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首辅

第320章 殿试(中)

    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不仅由皇帝亲自担任主考官,而且文武百官都要到场,向前来参加殿试的新科贡士行“注目礼”,排场非常之隆重。这是一种传统,是皇家对天下读书人尊重的体现,也是朝廷对天下读书人的一种笼络,武人可没有这种待遇。

    “此人就是徐五元?果然一表人才,气度不凡!”

    “啧啧,连中五元已经是前无古人,此子今日殿试若再登金榜之首,那就真正旷古绝今了。”

    “据说此子还年未满十八,可惜已经成亲了,要不然倒是榜下捉婿的上佳对象,本官正有一女云英未嫁!”

    “嘿,都别瞎想了,杨阁老对此子不喜,状元及第根本不可能。”

    “咳咳,李兄慎言!”

    徐晋无疑是今科举子中名气最响亮的一个,但绝大多数朝官还是第一次见到徐晋,此时都与身边相熟的同僚低声议论。

    三百多名贡士目不斜视,在礼部官员的安排下分列好队,然后有赞礼官上前,大声宣新科贡士上前拜见皇上。

    参拜皇上并不用进奉天殿,一众考生就在殿外的丹陛上站定,按照赞礼官的指示跪倒,连拜三拜之后起身。

    徐晋虽然站在最前列,但由于是在殿外,距离有点远,再加上光线问题,只能隐约看到殿中龙椅上端坐着一个人形生物,应该就是朱厚熜那小子了。

    参拜完皇帝后,殿试正式开始了,殿外的丹墀上摆了三百多张书案,一众贡士按照会试排名落座,然后礼部官员开始下发考卷。

    殿试很简单,就是一道策论题,考究治事理政的能力,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而且还是笔试面试一起考。当然,这里的面试不是指当面询问考究,而是看“脸”,长得英俊的加分,长得丑陋的减分,如果身有残疾,那就对不起了,文章写得再好也只能当陪衬的绿叶,在仕途上也难有发展,只能将就着混一辈子。

    当然也有例外,譬如弘治十二年的殿试,原定浙江人丰熙为第一名的,但因为丰熙一只脚微跛,于是弘治帝改点了相貌不俗的广东南海人伦文叙为状元。但是丰熙的策问又答得非常出色,弘治帝十分欣赏,最后把丰熙点为第二名,不过却赐了同状元及第,于是丰熙便成了副状元,千古一例!

    不过,丰熙虽然当了副状元,但在仕途上混得却是普普通通,最高只做到翰林学士(正五品),跛腿是拖累他的硬伤,身有残疾想混到高层很难。

    言归正转,徐晋拿到策问的考卷一看,嘴角不由抽了抽,不出所料,这道策问题果然与军事方面有关。

    “朕尝闻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贺兰山以东,阴山之南,沃野千里,水草丰美……然武宗时期,为鞑旦鄂尔多斯部所占,朕欲复之以振大明之威,敢问诸生,计将安出?”

    朱厚熜出的这道策问题目长达五百字,概括起来就是:朕想收复被鞑旦人占领的河套平原,该怎么做?

    所谓河套平原指的就是黄河“几”字弯和周边流域,位于如今的内蒙和宁夏境内,乃黄河沿岸的冲积平原,面积达到二万五千平方公理,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又有黄河灌溉之利,素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美誉,乃重要的粮食产地。

    然而,在土木堡之变后,明朝逐渐丧失了对河套地区的控制,河套平原被蒙古人不断蚕食,最后完全占据。成化年间,明朝发动了红盐池之战,一举把盘踞在河套平原的蒙古人赶了出去,此后二十多年,此地区都在明朝的版图之中。

    但是,弘治正德年间,分裂的蒙古诸部逐渐被达延汗统一,黄金家族再次强大起来,属下的鄂尔多斯部落在正德四年再次侵占了河套平原,直到现在,长达十二年的时间,河套平原都在鄂尔多斯部的控制之下。

    眼下明朝国力衰落,兵备废驰,想重新收复河套地区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所以满朝文武都基本放弃了收复河套平原的念头。

    如今新君在殿试中出了这样一道策论题,顿时让众考生精神大振。正所谓初生牛犊不畏虎,哪个少年不热血?我泱泱华夏之邦又岂容夷族欺侮,犯我强明者,虽远必诛!既然新君有雄心壮志,我等臣子自当辅之!

