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长生

第六十四章 谁赞成,谁反对

    皇城,金銮殿。

    周易的话语铿锵有力,字字珠玉。

    从言语到表情,周易无不在向观众说明,开办报刊和兴办基层学校的重要性。

    朱元璋听完周易的陈述,点了点头,看着大殿中的其他人,问他们可有异议。

    朱元璋话音刚落,大殿中,后排便出现了一个年轻的官员。

    年轻官员向朱元璋行礼之后,出言反对道:

    “关于开办报纸和兴办基层学校的事情,臣有不同的意见。

    各地县、府各级官员,其主要责任,就是负责教化百姓。

    用开办报纸的方法,不仅多此一举,而且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而且……”

    这个年轻人话音停顿了一下,看着周易,露出了似笑非笑的表情,转向朱元璋的方向,又说道:

    “臣还曾经听说。

    南京城中,印刷纸业,最方便快捷的非‘仁义书肆’不成。

    这个‘仁义书肆’,便和周大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南京城中,有一家学堂,名为观止。

    这个学堂,便是“周易”的资产。

    这真的是一个巧合吗?

    还请陛下严查,审慎行事!”

    这名青年说完,便退回了队伍之中。

    他虽然没有点名道姓地说,周易这个人,提出兴办报纸是因为他有着,印刷报纸的技术。

    兴办基层教育是因为曾经开办过观止堂。

    但话里话外,周易如此行事,一定是别有用心的。

    朱元璋点了点头,把问题抛给了周易。

    周易却是丝毫不慌。

    言说着朱元璋要是印刷报纸,也可以将活字印刷的设备及方法。

    免费提供给皇帝指派的印刷厂。

    这个话说得漂亮。

    但周易心中也有着转圜的余地。

    虽然,周易认为,新技术的研发,需要有分享精神。

    但也绝不认为,如此费劲经历研制出来的活字印刷技术,就如此提供给皇帝指派的工场。

    若朱元璋真的执意要周易白费提供。

    周易也不介意,改变几个不是非常重要,但没有了他们,在工作中很容易出现事故的那些。

    再送给皇帝指派的工场,倒也可以。

    至于印刷报纸,浪费人力、物理,抢夺了县令、知府的工作。

    周易也是对这个问题,有些无语。

    明朝的县令,类似于周易穿越之前县里面的一把手,再加上宣传、公安、司法的活儿。

    按理来说,这么复杂的只能,不是一个县令就能够完成的。

    教化百姓,还是这些县令的一个重要任务。

    周易结合了他在山东曲阜的经历,驳斥方才提出问题的年轻人,告诉这个年轻人,若是期望做一个合格的县令。

    在达到同样教化百姓的效果下,能够把节省下来的时间,为县里面的百姓做一些实在事情,大多数县令都是愿意的。

    朱元璋看着周易解释完了着两个问题,点了点头: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周易也是环视这大殿上的其他臣子,眼神凌厉,似乎是在说:

    “关于开办报刊和兴办基层教育着两件事情。

    谁赞成,谁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