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世界大不同

第二章 不同的决定

    十月份的某个周末的晚上,清凌看着黑白电视,听到老妈问老爸:“你真想要种烟草啊?”

    “种吧,大的读初中了,小的也读小学了,花钱的地方更多了,得做点其他的,不然哪来的钱。”老爸的语气很无奈。

    对,记忆中,自己读小学的时候,爸妈种了三年的烟草。那三年,因为种烟草盖了烘房,几乎天天耗在地里和烘房里,辛苦的父母两人干瘦得不成样,最后还没赚到钱。

    烟草是按照烘干后分等级收购的,爸妈虽然是完全按照技术员的指导做的,但可能是地理与气候的原因,也可能是烘烤技术或者其他什么原因,明明成熟的烟草叶子都很不错,但最后烘干的烟草大部分都是三等品,卖不了什么价钱。

    “方明说,M省那边种烟草的平均亩产可以达到一千多,明年咱们先包个三五十亩种看看。”爸爸对妈妈说的他了解的烟草种植情况。“咱们种的话,到时候他会帮我们申请技术员全程跟踪指导,应该不会差的。”

    清凌有印象,方明叔叔是爸爸唯二的至死还常往来同窗好友之一,现在应该是县烟草公司的总经理。

    也确实,现在老爸在纸板厂的工资好像也就五六百块钱一个月,这一算种烟草的效益,即使按照平均以下算,三五十亩地,收成都可以抵得上老爸上班三四年的收入了。

    可问题是,种烟草,前期投入也不低,买地盖烘房,怎么着也得几万,承包土地,买种子,养技术员,这第一年都不一定能回本。

    “问题是按照你说的,咱前期投入也不少,万一……”清凌从自己的思绪中回神的时候,正好听见了妈妈的担忧。

    “爸,你有这个钱,还不如去城里买地基盖房子,这样我姐也就不用住校了。”清凌极度不愿意父母再过上那么辛苦却没什么收获的三年,也不愿意看着爸爸自此后就慢慢颓废不自信。

    “小孩子懂什么,你方明叔是觉得不错才推荐咱们种的。”老爸低斥着清凌。

    “我是说真的,种烟草你还得盖烘房,这个钱都够去城里买地基了,而且去了城里后你们可以先在我姐学校门口租个房子做点小生意。”清凌倔强的强调着自己的想法。

    “我也觉得去城里比较好,在村里咱们累死累活还是靠老天吃饭,咱们去小玉学校门口租个房子做点小生意,赚的怎么不比在村里多?还能看着小玉呢。”清凌知道妈妈是很赞成去城里做生意的,因为上一辈子的妈妈曾经念叨过,遗憾自己当年没有坚持去县城开小饭馆。

    “那小凌怎么办?也带城里上学?小学的借读费可不低,要是按照小凌说的买地基盖房,哪还有钱交借读费?”爸爸问道。

    清凌急忙说:“你们不用管我,我可以还在家读小学,等初中我再考到县城读。”

    “你们可以每个月付生活费给奶奶,我去她家吃饭,晚上我在家里睡,没问题的。”清凌早就想要一个人独处了,从回到这里,因为带着上一辈子的记忆,很难表现出真正的儿童的天真感。而要是与父母天天相处,总有一天他们会发现自己的异常表现的。

    “就按小凌说的,平常让你妈烧饭的时候顺带着小凌的,她小也吃不了什么,要是她不愿意,也可以让小凌去我姐家吃。周末我们带她去城里。”妈妈附和着清凌的话。

    清凌的大姨妈就嫁在隔壁村,走路也就是十分钟的事情。

    “那我们去城里能做什么?”爸爸听出了妈妈想去城里做生意的执着,再提出了问题。

    “像建军他们那样做小吃,咱们早上卖包子馒头,中午卖快餐。”看来妈妈真的是认真考虑挺久了,所以爸爸一问就答出了她自己的计划。

    而这个时候,就不是清凌可以插嘴的了。相信爸妈可以商量出结果的。

    这个时代赚钱还是容易,但是迈出尝试的步伐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困难的,而且也过了摆摊就能赚钱的时期。而爸妈,因为清凌姐妹俩都还小,爷爷奶奶在清凌刚出生时就明确表示过不会帮他们带孩子,所以是不可能像其他人一样去更南边做生意的。

