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帝京

第12章 路转

    前厅的情况比后院好上一丢丢,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许伯钊非常吃惊地看着苏通判:“苏大人,看在这些日子,咱们也是同心协力办慈幼会的份上,您多少给我透个信,这事男家到底是怎么想的?”

    你们突然来这一手,我很害怕啊——这才是许伯钊心里的原话——但是大家都是场面上的人,所以还是要按场面上的规矩,拐着弯说话。

    苏通判满脸堆笑:“许员外不必多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何况府上的小姐也是官宦后裔,门第上配得起的——”

    ——才怪。

    苏通判心里也是莫明其妙,知府大人又不是戏文上“吴保安弃家赎友”那种讲义气的人,不可能为了同情一个死了十年的小官,就去娶他家的女儿啊。

    可是他是人家下属,林知府一大早专门把他夫妇请去,托他干这么件事,他总不能说连传个话都做不到吧。

    这不,就只好硬着头皮来了。

    许伯钊陪着干笑了几声,其实心里像火烧房子一样着急,知府大人不是别家,可以推说我要和谁谁商量商量先。

    如果是伍舅爷接到这样的求亲,倒还有借口“对不起啊,令姿她毕竟姓许不姓伍,她爹不在了亲伯父还在,我得去信先问问他们许家的意见啊”,可他不行啊,他就是许令姿伯父本伯,在家族里一言九鼎的,答不答应全凭他一句话。

    这种时候,说什么要和亲戚商量商量,不是明摆着对知府大人的二公子不够满意吗?

    可是如果答应了……他能就这么答应下来吗?

    “呵呵,许员外看来是高兴坏了啊,”见许伯钊在那里装傻充愣,苏通判乐呵呵地说,“也是,这般好消息,换了在下,一时间也要高兴傻了的。”

    谁高兴傻了!许伯钊暗自腹诽,可也不能直接反驳说,苏通判说得不对。

    “承蒙知府大人抬爱,感谢苏大人为我们这般费心,寒舍确实当之有愧。”

    他斟酌着词句,小心翼翼地说,“舍侄女的婚事,我这个做伯父固然责无旁贷,只是遗憾她父母无缘看到了,将来回帖也只能是我夫妇具名,不知大人可会介意?”

    话里的意思是提醒男方,女孩子早丧父母,现在是我这个经商的大伯抚养的,知府大人家可别等到将来才想起她的出身和八字,那时才来不满啊。

    苏通判当然听得懂,就说:“大人说了,许家富而好礼,仁厚之家,必有余庆,许员外不须担心。”

    你们许家和谢家搞了一出认义女的大戏,大人能不知道你侄女八字不好的事吗,大人看重的是你们许家还有点家底,跟女孩子本人关系不大。

    许伯钊就又说了:“说来惭愧,舍弟早丧,舍侄女便被她伍家舅舅接去泉州抚养了十年,所以这亲事,倒是不好不与伍舅老爷通气。”

    我觉得还是要和孩子她舅舅商量一下才行。

    苏通判听了,却觉得眼前顿时一片豁亮。自己怎么就忘了这一茬,许家当然平常得很,但是他家的侄女却能得到谢家青眼,谢大太太专门跑到潮州来认了个义女,听说是因为谢家和女孩子的舅舅伍家相熟。

    所以,这个女子本人八字不怎么样,可背后多了个谢家,身价就不一样了。

    原来,大人看中的是这个啊。

    苏通判这么一想,思路就豁然开朗了。怪不得林知府要替儿子求亲了,敢情娶这女子,一点不吃亏啊,说不定嫁妆都是双份的。

    想明白了前因后果,苏通判就知道怎么劝说许伯钊了。

    “许员外,在下说句推心置腹的话,令侄女有个好伯父,又有个好舅舅,现在还有谢家认为义女,自然是闺训严谨、四德俱全的,这门亲事,男家是诚心诚意的,许员外就不必过谦了。”

    许伯钊也听明白了,林知府并不是有多看重许家,而是因为令姿的背后还站着伍家和谢家,有这两家提携,对林家的儿子自然是百般有利了。

    这么看来,令姿的身份确实有底气,嫁过去也不会受欺负,这门亲也未必做不得。

    再一想,这位知府来潮州以后,行事还算有章法,不管真心假意,也是做了些为民的事,包括他暗示自己办的那个慈幼局,虽然有沽名的成份,但毕竟是桩好事,至少到现在,许伯钊还没听说他有什么不好的名声。

    唯一还令他犹豫的,是知府家为什么突然就看上令姿了呢?总不会是因为前段时间,令姿八字不好的事太出名了,所以才看上的吧?

    于是他问:“苏大人,在下还有一事要请您帮着解惑的。”

    “许员外客气了,请讲。”

    “虽说婚姻之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也是希望孩子们心里愿意的,不知这事,林家可曾与林公子言说过?”

    许伯钊其实是想知道,林家到底是谁看上我们家令姿的呢?

    这个苏通判还真的不知道,他刚来的时候还一头雾水,奇怪林知府为什么要和许家结亲呢。

    他只好笑着打了个太极:“许员外能问这一句,想必您对两家议亲,是赞同的了。议亲是结两姓之好,林家嘛,当然还是要由林大人作主的……哈哈,哈哈,总归是姻缘天定啊。”

    这就算赞同了吗,许伯钊心里有些酸涩,也无心追究苏通判的回答避实就虚了,而是拱拱手说:

    “在下小小一介商户,未免担心齐大非偶,还望苏通判在知府大人面前替我美言几句,望大人能体谅下情。”

    我这不是怕你们此刻一时冲动,将来又后悔了,那我们上哪儿说理去啊。

    苏通判心想,真是这样我也管不着啊,反正你没有拒绝就好,说到底许家就是没底气,所以疑心知府大人家为什么要和一个商户人家结亲,担心里面有阴谋。

    他自认为对两方的心理都掌握了,就满意地告辞,带着老婆回去复命了。

    苏通判前脚走,后脚许伯钊就命人去把店里的许直、学堂里的许平都叫回来,开家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