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塘风云

第2章 祝府

    “师妹,你是不是话本看多了,就算是你家都不是经常有牛肉吃的吧,何况这乡野小镇。”门外传来一个清瘦的男声,说着便进来两男一女,说话的是其中一个瘦而精炼,双目发亮的青年男子,两男子都是一身青衣打扮,手提宝剑,只不过另一人是国字脸,身材略胖。那后面女子也是如先前进来一样红衣装扮只是姿色略显普通。

    这四人应该是某一个和世俗打交道的门派,就衣着而言四人身穿的都是价值不菲的锦缎,估值不下百两,不是普通门派所能拥有的。不像周跃一身粗布麻衣,全身加起来不足百文,其实无济派也不缺钱,就从能给周跃千两银子做盘缠就可以看出,只是提倡节俭而已。

    三人进来逐一落座,这时同行的女子对着先前的进来的人开始数落。说什么应该一起走,不要单独行动,出门在外,安全第一,再这样纵马狂奔,下次出门就不带她了。直说的先进来的女子直努嘴,硬是没敢反驳,最后满口应承接下来一定跟着各位师兄师姐不乱跑。

    周跃看热闹正看的起劲,没注意小二把他点的菜已经端了上来。小二放下碗筷,周跃才回过神来,拿起筷子用袖子擦一擦,便埋头大快朵颐起来。由于吃得太快导致满头大汗,只好用袖子又擦了擦额头。从而引起了隔壁桌的鄙夷。

    这时小二端了盘羊肉,提了壶酒给隔壁桌,“几位客官先喝着,菜一会就上齐了。”

    于是师兄妹四人把酒满上开始推杯换盏起来。漂亮红衣女子喝下一碗酒便打开了话匣子。

    “师兄师姐,快给我说说这次师门给的任务是什么”

    “就是在亳州有着这么一个家族,他家世代男丁都是参军入伍的,虽然没有出过什么让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将军,但是总能出一些校尉、司阶、副尉级别的武将。也算满门忠烈了。”

    “就在去年的十二月,北燕一小股游骑部队袭扰我大唐边境,时任边境安平关守关副将的祝承安巡逻时发现了这股鬼鬼祟祟的偷摸绕过边境线进入我大唐境内的部队,一番安排下将他们一网打尽,且俘虏的头目”

    “从而知悉了北燕想趁凛冬来临之际偷袭我朝边境劫掠资源的计划。将至上报守关主将,然后对边境加强了巡逻强度,直接导致北燕的偷袭计划流产。祝承安也由此得到了朝廷的嘉奖升了将军。”

    “这可是祝家出的第一位将军,然后整个祝家都欢舞沸腾,准备开祖宅祭祖以告慰先辈如此光宗耀祖的事情。也就是这时候蹊跷事发生了,平时负责清扫祖宅的叔公凭空消失,夜晚宅子里面经常出现猫叫,但是族人清理了整个祖宅并未发现有猫。后来新派去的驻守人员也莫名其妙的消失了,祝家翻遍了整个亳州也没有找到人。”

    “于是就封了祖宅,然后托关系联系到了师傅,师傅派我们来查看解决此事的。”红衣师姐说完又喝了一碗酒。

    “听着就好有趣,也就是这个可能是鬼怪作乱,我们是降妖除魔来的,好开心呀呀呀”那个漂亮的红衣女子拍手叫道。

    周跃听完了故事也吃完了面和烧饼,于是数了数十七文钱放在桌上,喝完剩下的牛肉汤转身离去。

    出了酒家去偏院取了马直奔镇外而去。

    洛河镇和亳州之间有一个大湖名为浅马湖,说是湖也不算是湖,就是数十个大水塘连接而成,雨季来临时全部串联成一大片湖,平时肉眼能看见一个个独立的水塘间的土丘,不过是刚刚淹没马蹄。

    这时湖的另一边有着三匹马走着,其中一匹马上的人牵着一根绳子后面捆着一个锦衣少年。可能是看见周跃骑马路过。那少年顿时大喊大叫起来:“快放了我,你们三个渣滓。小爷我绝对饶不了你们。救命啊。小哥救救我。”

    骑马的三人中一个人用鞭子抽了少年一下,然后怒指着周跃说“你不要多管闲事,不然连你一起绑了卖钱。”

    周跃对着三人抱拳道:“我是渔夫,打渔的,只是路过,可不敢惹几位大爷。”

    三人见周跃如此上道,且手中抓的是一根竹竿,也没有多想便转身准备接着赶路。

    这时周跃一个纵身掠向三人,手中竹竿迅速点出,只见第一下,打中用绳子牵着少年的汉子的手,使其绳子脱手。然后一个横扫将其打落马下。另外两人听着声音转身之余,周跃直接跟进,又是一个直刺击落其手中武器,然后一个横扫再将其打落。须臾间,只剩最后一人。此人脸上是又惊又怒,可看了看周跃手里的竹竿,又看了看落于马下生死不知的同伙。心里有了计较。

    “好汉,既有如此功夫,何须偷袭我等,直接拿下我们便可。我投降,你也别打我了。”

    周跃心想我也是第一次出门在师门里面自己年纪最小,那些师兄师姐最小的都年长自己十岁,各个早已是地境,和师兄对练都是让着自己,所以一直以为自己功夫稀疏平常,哪知道一出手都没用力你们就倒下了。心里虽是这么想,可是面上丝毫没有变化。

