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汉末,我能手搓精兵

第三十四章、上头的陈长文

    陈群和简雍并没什么深交,两人也仅仅只是第一次见面,但身为颍川陈氏大公子的陈群在与简雍交谈一番后,漠然的眼神当中终于有了微妙的变化。

    简雍虽说比不上那些三国最顶尖的谋臣,但其口才和交涉能力方面绝对不差,最重要的是,他有着足够的见识和才学,哪怕无法做到和李儒那种样样精通,但只是每一样都沾点边就已经很厉害了。

    因此,每当陈群和简雍在讨论到某个领域的深层次见解时,简雍都能巧妙地转移话题,然后重新开启一段新的探讨。

    从民生到商业,从商业到政治,从政治到法律,从法律到制度,从制度到引经据典和战略谋划……陈群问的东西简雍几乎都能给出自己独特的答案,当然,答案或多或少都是瑕疵的。

    但对于这种点到即止的讨论,从小就经受过良好家风渲染的陈群此刻显然是不太满意的,身为智者,就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话说一半不说了算什么事。

    然而,就在陈群准备继续和简雍高谈阔论,势必要摸清楚简雍才学深浅的时候,驿站外面已经传来踏踏的马车声音。

    “陈公子,简先生,郡丞派我等请两位前往政务厅议事。”

    信使恭恭敬敬朝陈群和简雍说道。

    “长文,和我先去见玄德公吧,若是因此耽误大事就不美了。”

    简雍笑了笑,难免有些庆幸,再让陈群这么折腾下去,他还真招架不住。

    “宪和所言有理,这便出发吧。”陈群有些郁闷,但也没拒绝。

    在得到消息后,刘备亲自带着一众文武站在政务厅的大门前,似乎就是专程等着两人的前来。

    “颍川陈长文,见过玄德公。”

    “在下简宪和,久闻诸位大名。”

    和陈群不同,简雍一贯而来的风格就是随意,加上其本身就是刘备的好友,在这种公共场合,能用来活跃活跃气氛还是不错的。

    而陈群的话,对比上次见面,眼里的那股桀骜和轻视已经褪去不少,虽说两千石的郡守在陈氏看来也就那样,但琅琊郡如今的盛况是没办法否认的,陈群自然先入为主地认为这都是刘备的功劳。

    “免礼免礼,宪和你就别装矜持了。

    “还有长文,自从上次与你在颍川一别,备甚是想念,特置下薄席淡酒,请长文不吝赐教。”

    刘备伸手扶起两人,满脸的诚恳。

    怎么说呢,屈身相迎这种事情很多君主都干过,而且成功率都出乎预料地高,刘绍对此没什么感觉,但在陈群和简雍的眼里,就是推心置腹,就是赏识自己的伯乐……古人的情绪总是很容易就被煽动起来。

    刘备的府宅被安置离政务厅不远的地方,刘绍本来是不同意的,但刘备的一番话点醒了刘绍:“我麾下的文臣还在努力,身为主公,我怎能懈怠。”说完,还义正言辞地表示自己要常常光顾政务厅作表率啥的。

    嗯,这样的确很振奋人心,说不定以后政务厅里能少点摸鱼的。

    但可惜的是,刘备没坚持两天就放弃了,原因在于他根本看不懂戏志才和郭嘉他们到底在干嘛,然后刘备就发现,貌似就算自己不在,其他人也会好好干活,自己待在这就是多余的,还不如带人去视察民情。

    晚宴也很简单,几壶陈酿,一口青铜鼎,外加几盘小菜,主食是牛羊肉,热气扑面而来,化开落在几人身上的寒气。

    青铜鼎这玩意是糜竺赞助的,至于牛羊肉,是苏双和张世平送来的,这两个家伙在贩盐赚利的同时,在北方也有些畜牧业的生意,为了表达对刘绍的谢意,特地押送了几百头牛羊过来。

    刘绍对牛羊的到来不怎么稀奇,眼热倒是真的,可惜现在弄不了,牛羊马匹都要吃草,像徐州这情况,草料虽然不缺,但比起北方的天然优势,刘绍觉得还是购入比较方便,大不了到时候压低点价格。

    毕竟牛羊不只能用来饱腹,羊毛、牛皮的都能用来做衣服被褥啥的,外加耕地也需要牛,所以不可能单纯为了宰而宰。

    宴席开始,坐在首位的刘备给简雍和陈群介绍了一下在座的诸人,陈群对于刘备麾下的文臣没什么兴趣,除了赵昱有些不熟以外,都是打过照面的,至于来的关张、徐晃、徐盛以及太史慈,皆是勇猛非凡,倒让陈群有些刮目相看。

    酒过三巡,气氛已然回落,武将里面,除了二爷满脸通红外,都是神情淡然,文臣的话,简雍有些醉意,但刘绍等人都是脑袋清醒。

    “子奕,长文便由你来招待,至于宪和的话,我们许久未见,如若不弃,今日留宿于我府上,我们把酒言欢。”刘备笑着说道,差不多算是遣散了诸人。

    话音落下,刘绍从座位上起身,点了点头,笑着朝陈群伸手道:“长文,还请移步。”

    “好,我确实有很多东西要问你刘子奕。”

    陈群眯了眯眼,接受了刘绍的邀请。

    出门后,两人一路来到刘绍的府邸,比起刘备家的配置,有钱的刘绍自然不会管那些规矩,怎么喜欢怎么来就行,除了两个内院的歌姬外,剩下的厨娘和管家都差不多是必需的。

    “这些是什么?”

    陈群盯着刘绍书架上的一卷卷竹简有些好奇。

    “哦,没事的时候写着玩的。”刘绍耸了耸肩,笑着应道。

    因为没从孔融手里拿到儒家经典,刘绍只能选择自己动手,将前世的历史课本中一些经典事迹以及语录记载下来,顺带注释解释,说不定以后能用来骗骗人。

    嗯,就是文抄。

    至于编的话太麻烦,很有可能编出来的东西自己都看不懂,刘绍能背出来些人生哲理都不错了,还指望他能自己讲出来?

    “来谈谈你对琅琊的看法吧,我自认为我的方向没有错,但细节方面,不亲身经历是没办法完善的。”刘绍给陈群弄了杯醒酒汤,随后笑着说道。

    “嗯,虽然我很不愿意承认,但你确实做到了很好,国有财,仓禀实,衣食足,看上去都没有任何问题。”陈群苦笑一声,不去体会,他永远不知道刘绍和他的能力差距有多大,至少设身处地,刘绍能做到的,他做不到。

    刘绍笑着说道:“没想到,你陈长文有一天也会低头?”

    “低头怎么了,没有目标才是真的可怕,我更希望有人走在我前面,那样我永远都会追逐下去。”陈群不以为然地笑了笑,他是骄傲,但不是自负。

    “而且,我发现你并不是无懈可击……”陈群脸上的笑容收敛,话锋一转:“玄德公入主琅琊多日,但麾下无论是军纪还是吏治,都有着极大的弊端,我不信你没发现,但至今未有改良,想必你也是觉得此事很棘手吧。”

    话出,刘绍也不装了,索性就给陈群一个台阶,佯作叹息道:“是啊,这东西我不太擅长,而玄德公手下又无精通此方面的人才,所以,法律的试行才搁置下来。”

    说完,刘绍忍不住看向陈群,眼神中情深意切:“若是长文愿意相助,绍必感激不尽。”

    看着刘绍这不似作伪的举止,陈群顿时有些飘飘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