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浩荡

第二十六章 县令相迎

    经过一天急行军,刘襄一行人终于在日落前,踏上了荆国的土地。

    由于需要保护这群荆国女子,以及押送沉甸甸的财货,全队行军速度并不是很快,

    不过庆幸的是,一路上并没有鲜卑军追击,一行人也是有惊无险的安然返回。

    看着前方若隐若现的木山镇轮廓,在场所有人都心头一松。

    特别是那被群劫掠的女子与工匠等人,更是激动的眼泪直流。

    刚刚越过边境线,就看见木山镇涌出大队人马,领头之人正是李虎。

    自从斥候传来消息后,他便带人守在国境线上,随时准备接应或策应刘襄行动。

    “恭迎校尉凯旋归来!”,李虎策马至刘襄跟前,一跃而下,拱手道。

    身后众士卒纷纷齐刷刷的高呼,声浪似啸,眼中尽是狂热,“校尉大人威武!!!”

    “把这些尸体带下去好好安葬!”,刘襄翻身下马,

    将身后的尸体卸下递给身旁士卒,询问道,“木山镇情况怎么样?”

    “启禀校尉大人,镇内只有几十名鲜卑疑兵,已被我军全部歼灭,不过这群穷凶极恶的畜生,临死之前还是杀了我们不少百姓!”,李虎答道。

    “那就回木山镇,先把这些女子送回各家,如若家中已无亲人者,上报县令,由官府妥善安置”,刘襄安排道。

    “诺!”,李虎拱手道。

    随后大队人马混为一队,继续朝木山镇行进

    这下有了大量步卒帮忙押送,行军速度骤然加快,不一会的功夫就到了镇前。

    此时,木山镇前,秦风、秦澜两人衣着甲胄,站在一名中年人左侧。

    中年人头顶乌纱,身穿锦绣官袍,相貌儒雅,面带和煦。

    中年人右侧则站着三位衣着华服的中年人。

    这三人分别是王家家主,陶家家主,以及宋家家主。

    除了宋家家主因为没有分到军功而闷闷不乐以外,其余五人纷纷笑容满面。

    而在六人下边,还有大量县衙官吏、华服之人,对立而站。

    看这样子,怕是县内所有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到齐了吧?。

    当看到刘襄过来时,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齐刷刷聚焦在他的身上。

    刘襄哪里见过这排场,不由的一愣,

    幸好李虎悄悄贴过去,说了几句话,他才明白过来。

    赶忙勒住缰绳,在距离还有五十步时,纵身下马,快步朝中间三人走来。

    “卑职违抗军令、擅自行动,请县令大人、县尉大人、兵团长治罪”,刘襄恭敬请罪道。

    他也是才从李虎口中得知,这名中年人是苍梧县县令赵思政。

    因为今日清晨,当他率军追击敌军至敌境的消息不胫而走后,明白事情严重程度的秦澜立马知会县令。

    县令当即率领秦风、秦澜以及县衙众人和四大家族之人,前来木山镇。

    擅自率军突入敌境,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但因为荆国朝廷一直对于鲜卑在边境的骚扰摩擦持容忍态度,

    即便这次鲜卑大举南侵,朝廷内部对于是否要改变对鲜卑的战略,依旧持有争议。

    此时虽说暂时是主战派占据主导,可此战之后,到底是战是合,朝廷依旧还是举棋不定,

    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贸然进入敌方国境,就容易被别有用心的利用,进而造成事态加剧恶化,

    而刘襄以及县令也容易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所以刘襄现在也不知道,县令专程前来是兴师问罪,还是有所褒奖?。

    在态度不明朗的情况下,先服软准没错。

    “刘校尉!此战斩获如何啊?”,刘思政微微一笑,反而主动调转话题。

    “启禀县令大人,三百残兵除军将及少量亲兵趁乱侥幸逃脱以外,大部被歼”

    “另外鲜卑掳走的我国女子及工匠,包括大量财货,均被我军一并带回”。

    “顺带缴获鲜卑军将拓拔翼的随身佩刀”,刘襄眼睛一亮,立马借坡下驴,取下腰间弯刀,指着身后说道。

    “十余年内,我国与鲜卑作战是胜少败多,经常是被打的丧权辱国”

    “没想到这次鲜卑五千人马折戟我苍梧县,甚至于还被我边军一路穷追猛打到敌方国境,真是大快人心啊,哈哈哈哈”,赵思政仰天大笑,对着众人说道。

    在场众人尽皆点头,深表认同,

    刘襄今日之举可是大大挫伤鲜卑锐气,让他们日后再也不敢轻易犯境。

    “抵御外辱,此乃卑职职责所在,但未经请示,擅自行动,严重违反军纪,还请大人惩治,以儆效尤!”,刘襄把头埋的很低。

    “此战之后,可有对敌心得?,日后我县又应当如何防御鲜卑?,刘校尉,你可有办法?”,赵思政装作没听见,询问道。

    “鲜卑军最大的优势便是利用骑兵的机动性,来去如风,快如闪电,而我军兵车为主,行动异常迟缓”

