙是时的带着仆人走上来,撤下桌上的菜品和碗筷。

    桌面干净后,一个身穿黑色劲装,头戴上带着顾家家徽的影卫跳了下来。

    “老爷,夫人,少爷!”行礼后,将手里的盒子放到桌上,然后退到一边。

    影卫现在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出现在顾御面前…但也仅仅是主人面前。

    “你的气息,我认得。”顾御修行的太极心术进入二层后,对外界的感知极为灵敏,每天在夜合山半山腰那棵古树上晨修时,周围树林里藏着的影卫他其实‘看得’一清二楚。

    “护卫我多年,辛苦了!你叫什么名字?”顾御道。

    “属下职责所在,当不得小少爷一声辛苦。属下是十二号,只有退出影卫那一天才能回归本名。”影卫十二号单膝跪地。

    “退出影卫,只有战死?”顾御询问的眼光看向自己的老爹。

    “顾家影卫,生死交予顾家,护卫顾家安全。但顾家这么多年,一直面对的外面的压力。很少有顾家影卫是到了年龄,自然退出影卫回本家养老。”顾云启叹了一口气。

    “以后…交给我吧!”顾御心里说道。

    影卫十二号再次退回院墙之上。

    桌上是一个黑色的木盒子,但是打开后发现黑色木盒子被一块木板隔成了两边,其中一边镶嵌着一个玉盒,

    一个比成年汉子拳头大一些的虎头静静地躺在一边。

    “这是一个金子做的虎头?”顾御捧着那颗赤金虎头掂了掂:“还挺重,估计能卖不少钱!”

    顾云启没再理会顾御的话,而是将京城发生的事,以及二伯顾维的想法说给顾御听,后面的就可能到京都见到二伯才能知道了。

    “那这夜明珠有个奇特之处?”赵东西也算是金石玉器的半个行家,他打开玉盒,看着里面的那颗夜明珠,却看不出名堂。

    说不是夜明珠吧,一个浑身通圆的小珠子散发着淡淡的光亮,在这夜里更加醒目。

    但说是夜明珠吧,又不是金石之物,摸起来有些软软的。

    “金石之物不能入药,这很有可能是一种植物的果实。难怪用玉盒包裹,是为了锁住它的功效。这个盒子不能再打开了,否则药效流失就没用了,除非到了医师的手中。”顾御伸手压住赵东西的手,立刻盖上玉盒,顾御没见过这种草药,但是玉盒装药的药理还是差不多的,就是锁住药效。

    “行…我明白了,明天我就去拜别我师父,后天大早上路!”顾御接着说道,他有些小激动,因为他终于要踏出这个小地方了。

    “此行,你们要快!剿匪之事在这里闹得沸沸扬扬,京都里关注这个事的势力个个都是老狐狸,很快便会查到这边来,而你们前往京都的行程隐瞒不了多久。最主要的是,小世子李吉祥已经在床上躺了两个月了,实在不宜耽误太久了。”顾云启严肃的说道。

    “东西,这一路,御儿可就要拜托你了。正好,京都的生意也要你去看一下。”赵映雪将赵东西拉过来,说道。

    “没问题,多年没去过京都了,再去看看也好。”

    “那老舅不是会留在京都?”顾御问道。

    “谁说和王府合作一定要留在京都?”赵东西敲了一下顾御。

    “还有,我们顾家的情报网,叫做天知,这是令牌。也许现在你不清楚,等以后你就知道这天知的厉害之处了。”顾云启扔了一块令牌到顾御的手上。

    天知离令,下四令之首,但是加上顾字,那级别起码提升两个档次,还是可以循环使用的那种。

    “哇!情报组织?!是不是可以很快送信的?”顾御好奇的看着手里精致的令牌。

    “消息往来需要速度,而且行者的身法都是一等一的…”顾云启眉头微皱,他没明白顾御突然说这一句干啥。

    为了防止顾御胡闹,顾云启还是警告了一句:“天知的每一个情报都很重要,我和你二伯都不是随意动用的。”

    想了想,又说到:“……算了,既然交与你用,就不多问了。但原则,为父给你放到这里,天知!动必有意!意必有用!知否?!”

    “知道了。”

    “东西,御儿就交给你了。”赵映雪拉着赵东西,嘱咐道。

    “得嘞,姐,您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