    这时锦衣少年出言道“大侠,帮我松个绑。他们绑的我太紧了,勒的手都感觉要断了。”

    有了少年的打岔,刚才还在求饶的汉子,趁着周跃愣神的空挡,调转马头就要跑路。

    “哪里跑。看打”周跃提气掷出竹竿,正中此人背心处。砰的一下,摔于马下。

    周跃这才给少年松绑。顺带用绳子将三个匪徒都捆绑了起来,横于马背。一切做完才抬头看着少年“你是什么人,他们又是什么人,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乃亳州祝家长孙,祝廷钧,他们三个是人贩子,我是不小心才着了他们的道。”少年自报家门显了一脸傲气,说到被人暗算又是一股咬牙切齿。

    “哦。可是祝承安将军的那个祝家?”

    “正是。想不到二叔的名声这么大了。这里还是得多谢少侠相救,不知该怎么称呼”

    “那个我也是在前面镇上听人提起的。我姓周,单名一个跃字。”周跃说着指着马问道“祝廷钧你会骑马吗?”

    “这个当然会,我祝家儿郎四岁开蒙,八岁就开始学习御射之道,岂有不会之理”

    “那好,既然碰到了就是缘分,那我送你一程。你自己骑一匹马,我把他们和你一起送回你家,然后你们就该报官的报官。”说完就骑上了自己的马,手里牵着驮人贩子马的缰绳。

    “好咧”祝廷钧也跟着翻身上马。

    也许是脱险了,祝廷钧心情不错,一路喋喋不休的,周跃本来性子淡,不喜言辞,奈何架不住祝廷钧话痨,随口编了个理由,说自己是山里一个普通道观出身,没有什么名声,不值一提。

    不过总算知道祝廷钧堂堂祝家长孙为什么会没有人跟随,还落入人贩子手中。原来是前日课堂上与教书先生顶撞了几句。被家里人关在家里闭门思过来着。可他那是能耐着性子的人,于是就翻墙出逃。刚好路上碰见三个人贩子,那三人谎称带他去看戏曲演出,交流熟络之后,没有防备心的喝了三人带的水从而被绑了。不然以他从小练武的身子板也不至于让三个小蟊贼给绑了。

    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了城墙的轮廓。绵延有几公里。

    祝廷钧招呼道“小跃哥,前面就是亳州城了,到了城里我要好好招待你,感谢你的搭救之恩”

    “那倒是不用这么客气,救你就是顺手为之,不过举手之劳而已。”周跃摆手谦虚道。

    说着便接近了城门,守城卫士中有个人看见了祝廷钧先是一愣,然后急忙跑过来。祝廷钧也看见了跑过来的人。顿时喜上眉梢,喊道“一川哥,今天是你上值啊。”

    被叫做一川的守城卫士上来给了祝延平一个脑兜子“臭小子,你死哪去了,昨天大娘发现你不见了,和大伯一顿吵,除了上值的,只要手里没活的都出动全城找你,翻遍了半个亳州城都没找到你,就差发布告示寻你了。”

    “一川哥,此事说来话长,对了我先给你介绍个朋友认识,这小跃哥,周跃。这次多亏了他我才能平安回来。小跃哥这是我族中哥哥,祝一川,他就是祝承安最小的儿子,亳州城门守卫官,他已经是仁勇校尉衔了。”

    周跃抱拳道“幸会”。

    顺带打量了一下对方,也就二十刚出头,已经是正九品官职。估计有几分真本事。

    祝一川也回道“幸会”

    这时才看见后面还有两匹马和马上绑着的三人。于是问“这是什么情况。”

    祝廷钧上前说道“他们三个是人贩子,我昨天就是被他们绑去了,才没有回家的,路上幸好碰到了小跃哥仗义出手,救下了我,绑了他们。”

    祝一川惊奇的打量了一番周跃,开口道:“没想到少侠,年纪轻轻,功夫竟然这么了得,不仅活捉了三人,自己还毫发无损”

    “一川兄,谬赞了,运气而已。不值一提”周跃摆手道。

    “越是年少有为越是谦虚。好了也别在外面寒暄了,走走走,进城,那三个蟊贼就交予我吧”说着前面带路。

    有了祝一川开路,也不用排队一一查验了,直接免检进城,进了城祝一川安排两个守卫押解人贩子去了府衙。这三个人贩子下场至少是流放,当然这是后话了。

    安排完押解犯人,祝一川又过来招呼说“我今日上值就不便和你们一起去族长家了。延平你就留周跃少侠在家里多住几日”

    “既然入了城,也到了我该离去的时候了,就不去你们家叨扰了。”周跃连忙说。

    祝一川一把捞住周跃的臂膀,“既然是延平的救命恩人,我祝家怎么也要感谢一番,不然传出去都说我祝家不懂礼数了。延平你一定要好好招待周少侠。”

    一炷香后,城西居住区,祝廷钧指着前面宅院说“那个最气派的就是我的家府邸了我带你去见见我爹,然后带你去逛逛”

    气派是真的气派,就看门楼挑高就知道了,比周边院子大门都高很多。门口两个大石狮子头颅仰起向天,露出口中牙齿,前爪前伸,后腿弯曲,似乎即将跃起。在其后面三人合抱粗细的大红柱子顶着门楼,牌匾上书写着;祝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