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宇龙图经

第一卷 祸起商夷 第十八章 有女自怀春。

    巳兰亭哭得更伤心了,泪珠成串的洒在子云台的双手上。而就在这时她的灵神石传来了她大父的讯息。她急急地道:“这下,我真的要走了!”

    子云台道:“赶紧去吧,迟则生变。我只是藏十几二十个时辰而已,又不会死,你用不着这么难过伤心!”

    巳兰亭走后,子云台一个人怔怔地坐在茶案旁,心情十分沉重。

    他来到天井之中,孑立在水池边,临观着自己的身影,从记忆中仔细回顾了两个子云台短暂的一生,两者都留下了许多未了的遗憾。

    重生后,这短暂的时日所发生的一切,太过离奇,太过起伏,以至于他对未来的路既心生畏惧又满怀憧憬!

    一直伫立到日落西山,肚子饿得难受,他才回头顾视着茶案上巳兰亭留给他的竹筒,回到茶案边一个人一点点的喝着闷酒。

    他没敢全部喝完,十分珍惜地捧着竹筒,有些疲倦地盘膝坐到夏后启留下的帝榻上,闭上双眼,渐渐进入空灵的调息之中。

    这个帝榻因年代久远,从未有人能知晓其中有何玄妙。

    平素里更是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可此刻,整个帝榻却爆发出一阵耀眼的光芒,将黑暗的寝殿照的透亮,一个完整的四维空间活灵活现的衍化出来。

    四维空间自子云台头顶开始闪现光芒,然后四面八方同时神辉照耀。

    子云台仿佛感觉到自己所在的地方发生了变化,整个人似在梦中又似非在梦中,好像已经离开了帝榻之上。

    迷迷糊糊间,他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天朗气清,彩云飘飘的时空里。

    此刻,他正虔诚拜手稽首在斑竹掩映的湘妃祠神殿前,叩拜着湘妃神祇,在叩拜的时候,天空中出现了一帧帧非常真实感人的场景——

    在彩云之南,两位亭亭玉立的华贵神女,着九色霓裳仙衣,驾五色祥云,出现在远处的天际之上,仙乐袅袅,鸾驾飘飘,宫娥侍女陪护两侧,懿容母仪天下。

    两神女随侍在帝舜身边,他们居住在妫河边,勤俭持家,孝敬父母,敦睦兄弟,懿范氏族,团族共欢。

    他们的子孙皆留在妫河边居住,更以妫为姓。帝舜有两个姓氏,因出生在姚墟而姓姚,又因居住在妫水之滨而姓妫。

    氏族在妫汭之畔繁衍成大团族,有妫、陈、田、姚、胡五姓。妫汭,又作沩汭,古水名,源出历山,西流入古黄河。

    神女本是帝尧的两位王姬,诗经里记载的‘何彼襛矣,美王姬也’说的就是她们!

    两神女内助帝舜,贤良淑德,极尽妇道,无数次机智地避免了帝舜被“父顽、母嚣、象傲”招致的百般迫害,帝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

    帝舜在历山农耕时,历山的人皆让畔;渔于雷泽时,雷泽上人皆让居。只要是他劳作过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

    陶河滨,在河滨所制作出来的陶器皆不苦窳(粗糙劣质)。连制作陶器,也能带动周围的黎庶认真劳作,精益求精,不出粗糙质劣的残次品,把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

    他所过之地,人们都愿意紧紧追随于他,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村落),二年而所居成邑,三年而所居成都。

    帝尧得知这些情况很高兴,赐予舜絺衣和琴,还赐予了牛羊,还为他修筑了仓房。在两

    位神女的内助下,舜成功地登上了王位。

    帝舜伯天下后,两位神女鼓励帝舜以德报怨,宽容和善待那些曾经的死敌。她们的美德因此被记录在册,受到黎民百姓的广泛称颂。

    帝舜登基之后,携两位德妃泛舟海宇,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们乘坐的帝舫,采用烟熏过的香茅为旌旗,又以散发清香的桂枝为华表,并在华表的顶端安装了精心雕琢的玉鸠。

    这便是记载中最古老的风向标了,它可以为船工调整风帆提供依据。

    帝舜晚年时,到南方巡视天下,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是为舜陵。

    后舜陵改称零陵,因由帝舜南巡崩于九疑后,帝舜之两妃娥皇女英闻讯前往,从中原一路哭泣赶到九疑,想要找到帝舜的陵墓,但是,娥皇女英最终没能找到帝舜的陵墓,在返回途中,来到云梦,遂双双殁于湘水。

    为纪念娥皇女英两妃,夏禹特敕令将舜陵改称为零陵。

    娥皇和女英因一路失声痛哭,她们的眼泪洒在了山野的竹枝上,形成了美丽而又凄婉的斑纹,后世之人怜而称之为“斑竹”。她们一路哀哀哭泣,飞身跃入云梦之湘水,为伟大的帝舜殉情而殁,其情状之壮烈,懿德之韶昭,旷世罕有,感动了天帝。

    天帝封神,敕二妃为“渊德后”。

    夏后启即位伯天下,于云梦湘山敕建“湘妃祠”。

    ......

    子云台万分崇敬地瞻仰着这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流出了悲伤和感动的眼泪。

    这是,二位渊德后的鸾驾来到他的近前,对他说道:

    “成汤兴,子天乙当王天下,后继者为汝,善始者,得善终,切记之!”

    “你手持龙师图腾,这是天皇伏羲氏信物,天皇乃我等共祖,今日,你我有缘相聚于祠内,赠你瑶瑟一张,襄助你灭敌酋、正德纪、抚黎庶、安八方、礼乐天下!”

    “一并授你五弦音琴谱!珍之可矣!”

    二位渊德后说完,抬指遥遥一点,只见一道金光射入子云台头顶,一忽之间,他对于五音之律便娴熟在心。

    原来五音之律有武弦和文弦,武弦主杀伐经略乱世,文弦主教化礼乐天下。

    接着,子云台又低头看向自己的身上,只见二位渊德后所赠瑶瑟业已挂在他的束腰之上,美玉妆饰,雅致斐然。

    子云台行三跪九叩大礼,恭敬道:

    “谢二位懿祖亲炙庇佑,小子虽驽下,定当识之,不敢稍怠!”

    “二位懿祖明鉴,我实是宛丘契阏伯十五世支脉,与商邑商夷氏族共远祖,但并非原主,今被神秘老者合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