    一时间,众考生热血沸腾,纷纷提笔疾书,把自己能想到的“复套”策略写下来!

    相比于一众年轻考生的热血,在朝的官员反应却是冷淡多了,因为他们都是明白人,以大明如今的国力,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没有能力去收复河套。如今的达延汗统一了鞑靼诸部,实力空前强大,大明现在采取防守姿势都嫌局促,哪还有本事把河套平原抢回来?

    当然,小皇帝初登大宝,如今正是雄心勃勃的时候,杨廷和等阁臣自然不会扫他的兴头,所以拿到小皇帝所出的殿试考题后,他们连屁都不放便拿去刻印了。毕竟有雄心壮志也是好的,意、淫一下过瘾并不妨事,真要动刀兵则万万不能。

    徐晋倒是不急于动笔,反正考一天,日暮前交卷,时间大大的有,斟酌清楚再写也不迟。

    徐晋琢磨了半小时,直到理清了头绪,这才开始落笔答题。徐晋有着后世先进五百年的知识,再加上有史可参,其看问题的眼光自然不是同龄的古人可比的,他把“复套”的策略一条一条地写下来,提出论点,然后充分论证,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徐晋的“复套”策略分为四步走,概括起来就是先搞经济建设,军事改革强军,然后利用军事和外交手段结合收复河套,最后是大量移民和推广教化相结合……

    徐晋正专心致志地答着题,旁边忽然传来一声轻咳,下意识抬头望去,顿时见到朱厚熜那小子穿着一身晃眼的龙袍站在案前,双手背在身后,老神在在地审视着自己的考卷。

    杨廷和、梁储、毛纪、蒋冕四名内阁大臣亦步亦趋地跟在朱厚熜的身后。

    徐晋作势要站起来行礼,朱厚熜摆了摆手道:“徐生不必多礼,朕只是巡视一下,继续答卷!”说完促狭地眨了眨眼,笑着往下一名考生行去。

    杨廷和见状暗皱了皱眉,更加坚定了把徐晋弄出京去的决心,倒不是他心胸狭窄,妒忌徐晋与小皇帝亲近,而是有武宗这前车之鉴。

    在杨廷和看来,武宗十四岁登基,正是好动贪玩的年龄,又被一群献媚奉承的太监诱导,这才误入歧途的,其后又宠信佞臣江彬和钱宁之流,所以他绝不允许新君重蹈覆辙。

    当然,在杨廷和眼中徐晋还算不得佞臣,不过却被他归为“阿谀奉承”之流,首先,徐晋通过太监张忠献佛朗机砲图纸给武宗,上次又在行宫迎合新君,挑吮新君不按礼部章程进城登基。

    所以在杨廷和看来,徐晋就是个投机取巧,惯会阿谀奉承之人,这种人留在皇帝身边,迟早会变成没原则,盅惑君上的佞臣,因此,他要防患于微然!

    另外,杨廷和也是有私心的,他是三朝元老,先后辅助过弘治、正德父子二人,忠君思想深入骨髓,在感情上他自然希望嘉靖同意认弘治帝为父,这样弘治帝一脉的血脉才不至于中断。

    而现在嘉靖还没有同意,将朝臣决议的奏本留中不发,显然是不想认弘治帝为父。杨廷和担心徐晋入朝为官后,会左右嘉靖帝的思想,所以干脆决定把徐晋打发到地方去任职。

    按照惯例,殿试前三名是要当场授职进入翰林院的,所以徐晋绝对不能是三鼎甲,而二甲前十可以馆选庶吉士,同样进入翰林院,所以徐晋也不能进前十三。只有十三名打后,杨廷和才有借口把徐晋打发到地方去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