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长生

第三十五章 在国子监大杀四方,就在明日!

    朱元璋不可能会承认,受了上天感应这种事情,是无稽之谈。

    因为朱元璋皇位的合法性就在于,朱元璋的家族和朱元璋的本人,是受到上天眷顾的。

    如果天人感应这件事,朱元璋否认了,那么他的皇位继承,就是不合乎法理的。

    当然了,朱元璋本人并不在乎,这个所谓天子的称呼。

    谁想进京夺了这个鸟位,也打不过朱元璋和朱元璋手下的雄师。

    但朱元璋的儿子不行,或者说,孙子不行,子子孙孙的后代不行。

    皇帝的传承,总归是需要这个天人感应的合法性。

    但是朱元璋内心中又知道,上天感应这种事情,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朱元璋拿天人感应偏偏别人可以,但总是骗不了自己的。

    朱升和刘基的事情,朱元璋也都知道,虽然神奇,但也都能用常理解释。

    可周易的事情,却是很难找到,除了上天恩赐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理由。

    难道说,真的有上天感应?

    如果真的存在天人感应的话,无疑,是非常危险的。

    周易低着头,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古怪的想法:

    如果他现在就装疯卖傻,口中称呼自己是上天的兄弟,管朱元璋叫侄子。

    到底会被那种刑罚处死?

    剥皮?五马分尸?千刀万剐?

    朱元璋终究还是换上了一副笑脸,说道:

    “今日之事,感谢做出的贡献,除掉了倭寇打入大明的奸细。

    在南京城西,赏赐庄田一百二十顷。”

    周易听了这个赏赐,心中有些激动。

    这些土地,说多不多,也就大概六七个梵蒂冈那么大吧。

    “微臣谢恩。”

    周易连忙谢恩。

    朱元璋又说:

    “要勤些教导,国子监诸生写作才是。”

    周易连忙点头答应。

    “下去吧。”

    看着周易离开,朱元璋心中有些疑惑,但终究还是放心多些。

    按照方才试探,朱元璋更倾向于认为,能够和上天进行联系的是周易的父亲周全,而不是周易自身。

    周易本身更像是一个,他在表面上表现出来的那样。

    一个有些自知之明的世俗人。

    方才说给周易土地,周易的嘴角绽放的笑容,是最真实的证明。

    朱元璋从来不认为,赏赐土地是一件吃亏的事情。

    明朝开国时间还短,全国各处,都是没有封赏的土地,在朱元璋手里面,价值并不高。

    而且,土地是一种财产,更是一种束缚。

    只要是有了土地的人,只能被约束在土地所在的地方,土地是其最大的资产。

    一个人或许能够从南京城,走到北京城,但绝对无法把南京的土地,搬运到北京城。

    有土地者有忠心,只要土地还在这儿,只要土地还是最大的资产。

    朱元璋就不但心周易会造反,会对大明不利。

    ……

    南京城,观止堂

    周易躺在床上眯着双眼:

    在国子监大杀四方,就在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