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浩荡

第二十八章 反将一军

    五日后,清晨。

    官道营寨,号角声响起

    在此地孤军坚守半月的刘襄部,全军拔寨回营。

    只是安排并未遭受重创的二百宋家部曲,由他们暂时驻守官道营寨,等待官府派人前来。

    通过这一次,官府也深刻明白这一咽喉位置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所以决定将营寨继续保留,并且派出工匠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加固,并会派兵常驻。

    很快,大军便踏上回营之途,来的时候偷偷摸摸,翻山越岭,走的时候正大光明、趾高气扬。

    而官道两侧早已站满沿途百姓,他们人人箪食壶浆向刘襄及麾下将士表达衷心的谢意。

    将士们雄姿英发,昂首挺胸的大步向前,享受着百姓的欢呼和认可,

    那种感觉让他们十分愉悦,让他们觉得浴血奋战是值得的。

    不过他们也很清楚,正是因为有刘襄,他们才能打败不可一世的鲜卑人,才能够作为胜者,坦然接受百姓的簇拥,这让他们对刘襄愈发信服。

    “这就是你让我出兵的理由!”,马背上,刘襄缓缓说道。

    “放眼古今,君王要的不过是王位,诸侯要的不过是疆域,大夫要的不过是权利,百姓要的不过是衣食”

    “而大人你眼下要的应该是人心,只有人心归附,才能在这世道里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一旁的沈田之轻声道。

    “可惜啊,人心难测,谁知道会不会玩火自焚呢”,刘襄幽幽道。

    “那就看大人你如何使用了”,沈田之淡然道。

    “你们两个在说什么,我怎么一句都听不懂?”,两人的对话,把旁边的李虎听的云里雾里。

    “哈哈哈哈,听不懂就对了!,传令全军,加快行进速度!,兴许还能赶得上午饭呢!”

    临近晌午,刘襄等人终于回到边军驻地,时隔多日,终于再次回到熟悉的大营。

    不过王、陶两家部曲已在营外分道扬镳,各自返回族中复命。

    “刘校尉,祝贺你凯旋归来,里面请!“,营门前,秦风笑容满面,翘首相迎?

    刘襄诚惶诚恐,赶忙翻身下马。

    快步上前拱手道,“承蒙兵团长鼎力支持,方可有此大胜,卑职岂敢居功自傲”

    此话确实不假,秦风坐镇后方,军械、粮草、兵员等有求必应。

    即便是军中为数不多的重弩也忍痛割爱借给刘襄,

    不然的话,野战想要击溃鲜卑军,恐怕还要付出更大的伤亡。

    “哈哈哈,你呀,为人处世真是圆滑又谦卑,走,回帐!”,秦风大笑道。

    说完便拉着刘襄的手,缓缓向帅帐走去。

    一路上刘襄打量沿途兵将精神面貌,此战之后,少了很多曾经熟悉的面孔,多了不少陌生面孔,

    没有办法,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但无一例外经过战场洗礼后,营中慵懒散漫之风荡然无存,所有士卒表情肃穆,面容坚定。

    这也不由的让他暗暗明白一个道理,果然只有血与火的战争才是保持军队战斗力的关键所在,

    练武场上再怎么日日操练,也无法练出那股子煞气。

    “刘襄,朝廷下放的四千骑兵军备已悉数到位”,一进帐内,秦风就示意刘襄坐下,随即轻声道,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好好休息几天,三天后,你跟我一起回县里,正式接收四千骑兵”

    刘襄一愣,这才几天的时间?,四千兵员已征召完毕?

    这动作可真够快的,而且,不过他从秦风口中听出了一些不太好的信息。

    “四千骑兵兵源?”,刘襄试探道。

    “得亏你此战打出来的赫赫威名,四方百姓知道是由你统率后,纷纷踊跃参军”

    “经过官府初步筛选,招募了二千人,其余二千人从各个世家大族私人部曲里抽调组成”,秦风缓缓说道。

    刘襄眉头一皱,并未说话,只是拿起面前酒樽仰头一饮而尽。

    “骑兵兵团的组建是本县边境防御重中之重,所以在兵员上的选择尤为重要”

    “这些私人部曲相比于农家子弟,有更多的作战经验,这样对于骑兵兵团战斗力的快速形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注意到刘襄表情上的微妙变化后,秦风解释道。

    从这次协同作战时,刘襄明白此话不假,只是私人部曲虽然战斗力强,但服从性不高,忠诚度不够。

    “骑兵兵团眼下只有四千编制,现已整编完毕,那我现在麾下的本部人马该当如何?”,刘襄急了。

    经过连番大战,他最先带出去的八百人,早已损失大半。

    后面擢升校尉后,兵团又再次对兵员进行补充。

    木山镇野战一役后,本部人马满打满算,还有五百余人左右。

    这些都是经过战场洗礼过的老兵,而且对他十分忠心。

    原本他想的是,就以这一干老班底为基础,组建骑兵兵团。

    结果没想到,官府已经早早将骑兵兵团的兵员准备完毕,那眼下他的本部人马又该何去何从?