    “故而常被敌军牵着鼻子走,每每疲于奔命被动应战,敌军则以逸待劳,在运动中找寻战机,一旦发现破绽,立马全军出击迅速撕开缺口”,刘襄缓缓说道。

    “且鲜卑战马高大精壮、士卒精于骑射,但由于缺乏攻城器械,不善攻坚,作战时,粮草供给更多依靠劫掠为主”

    “所以依卑职拙见,应当在木山镇以北靠近敌国边境之地,筑城防御,使敌人不敢轻易越过兵城南犯,

    “再用坚壁清野战术,同时将骑兵分离出来,组建一支快速机动反应的骑兵部队,以鲜卑袭掠我边塞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刘襄提议道。

    这次追击让他深刻体会到骑兵部队的灵活性,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如果能够组建一支成建制的骑兵部队,那对于今后和鲜卑军作战将大有裨益。

    在场所有人闻言身躯一震,眼神看向刘襄时,不禁点头称道,

    这个年轻人能够力挫敌军看来并不是运气使然,而是真的智谋过人,心思敏锐,

    能够很有针对性的发现,敌我优劣所在,并相应提出解决方法。

    赵思政更是眼中光芒闪烁,不得不说,刘襄的策略一针见血,且试图主动对敌进攻的大胆想法,更是让他心潮澎湃。

    他一直对被动挨打的防御战略颇有微词,可碍于朝廷的明令禁止,加之麾下并无良将也只能作罢,

    但眼下刘襄的横空出世,让他熄灭已久的内心再一次重新燃起了火焰。

    “诸位同僚,你们好好听听,什么叫真知灼见,什么叫少年英雄!,平常让你们想点办法,死活都想不出来,就只会征税!”,赵思政兴奋道,

    随即话锋一转,“刘校尉,你为救百姓不惜违反军令,以身犯险深入敌境”,

    “虽说是擅自行动,但念在你一片赤心为百姓,本官不予追究违抗军令之责,但本次行动,功过相抵下不为例”

    “多谢县令大人!!”,刘襄闻言一喜,拱手答谢道。

    “眼下与鲜卑关系急剧恶化,朝廷已下旨北方边境组建骑兵兵团,本县亦有一个兵团的编制”

    “不过由于骑兵装备造价昂贵,故而暂时只有四千配额,所以本官想让刘校尉你暂时全权统率这四千人”

    “待日后兵团满员,军职再做调整,不知你意下如何??”,赵思政微微一笑道。

    此话一出,在场之人除了少数人以外,其余全都大吃一惊。

    他们对于骑兵兵团一事略有耳闻,虽说眼下只有四千骑兵,可也是一笔极其不菲的资本。

    但万万没有想到,县令竟然破天荒将指挥权,交于一名参军不及一年的年轻寒门小将统率,而不是四大家族之人。

    这让众人匪夷所思,这可是一个兵团啊,谁能掌控这一个兵团,在县内甚至郡里都能横着走,四大家族竟然放任这香馍馍不要?

    刘襄也蒙了,他在原地呆若木鸡,好在身旁之人轻推一下,这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按耐住内心的激动,一字一顿慢慢说道,“卑职定不负大人重托!”

    “哈哈哈哈,希望刘校尉你再接再厉,尽快让骑兵兵团形成战斗力,继续为朝廷分忧”,赵思政笑道。

    “既然如此,我公务繁忙就不逗留了,刘校尉,半个月后,你随秦风将军来县里”

    “到时候我把剩余兵员给你准备好,你直接带上你的本部人马,走马上任便是!”

    说完便跨步上马,往县城走去,其余随行的同僚和一干大族,纷纷一并随行。

    “县令大人您慢走!”,刘襄恭敬送行,脸上笑容愈发灿烂。

    没想到居然还不降反升,这真是小刀拉屁股,开了眼了。

    当王家家主王奕,走到刘襄面前时,细细打量一番,面带和煦笑容,对其微微点头。

    “果然是少年英雄,有空来鄙府做客”

    刘襄从李虎口中已然得知其身份,出于礼貌,拱手微笑谢礼。

    “多谢王老好意!,等晚辈忙完手头之事再说!”

    这一幕被后面的秦澜看在眼中,气的咬牙切齿,眼中似要喷出火焰。

    加之这次王奕竟然授意赵思政,当众宣布刘襄暂代骑兵兵团统领一职,这让他误以为,两人之间已经达成某种协议。

    可怜的刘襄,年纪轻轻,哪里懂人心的险恶,就这样稀里糊涂就被老练的王奕给摆了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