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88:一毛钱收割全世界

第015章 我叫小东北

    1988年8月17日,凌晨。

    秦朗乘坐的火车终于来到申城。

    这是一座光荣的城市,也是一个承载着梦想的城市。在这里有浪奔浪流的黄浦江,也有一个个屹立百年的弄堂,但是申城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就是这里人思想的先进性。

    全国在4月份开始试点国债券上市流通,其他地方还不知道国债券是什么的时候,申城人已经开始国债券交易。

    特别是1988年6月开始,国家又开放了第二批,合肥、郑州等54个大中城市试点国库券交易。

    杨百万等人已经在庐州到申城的火车上来回穿梭,赚了不少钱。

    这份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是其它地方的老百姓必须要学习的。

    有人说,申城能够成为华夏的经济中心,靠得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这里处于长江口,就像是一支射向太平洋的利箭的箭头。有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想不发展都难!

    这句话说得不无道理,可是秦朗认为,申城能够大发展、大繁荣,更重要的是靠这里人的开拓精神。

    众所周知,华夏第一批经济特区并没有申城。在90年代之前,申城的发展都是滞后的,可是随着90年代浦东开放的一声哨响,浦东立即走到舞台的中央,几乎是一个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长三角也在随后不久超越了珠三角。

    之所以有这样的发展,靠得就是申城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这个敢为天下先,当下都体现在国债券生意上,杨百万等很多人都已经投身到国债券生意中去。

    可以说秦朗目前处于落后的位置。

    必须要迎头赶上。

    他下了火车后,直奔位于浦东南路的万国证券交易所。

    “秦朗哥,你去哪里?”

    苏小红赶紧问道。

    “我去做生意了,回头见!”

    秦朗笑着说道。在火车上,林秀清捉住了秦婶,所以也将小红的200元钱找了回来。

    这样她就能去亲戚家还钱了,顺带着让亲戚帮忙找一份保姆的工作。

    “我去表叔家,以后咱们常联系!”

    苏小红笑着说道。

    “回见!”

    一个小时后,秦朗来到申城证券交易所。

    此时,已经是早上9点钟,交易所已经开门,但是营业厅内部人并不多。

    在交易所周围,有三三两两的黄牛,与人进行国债券生意。

    “小兄弟,你有国债券么?”

    一个个头不到1米7,看起来30来岁的年轻人叫住了秦朗。

    “我也是倒动国债券的!”

    秦朗笑着说道。

    “你也是做这行的?以前没有见到你啊!”对方笑着说道。

    “以后会经常打交道的!”秦朗也笑着说道。

    他递给了对方一根烟,两人聊了起来。

    为什么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可那么多还喜欢抽烟?

    当然是吸烟上瘾。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吸烟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社交。

    很多时候,一根烟就能拉近不少距离,少走不少的弯路!

    递上一根烟后,对方明显与秦朗亲近了很多,也健谈了许多。

    “我叫小东北,东是东北的东,北是东北的北!老家是东北的。”

    “咱们这国债券生意,最先做的是老杨,但是做得最火的是雷怀义。”

    “为啥是雷怀义?就是因为他的本金大!”

    小东北笑着说道。

    “那你是什么水平?”秦朗笑着问道。

    “我?”

    “我就是每天在交易所四周收一些零散的国债券!”

    小东北笑着说道。

    “难道你就没想别的路子?”

    秦朗继续问道。

    “我也想,但是实力不允许啊!一是本金少,二是去外地收国债券非常危险!”

    “3天前去庐州的火车上,就有两个申城的商人被抢了!”

    小东北老实地说道。

    “嗯!”

    秦朗重重地点了点头。

    “以后,在这个市场,有什么事找我!虽然大事干不了,但是提前排个队,还是没问题的!”

    小东北笑着说道。

    “好的!”

    秦朗笑着说道。

    他随即走进营业厅。此时秦朗一共有2650元的国债券。

    目前国债券和人民币的兑换比是100比114,按照这个比例,秦朗换了3710元。

    秦朗的本金是2千元,也就是说,仅仅3天的时间,他就赚了1710元。

    要知道,这时代申城的工业月薪也普遍不到50元。一斤肉的价格不到1元钱,去国营餐馆吃一顿饭也在10元钱以下。

    这利润几乎相当于普通工人3年的收益。

    这简直是暴利。

    可是下一步怎么办呢?

    秦朗准备去庐州收国债券。

    为何不是申城呢?

    前面说了,申城是第一批开放国债券生意的城市,这里的人早就习惯了,100多元的价格卖国债券,所以在申城进行国债券生意,几乎是不赚钱的。

    只能喝汤!

    小东北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那么,为何是庐州呢?

    因为这里距离申城的距离最近,坐火车只需要几个小时的路程。

    也就是说,头一天晚上坐火车去庐州,第二天早上抵达,完成交易后,立即乘坐火车返回,能恰好在晚上交易所停止营业之前,回到申城。

    也就是说,24小时内,就能完成一次交易。

    这可比去冀北进行国债券生意便捷多了。

    而且也安全许多。

    这时代,火车上林林总总的人比较多,大彪这样的做贼,霍老三这样的流贼,让人防不胜防。

    坐火车的距离增加三倍,危险性增加的可不只是三倍!

    所以,庐州目前是最安全的选项。

    当然,也并不是说,去庐州进行国债券生意,就是万无一失的。

    要知道,此时杨百万等人已经往返在庐州到申城的路上。相应的,那些坏人肯定也盯上了这条路线。正如小东北所说,几天前去庐州的火车上,就发生了一次事故,几个人的国债券被洗劫一空。

    可以说,风险也非常大!

    可是,这时代干什么事,是没有风险的呢?

    秦朗决定去庐州。

    想到这,他立即收好钱,直奔申城火车站。

    他现在手中有现金3710元,这次庐州之行,也尽快将手中的钱翻番!

    秦朗看向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