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但是狐仙

第21章 将官效死

    长安府城的大殿之内,灯火通明。

    一位位披着战甲的高大身影此时正聚在两旁,目光灼灼地看向最前方端坐的身影。

    “府君大人,这一次,必然又是雾妖侵袭。”

    苏子启此时长发披散,看起来像是匆忙而来。

    他看向开口的这位将领,沉吟片刻,苏子启回忆起来这位王将军来自京师,于是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

    “我觉得,现在还是如上一次那样,立刻升起内城的大阵,等候京师与仙门来援。”

    这位王将军似乎从苏子启的目光中得到了鼓励,立刻侃侃而谈起来。

    “上一次的例子就已经证实了,长安府的大阵有大乾气运加持,雾妖一时半会必然无法攻破!”

    “而且,我们还可以行祭祀之法,这样大阵也能够更加牢固一些。”

    苏子启沉默不语,扫视着殿内其他的将领。

    江临此时正呆在后殿,神念力量将殿内的情形尽收眼底。

    方才,他的声音惊到了城楼上的士卒,于是引来了巡查抚的查探。

    苏铭认出来了江临,将他接引上来,在将情况告知之后,苏铭大惊之下连忙带着江临前往面见府君,亲自阐述经过。

    苏子启拿着官印,似乎是能够借助官印探查长安的情况。

    确认江临所言非虚之后,他便连忙召集长安的各位将领,前来商议对策。

    至于江临,他一时没有做出安排,于是就呆在了后殿。

    此时,江临心绪纷杂。

    按照那个将军的安排,就等于是直接放弃了外城的居民。

    长安府城的大阵,所有的阵基都埋在内城的城墙里,大阵笼罩范围也只有内城。

    江临忽然打了个寒噤。

    上一次雾妖叩城,外城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正殿之内,苏子启目光有些犹豫。

    他也明白事情紧急,所以早已经通过特殊手段将消息传到了京师。

    京师那边经过上次的先例,所以倒是迅速地做好了应对,只要撑住半日便有支援到来。

    可是......半日时间,外城只怕早已血流漂橹。

    苏子启看向其余的将官,但是那些将官要么就低头不语,要么就是对王将军的话目露赞同。

    苏子启心中微微一沉,此次事了,外城居民死绝,他必然被京师问罪。

    ‘只希望,看在小妹的面子上,能够从轻发落吧。’

    苏子启有些无奈,他有心想要保住外城的人命,但是却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此时,站在最末的一位银甲将官站了出来。

    他很年轻,目光里似乎涌动着愤怒的火焰。

    银甲小将朝着苏子启抱拳行礼,而后开口打断了王将军,声音冷硬。

    “那城外的百姓又如何?大阵一启,隔绝内外,便是将城外的百姓与雾妖困在了一块。”

    “百姓何辜?要拿什么来抵抗雾妖?难道拿家里的菜刀吗?”

    “如今还未见到雾妖一尊的那位绝顶大妖,还不能确定情况到了最紧急的时刻。”

    “我们应该尽快疏散城外的百姓,将他们接到内城来,能救多少是多少。”

    青年的声音铿锵有力,王将军此时看了这小将一眼,立刻出言反驳。

    “城内的人命便不是人命了吗?大阵若是未及时开启,让那顶级的大妖闯了进来又该如何?”

    “现在自然是应该保住能保住的,至于城外的百姓,只能自求多福了。”

    苏子启并未作声,似乎是还在沉思,城外的大雾还有段距离,还有一点思考的时间。

    银甲的小将此时面皮微微抽动,似乎是在压抑着自己的情绪,他朝着王将军抱拳开口。

    “此时正是将官用命、士卒效死的时刻,我们只要在城外撑住一段时间,便能有不少的百姓活着进来。”

    “甚至若是此次只是雾妖一族的试探呢?如果他们最强大的存在没有到来呢?我们也要直接放弃外城吗?”

    青年的身影渐渐激昂,甚至直接上前两步,往王将军那边逼近。

    此时,王将军眉头紧锁,还要言语之时却被苏子启打断。

    这位年轻的长安府君目光缓缓扫过殿内,口中吐出的声音便是最后的通牒。

    “至少要保住一边的安全,开启大阵。”

    银甲小将闻言,身形一晃险些站立不稳。

    苏子启接着又开口,目光中渐渐有股肃穆的光彩迸射出来。

    “但是,外城百姓亦是长安子民,我等大乾之官吏,此时自当与民生死一体。”

    “传我令,点起五千府军,随我到外城戍卫百姓!”

    说着,苏子启手中官印浮空而起,直接腾跃至大殿之外的高空。

    一道道苍龙咆哮之声在城楼下方隐约响起,那是汇聚而来的地脉,承载着大乾一隅的气运。

    一道金光从官印往四方蔓延而去,渐渐铺开来。

    就像是一个倒扣的巨碗,渐渐将整座内城扣在内部。

    大阵一成,整座地脉顿时与长安城楼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

    苏子启此时眼见殿外庞大的金色纱帐,目光微微缓和。

    “诸君,现在大阵既成,便是许出不许进了。”

    苏子启身上带着股书生的意气,释然洒脱地看向四周。

    “此次出城,大约便是有去无回了,可有人愿与我,还有我苏氏五千府军同往。”

    银甲小将率先往前踏出,低头抱拳,恭声回应。

    “府军,末将愿与您同往,不问归路。”

    周围渐渐有一位位将领跟着出列,人虽不多,却带着股令人肃然的壮烈气势。

    苏子启含笑,看着一位位出列的身影点头示意。

    片刻之后,最前方的一位高大身影往左跨出一步。

    “府军,末将起于微末,岂有平民先于将兵死去的道理,末将愿同往。”

    王将军此时眉宇肃穆,猛然朝着苏子启行了一礼。

    后殿的江临也是微微一怔,而后在心中自嘲。

    ‘倒是我心眼小了,小瞧了这位王将军。’

    大殿之内,最后约有半数的将官出列。

    苏子启看向剩下的将官,并未责怪,而是朝着他们微微一笑,吐出像是交代后事一般的话语。

    “诸君,那内城的秩序,便交给你们了。”

    说完,苏子启看向出列众将,目光变得肃杀起来,用高亢的声音下达了他作为守城大将的第一条军令。

    “众将听令,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