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汉末,我能手搓精兵

第七十二章、崩塌的大汉朝

    公元189年春。

    洛阳。

    嘉德殿。

    脸色苍白、自知命不久矣的刘宏看着下面的汉室忠臣以及被宠幸多年的宦官们,内心里有种难以言语的苦涩和悲哀。

    “辩儿和协儿呢?”刘宏忍着头疼,沉声问道。

    “禀陛下,史侯和董侯已被太后带去长乐宫。”蹇硕立在刘宏身旁,恭敬地开口答道。

    “诸位爱卿可有事上奏……”刘宏咳嗽两声,眼中有些浑浊。

    “禀陛下,凉州韩遂起兵作乱,欲剑指中原,大将军作战骁勇,平叛重任,非大将军不可。”蹇硕手托笏板,低着头朗声道。

    “大将军意下如何?”

    刘宏目视何进,缓缓问道。

    “回陛下,臣以为有皇甫将军坐镇雍凉,贼众必会止步,反观之青、兖二州,黄巾贼兴风作浪,臣保举一人,若其能够率军东进,定能清平乱象。”何进面色淡然,对蹇硕的计谋完全没放在心上。

    “哦?不知是何人?”刘宏问道。

    “中军校尉,袁绍!”

    何进走上前,郑重答道。

    闻言,刘宏先是面露思索,然后惨笑一声:“袁家啊……此人朕亦有所耳闻,乃是不可多得的俊才,便依大将军所言吧!”

    打压了一辈子的士族,没想到到了暮年,反而要依靠世家来给自己的两个子嗣铺路吗?

    “若无其他事,便退朝吧。”

    见众人沉默,刘宏摆了摆手。

    “起驾,扶朕去长乐宫!”

    说完,蹇硕赶紧上前,带着几名亲信,搀扶着刘宏离开大殿。

    见状,有人想要继续说什么,但看到刘宏脚步纷乱,整个人的气势犹如一摊死水,丝毫没有那股帝王的朝气后,纵有再多的言语也都如同哽咽在喉,无法倾诉。

    最为明显的,就是中郎将卢植和司空杨彪,两人相视一眼,皆是无言。

    本来卢植是希望刘宏能够拨给他些许兵权的,毕竟他能够调用的麾下基本都屯扎在河内,皇宫里,虽说将士也不少,但能派上用场救急的就只有羽林军了,况且羽林军是直属于刘宏,卢植想用必须得上奏。

    而看样子,刘宏是没这个兴致去搭理他了,到现在储君都没立,估计刘宏自己也是焦躁万分。

    杨彪的话,就显得很自然了,他只是想劝刘宏别再宠幸宦官罢了,但这些已经说烂的事情,刘宏即便听了也不会管。

    满朝文武,刘宏能信谁?

    除了卢植等寥寥几人,只要和世家沾点边,刘宏统统信不过,为什么要将刘焉放出去当益州刺史,不就是因为对汉室宗亲的信任吗?

    “蹇爱卿,朕有一事相托!”

    行至半路,刘宏忽然一只手按在蹇硕的肩头,顿时吓得对方跪伏在地:“陛下,臣在。”

    “爱卿勿慌,朕已时日无多也。”刘宏笑了笑,然后厉声道:“今日朕所说的每一句话,你必须要铭记肺腑,否则……”

    蹇硕不敢抬头,话语掷地有声:“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如果说这天底下谁最了解刘宏,非蹇硕莫属,陪伴刘宏十余年,这位看上去懦弱昏庸的皇帝并非世人口中那样不堪,相反,他在用自己的手段为快要落幕的大汉朝强行续命。

    “咳咳……”刘宏抹去嘴角的血渍,然后眼神中散发着无比犀利的气息:“这是朕的遗诏,朕,要你立协儿为帝,辅佐其重铸大汉。”

    “臣定不负陛下所望!”

    蹇硕一脸恐慌。

    “好……”刘宏满意地笑了笑,继续吩咐道:“走,去北宫!”

    北宫?

    不是去长乐宫?

    蹇硕茫然,虽说内心怀着疑惑,但依旧遵循刘宏的意思,派人护送着变换方向,掉头前往北宫。

    来到北宫,崇德殿前,刘宏让蹇硕带人在殿外等候,无诏不可让任何人进来,自己则是独自踏进大殿。

    “陛下!”

    有人从暗处来到刘宏身前,弃了手中宝剑,纳头便拜。

    “免礼!”刘宏挥了挥手。

    “谢陛下。”那人这才直起身子。

    刘宏看着对方,笑着问道:“朕交付予你的事情,办的如何?”

    “禀陛下,尽数完成,只待陛下一声令下。”对方的声音有些沙哑。

    “朕已无力去管这些,只求接下来的所作所为无愧我大汉先祖,此令,朕要你一字一句传达给……”刘宏撑着虚弱身子,告知对方自己的真实想法。

    “陛下,臣必不辱命!”

    那人躬身叩拜后,拿起剑缓缓退居黑暗中。

    做完这一切的刘宏忍不住瘫坐在地,看着豪华壮丽的大殿,有些怅然若失,稍作歇息,便转身离开,让蹇硕等人带自己去长乐宫。

    当夜,长乐宫中,春光旖旎。

    又寻欢作乐数日后,刘宏重新上朝,在前往嘉德殿的途中,驾崩!

    席卷天下的消息开始发酵,首当其冲的就是洛阳城内。

    所有的隐患,全部爆发。

    整个宫廷内一片混乱,年幼的刘辩和刘协躲在长乐宫中不敢出来。

    蹇硕还未公开刘宏的遗诏,大将军何进已有诛杀宦官的意图,暗中联合进京的袁绍等人选择拥立刘辩继承帝位,何太后亦是受何进相劝鼎力支持。

    自此,兵权重新落入何进手中。

    蹇硕见事不妙,不敢轻易拿出遗诏,只得默默笼络人心,然后积攒实力,同时拉近与张让、赵忠等人的距离,希望能得到支持。

    但令蹇硕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张让这群混蛋根本不愿意帮忙,甚至居然背刺自己,跑去给何进传消息,导致蹇硕出师未捷身先死,刘宏的那封遗诏也未曾临世,就已经无处可寻了。

    “蹇贼虽死,但张让等人依旧是国之奸贼、祸乱朝纲之辈,我等应统帅劲旅,诛杀宦官,此乃垂名后世的大好机会。”袁绍趁此机会朝何进进言。

    “吾等虽已得势,但急功近利,乃失智尔,此事应徐徐谋划,若大肆召集士卒,事情败露,必会引来祸患。”曹操此时亦是意气风发,但理智尚在,对于袁绍的提议并不感冒。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传我命令,召凉州董卓整顿兵马,速来进京面圣,共谋大事。”

    但上头的何进哪里管得了这些,刘宏在世的时候,你们宦官可以大权在握,但现在,我何进要做第一权臣,又有太后做靠山,荣华富贵,皆是翻掌易得!

    与此同时,作为现在朝堂浑水中少有的一股清流,卢植看着面前突然冒出来的老熟人,陷入了无尽的纠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