    “清凌,你快去睡,明天还得上学呢。”清凌边听爸妈的讨论,边看电视,思绪却不知跑到了哪里。然后就听见妈妈催促她睡觉的声音。

    清凌回到姐妹俩睡的北间。

    从清凌重生回来开始,她就不再跟着爸妈睡了,而是自己一个人睡在原先属于姐姐的床上(姐姐住校,两周才回家一次,所以清凌基本是一个人睡的)。

    这个时候的家,其实就一间两层的老房子,楼下做饭待客放杂物,楼上用木板隔成南北两个小房间。所以,躺在床上,清凌还隐约听见父母的低声交谈。

    “我觉得小凌说的可以做,你明天去跟方明说下,把种植名额给别人。”妈妈催促着爸爸做决定。

    “你真不想种烟草,想去城里做生意?”爸爸其实还是在犹豫的。

    “嗯,你看娟子买地基就把小宇户口迁城里了,上学还不用借读费。”

    “而且两万,咱们这几年存的刚好够。盖房子的话可以慢慢来,不够找我哥借一些也行”

    “……”

    听着爸妈的话,清凌渐渐沉入梦想。不过,她想爸妈今晚一时估计睡不着了。毕竟这是一个关系到一家未来的决定。

    之后的一个月,爸爸先是去纸板厂辞了工,然后更忙了,天天往城里跑。清凌知道他应该是断了种烟草的念头,决定听妈妈的去城里开店做小生意。就是不知道他会不会听自己的建议,买地基盖房子呢?

    农历十月底,快到清凌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问了她一个问题:一间地基,只能迁一个户口进城,问清凌怎么说?

    清凌知道父母在犹豫什么,就上学而言,爸妈肯定是希望迁清凌的,毕竟大女儿已经考进县实验中学,已经无法享收到迁户口带来的上学福利。但也不能仅仅因为这个就决定,毕竟如今的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还是国人比较关注的一点,关系着很多问题,也关系着以后房子的归属。

    这是他们第一次把年幼的清凌当做懂事到可以做决定的人,咨询她的意见。清凌知道一是因为他们觉得一开始是自己的主意,二是因为户口问题确实关系重大。

    “迁我姐的,我在这里上完小学再说。而且我年龄太小,去城里肯定不让我上小学了。”这是清凌从出主意之初就想好的,上辈子的姐姐对自己的一切决定都是支持的,而自己也不愿意去跟姐姐争任何东西。

    就这样,清凌的生日过后,爸妈就去了城里。

    按照原先计划的那样,爸妈买了地基之后,租个个店铺,开始做起了小餐饮。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居然在门面的前端隔了一个一平方米差不多的小铺出来卖香烟。

    虽然离过年也就两个月了,但是在花了大笔的买地基钱之后,清凌知道家里其实已经没有什么钱了,爸妈迫切的想要赚钱。所以他们不打算浪费年前的这两个月,直接开业了。

    爸爸虽然没做过厨师,但做饭的手艺不错,在农村也算是可以做席面的大厨;妈妈又比较爱干净,将店铺卫生与食材弄得干干净净的,所以开业后生意一直不错。

    而清凌,则是一个人在家自由的学习、爬山。

    是的,爬山。自从爸妈去了县城,清凌每天雷打不动的,在放学后会去爬村子后山。只为了从现在就开始锻炼自己的身体。

    这一辈子,清凌希望自己可以有个好的身体素质,这样以后就是想去读军校或者是大学毕业后参加女兵的特招,也比较容易。毕竟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报国梦,军装梦应该是很多国人追逐的梦想,上辈子的清凌有这个梦,也曲线式的实现了,那就是在毕业数年后考上了军队文职,以孔雀蓝替代了军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