    刘襄现在越来越觉得,沈田之所言不虚,还真特码的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

    “本来最初赵大人打算以你本部兵马组建,但考虑到你的本部人马多是步卒”

    “战斗风格早已固化,不利于形成骑兵作战的风格,所以临时决定,留在第六兵团重新编为一阵”,秦风轻描淡写的说道。

    …………

    刚一回到帐内,李虎等人立马兴高采烈的迎了上来,

    他们可是记得刘襄说过,等回营之后,跟他们这群老部下们好好畅饮一番。

    这不,趁着刘襄去跟兵团长述职之际,众人已准备好好酒好肉,就等刘襄回来一醉方休。

    可看到魂不守舍的刘襄,众人不由的围上去,“大人,你怎么了?”

    刘襄回过神来,看着眼前这些朝夕相处、并肩作战的兄弟们,想到即将分离,鼻子不由的一酸,

    苦涩道,“兵团长让我只身一人去县里接收四千骑兵,至于你们留在兵团里,不随我一道!”

    紧接着,刘襄把具体情况向众人和盘托出,

    只是他没有说的是,为了能够带上他们,他跟秦风据理力争,争的面红耳赤,最后闹了个不欢而散的局面。

    他也很清楚,这不是秦风的意思,秦风的为人他很清楚,

    做这种小人行径的肯定是那位看上去一脸人畜无害的赵县令,甚至背后或许还有秦澜等世家大族的影子,

    毕竟他们都迫切想掌控这支骑兵兵团。

    闻言,热闹喧嚣的帐内陡然一片死寂。

    “嘭!”,良久,不知道谁手上的酒樽落在地上,发出一声惊响。

    随之而来的就是众人的不满和抱怨。

    “特码的,这群王八蛋就知道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什么玩意儿啊,那些部曲根本不会打硬仗,上次就是这样,要不是兄弟们拿命添上窟窿,军阵早就被鲜卑军撕开了”

    “可不是嘛,一遇战事,这群世家大族就置身事外,一有便宜,立马就蜂拥而上,说的好听,不过是想借机中饱私囊罢了”

    刘襄何尝不明白个中道理,一套骑兵军备造价昂贵,世家大族正好借这个契机,

    美其名响应号召,为国分忧,实则是借朝廷之资,丰私人之兵,私心之重可见一般啊。

    四千骑兵编制,两千民间挑选,两千私人部曲,看似合理,

    实际上呢,民间兵员的筛选标准也是由他们把控,

    到底谁是农家子弟还不是由他们说了算,搞不好特码的那两千农家子弟也全是世家大族的人,

    不准带本部人马,感情他过去就是个光杆司令,两眼一抹黑,

    放眼整个骑兵兵团里,没有任何听命于他的将士,他这个统领就是一个空架子,

    真正的统领反而是那群幕后垂帘听政的世家大族。

    刘襄既气愤又无奈,他第一次有种想要脱离的冲动,可转念一想还是作罢,

    这些世家大族越这样,他越想和他们好好过过招,但这些人的操作属实把他恶心到了。

    “我准备从你们中选出五十人,做我亲兵随我一道,不过没有百夫长、千夫长的军职,当然所对应的俸禄差额,我会给你们补上,你们有谁愿意?”,刘襄沉声道,

    眼下只能出此下策,壮士断腕,选择最为忠诚的几十人骨干带走,以图日后。

    “我等愿誓死追随大人!”,话音刚落,帐内所有人皆纷纷表态,

    除了沈田之等人外,这里面大都是他当什长、百夫长时的班底,

    “我答应你们,总有一天,我会把亏欠你们的荣耀,连本带利给你们补上”,刘襄心中涌过一丝暖流。

    “李虎大哥,你去军需官那里,把我们这次的奖赏领出,至于我的那一份,你拿去分给其他弟兄们,替我跟他们好好解释解释,我实在没脸面对他们,拜托了!”

    李虎点头,他明白刘襄的难言之隐。

    知晓此事后,原本喜气洋洋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沉默凝重起来,

    众人简单对饮几杯便各自返回营中准备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