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长生

第四十八章 并不完全是这样的

    洪武十八年

    南京城西,周家庄园。

    周易站在田野上,身边儿围着二十几个十来岁的孩子。

    周易在此处推行教育已经有了六年的光景。

    当年六岁进入义学的孩子,已经成长到了十二岁。

    不得不说。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这几个十二岁的孩子,因为出身都是比较贫穷,脸蛋儿上已经能够看出坚毅之色来。

    这几年,义学中也教出来了几百个孩子。

    周易在这些孩子中,只挑选出来这二十几个。

    聪明机灵,又踏实吃苦的孩子。

    其他的孩子,在接受完几年的教育之后,仍然不得不回到了田间地头。

    周易虽然心中有些不忍,但的确无力承担,所有孩子脱产九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免费教育。

    只能优中选优,带着这二十几个孩子,进行深入的学习。

    周易不仅在教室里面,教了这些孩子知识。

    而且周易也时常带着这些孩子出来闲走,随走随讲。

    不远处的田地中,有个老农,正推着独轮车走过。

    周易看着老农推车,心中一动:

    “老伯,这是要去哪儿啊。”

    老农听着声音,抬头看是周易,倒也没有太惊慌,不想见了庄主,只像见了邻居一般:

    “周公子,俺这是回家啊。”

    周易点了点头,看着车上是空的,又知道老农不急着回家,便从老农手中接过了独轮车。

    周易转头看着他身后的十几个学生:

    “你们推过独轮车吧,没推过的可以试试来。”

    都是农家孩子,谁没有干过活儿。

    孩子们都笑着摇头。

    周易点了点头,道:

    “都推过车,是吧。

    那你们在推车的时候,同样的时间,推着的距离都一样吗?”

    一个身材壮硕,性子也急的孩子,立刻回答:

    “当然不一样,俺力气大,推得快;赵六力气小,推得就慢。”

    另外一个瘦得像是麻秆的孩子气得原地蹦高:

    “马大,你莫要胡说。”

    壮硕的马大回头看了看麻秆赵六,轻蔑一笑:

    “怎么,难道你比我推的快不成?

    每次干活儿,都是你最慢。”

    麻秆赵六嘴上不服:

    “你赶快,你还吃得多呢。

    你一顿顶我三顿,干活顶多能干俩我这么多。

    光吃饭,不干活儿”

    ……

    周易看着俩孩子吵嘴,倒也不恼,只是轻咳一声。

    两个孩子听到周易清咳,立马噤声,看着周易不说话。

    周易笑了笑,转头环视了一下二十几个孩子:

    “你们说,是不是马大,一定推独轮车要快过赵六?”

    孩子们听着周易的问题,都笑了:

    “当然。”

    “那一定是啊。”

    马大听着周易的问话,露出了雄壮的肌肉,自信满满。

    别说,这孩子能吃,也是真壮。

    周易有些心疼。

    毕竟,这两年吃得饭,都是在义学里面吃的。

    也就是说,都是花的周易的钱。

    这孩子,真是一点儿也不给他周易省钱。

    马大这一身的肉,和周易能够满足长身体的饮食,关系非常密切。

    甚至一旁的马六,在听到周易问,是不是一定推不过马大时。

    也是满脸的沮丧。

    周易看着马六,心里面也是好笑。

    这马六在六岁时来学堂就身体瘦弱。

    这些年,老是盯着马六吃饭,可马六净长脑子不长肉。

    还是瘦得跟个猴儿,没区别。

    周易看着诸人的表情,高深莫测地笑笑。

    周易和老农道了声抱歉,拿出了几个铜版,临时借用了这一辆独轮车。

    老农乐呵呵地回家了。

    反正暂时也不用。

    不如借给周公子。

    周易这几年来,从没有让周家庄园的人吃过亏。

    众人对周易的印象,也都十分良好。

    周家庄园中,有秦淮河的支流穿过,水田也有许多。

    周易推着独轮车,带着孩子们走到了水田的边缘。

    周易将车推到了水田中,土地泥泞的地方,让壮硕马大来推,又让一旁的孩子们计数。

    数了三十下,周易便让马大停下,记录好马大推行的距离。

    周易又将车推到了旱地上,土地平整的地方,让麻秆赵六来推,再让一旁的孩子们计数。

    数了三十下,周易让赵六停下,记录好赵六推行的距离。

    一众孩子看着马大和赵六推行的距离。

    明显是麻秆赵六,比壮硕马大,推行的还要远。

    很明显,壮硕马大败了。

    麻秆赵六赢了。

    但失败的,马大的脸上没有失落。

    胜利的,麻秆赵六也没有多兴奋。

    这群孩子虽然年纪不大,但一个个也不是傻子。

    自然明白,在泥泞的水田中,推行费力,缓慢。

    为什么周先生要这样比较呢?

    小朋友们,小小的脑袋里,装满了大大的问号。

    周易看着面前平静有有些困惑的孩子们,一瞬间突然有些后悔。

    要是平日里,没有怎么好好教这群孩子。

    没准他们现在脸上一个个都是震惊的表情。

    可是现在,连孩子都糊弄不了了。

    周易清咳一声:

    “你们是不是有些疑惑。

    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行为。”

    诸位学生们纷纷点头。

    “请大家想象四个场景:

    在泥泞的土地上,身材壮硕的人推独轮车。

    在泥泞的土地上,身材瘦小的人推独轮车。

    在干燥的土地上,身材壮硕的人推独轮车。

    在干燥的土地上,身材瘦小的人推独轮车。”

    这些被周易选出来的孩子,一个个都不是傻子,听着周易说的话,若有所思。

    壮硕马大仍然是第一个站出来回答:

    “先生的意思是说,虽然在我身材壮硕,这赵六身材瘦小。

    但我仍然不能在泥泞的土地中,比赵六在干燥的土地上推的快。

    先生的意思就是,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这是荀子里面的道理啊,是在告诫我们,要时刻留心着,身边可以帮助自己,效率更高的物品,抓住机会。”

    周易听着马大的话,点了点头。

    马大说的当然没有错,但周易并不是想表达这个意思。

    马大却没有充分读懂周易的想法,还以为这是周易的完全肯定。

    甚至挑衅似的看了赵六一眼。

    可赵六却说:

    “并不是这样,或者说,并不完全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