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宇龙图经

第一卷 祸起商夷 第二十五章 师史知趋避。

    这天他坐在白龟池边苦苦思考,忽听池水哗哗作响,定睛一看,白龟从水底游到他面前,两眼亮晶晶地看着他,接着向他点了三下头暗示着什么,然后脑袋缩回肚里,卧在水边一动不动了。

    天皇领会到白龟对他的暗示,于是聚精会神地观察起白龟来。渐渐地,他发现白龟龟背上的花纹闪烁起神光,显现出特别玄妙的花纹图案:

    中间居五,一居北,三居东,七居南,九居西,中央与四方定矣;

    二居西南,四居东南,六居西北,八居东北,四隅定矣。

    天皇顿时心里亮堂了,自言自语,道: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既然神龟有此预示,就把这白龟所负的花纹图案叫做洛书吧!”

    “我一并将这神龟负洛书的奥秘传之于世!”

    于是,后世之人就把这神异的场景叫做“神龟负洛书”!

    《河图》之序,自北而东,左旋而相生。

    《洛书》之序,自北而西,右转而相克。

    从此,伏羲氏悟出了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

    ——惟‘一阴一阳,相生相克’八字而已。

    伏羲氏一画开天!画出了八种不同图案,泽被后世,文明由此迭代。

    为了让后世子民世代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恩泽,他将神圣的先天之易化作最为简单明了的符号,以“-”表示阳,以“--”表示阴,按东、西、南、北四方,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八方排列而画成了先天八卦图。

    自始,八卦之书,始于伏羲,有画无文,谓先天之《易》矣!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子云台观看这这一幅幅玄妙的场景,沉浸于对易象卦爻的感悟,逐渐进入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参悟之境。

    仿佛之间他来到了宛丘伏羲氏画卦的先天八卦坛上,其上有一蓍室,南户,他迈步走入室中。

    只见中堂正中悬挂上帝、伏羲、大禹三圣图,三圣图两边贴颂辞一幅:

    乾遇巽时为月窟,

    地逢震处见天根。

    子云台仔细观看,只见到异常古朴的《挂扐揲蓍之法》呈现在蓍室之中:

    蓍室中央置一龙案,长约五尺,阔约三尺,母大近筮。龙案之北置一蓍筒,其内蓍五十茎,韬以丝帛,贮以皂囊,纳之椟中,椟乃竹筒为之,圆,径三寸,如蓍之长。半为底,半为盖,下别为台,函之使不偃仆。

    设木隔于椟南,居龙案二分之北。格以桂木板为之,高一尺,长竟龙案。当中为两大刻,相距一尺。大刻之西为三小刻,相距各五寸许,下施榫足,侧立龙案上。

    置陶香炉一于格南,香合一于炉南,日炷香致敬。

    子云台走过去,正欲筮之,见三圣在上,赶紧弹冠正念,洒扫拂拭,备石笔白皮,于炉东。遂东上斋洁衣冠,北面盥手焚香致敬,两手捧椟盖置于格南炉北,出蓍于椟,去囊解韬,置于椟东。合五十策,两手执之熏于炉上,命之曰:

    “假尔奉龟有常,假尔卜筮有常,小子子云台,今以商王天下,欲功成身退,未知可否?爰质所疑于神于灵,吉凶得失,悔吝忧虑,惟尔有神,尚明告之。”

    祈祷毕,子云台乃以右手取其一策反于椟中,而以左右手中分四十九策置格之左右两大刻。此策一营,所谓分而为二,以象两者也。

    次以左手取左大刻之策执之,而以右手取右大刻之一策挂于左手之小指间。此第二营,所谓揖一以象三者也。

    次以右手四揲左手之策,此第三营之半,所谓揲之以四以象四时者也。

    次归其所余之策,或一或二或三或四而扐之左右无名指间,此第四营之半,所谓归奇于扐以象闰者也。

    次以右手反过揲之策于左大刻,遂取右大刻之策执之,而以右手四揲之,此第三营之半。

    次归其所余之策如前,而扐之左手中指之间,此第四营之半,所谓两扐以象再闰者二。发所余之策,左一则右必三,则二则右亦二,左三则右必一,左四则右亦四。通卦一之策不五则九。五以一其四而为奇,九以两其四而为偶,奇者三而偶者一也。

    次以右手反过揲之策于右大刻,而合左手一卦二扐之策置于格上第一小刻,以东为上,是为一变。

    ......

    子云台照应神魂之中天皇伏羲氏所传授先天八卦之法,逐一演进,凡十有八变而成卦。

    反复演易于先天八卦坛上蓍室之中,感悟先贤演易之天地神妙卦象,忖度心中所想,最后演易一卦,只见卦象神辉闪耀,以四维立体显现于蓍室上方,光芒熠熠,照彻天地人寰!

    子云台心中所思:商王天下,功成身退,可否云云。

    演易得卦预示,大道天成,得偿所愿!他将于商汤甲午岁,己巳月,壬辰日,乙巳时隐退,得还故梓宛丘。

    大易卦象显示:六阳之侯隐退,就气数而言,天数盛三十五,地数无余三十,为合时。元堂先《震》东,后《离》南,得巳月春夏间长生之气,与太岁甲午相生,正卦之词四德皆备,变卦之象《坎》、《离》互交,调和燮理之机。

    六三为元堂,除两六三外,上下五爻皆正对。以六三联二四除之,得山泽通气;以六三联四五除之,得雷风相薄;以六三联初二除之,得水火不相射。而《未济》则《乾》、《坤》混合之体象,此得先天相错之全局者,怀万邦,承天宠也。

    《震》、《巽》交则变卦得《巽》,《坎》、《离》交则变卦得《离》,《乾》、《坤》合则元堂得《乾》,此天地浑然直达之机,真乃天从人愿之局!

    子云台收起蓍筒挂回腰间,称怀一笑,手中自然结印,推出乾三连卦象,只见金光一闪,龙行在天,威压八极;

    想到他在五百五十四步时止于艮象,依然心有不甘,于是他自己再次推演易象,揲蓍卦爻,结果依旧是推演出一个艮覆碗卦象,只见大山压落,阻塞川原;他又迭演一卦,竟然是坎中满卦象,只见洪水滔滔,淹没四野,更加绝望。

    由是心中喟然一叹,果然天地阴阳隔绝不通,气数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