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长生

第八十一章 真的上天注定不成

    周易将如此贵重的大蒜素,大方地分享给了张、马两位太医。

    虽然有些传播医药的想法在内。

    但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周易知道:

    周易此时还在朱元璋手下当的官儿。

    不一定哪一天,周易便会被朱元璋外派做事。

    若是太子朱标生病。

    周易不能第一时间知道,也不能第一时间给朱标用药。

    但太医院的太医们可以做到。

    因此,将大蒜素非给张、马两位太医,便是将大蒜素放在朱标身旁。

    周易因此,还详细地给张、马两位太医,介绍了大蒜素可以治疗的疾病和用法用量。

    直到张、马两位太医,完全掌握之后,才放下心来。

    果然,周易的猜想十分正确。

    在周易返回京都很短的时间里。

    朱元璋便把周易叫到金銮殿中,训斥了一顿。

    言说周易这些年,只忙着在大明全国各地修建观止堂。

    朱元璋还在言语中暗暗警告了周易,不要想着借着修建观止堂的名义,收聚学生,结党营私。

    周易听出朱元璋弦外之音,连忙暗示,这都这是为太子朱标,培养门生。

    朱元璋听着周易抬出来朱标,微微点头。

    朱元璋也是知道,这件事情朱标深度参与其中。

    要不然今日之事,就不仅仅是在金銮殿中的警告这么简单。

    而是在监牢之中的拷打了。

    朱元璋训斥了一顿周易在全国各处开办观止堂的分店。

    又训斥了周易:

    完全忘了朱元璋交给周易,推广《大诰》的任务。

    朱元璋还说,他在第一版《大诰》的基础上,又修订的第二版《大诰》,期望周易能够如第一版一样。

    在全国各处宣传第二版《大诰》。

    周易无法,只得领命,言说这段时间,一定会专心宣传第二版《大诰》。

    周易出了金銮殿,便嘱咐身边儿的人。

    套了车架,直奔山东曲阜。

    皇帝朱元璋给周易脸色看,周易便想把这个脸色。

    传递给那些贪官污吏、土豪恶霸们。

    虽然,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广泛地存在于大明的领土之中。

    如韭菜一般,砍完了一茬,过不了很长时间,便能又生长出来一茬。

    可周易并不仅仅想杀一些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出气。

    还要让全天下的官员、士绅们都知道这件事情。

    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曲阜孔家了!

    周易于是便要驱车曲阜。

    一方面,是让曲阜的鱼肉乡里,为祸一方的孔性后代,尝一尝第二版《大诰》的威力。

    并且让天下的官员、士绅,都知道这件事情。

    另一方面,也存着能够和临沂周聪,交换信息的想法。

    期望沂蒙山的根据地,早日建成。

    周易离开南京城的时候,心中还在清醒,还好将大蒜素给了张、马两位太医。

    不会因为他周易的离京,耽误太子朱标的病情。

    ……

    南京城,金銮殿。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面色苍白。

    朱元璋刚刚得知,太子朱标病重不治,在东宫亡故。

    朱元璋看着空空如也的金銮殿。

    面前忽然浮现出了亡故发妻马皇后的身影,朱元璋喃喃自语:

    那是十多年前了吧。

    刚刚诛杀逆贼胡惟庸不久。

    那时候在京城中杀戮的官员,确实不少。

    标儿在咱刚杀了一批逆贼的时候,进殿找到了咱。

    假模假样地说

    “陛下株连过甚,有违天和”。

    说完便立在一旁,准备受罚。

    咱们知道,这是标儿被那群文臣蛊惑了,只是将他喝退。

    第二天,咱把他召至跟前,在地上扔了一根荆条。

    咱问标儿,这个荆条,能否拿起。

    标儿面露难色,摇了摇头。

    随后咱说:

    “荆条有刺,所以你不敢拿。

    就好比这天下,如果咱帮你把这些刺去掉,你如何能安稳掌控。

    咱杀的都是乱臣,只有把这些不稳定的因素都解决了,你才能当家”。

    标儿听完,却依旧不依不饶的反驳:

    “有什么样的天子,就有什么样的臣民”。

    当时生气啊,抡起椅子就要打他。

    标儿撒腿就跑。

    咱能让他跑吗?

    拎着鞋子,就在后面追。

    一遍儿追还一边儿喊着“逆子”。

    那一次,标儿在逃窜之中。

    把你的画像,“一不小心”掉了出来。

    当时,咱也看到了你的身影,浮现在这金銮殿中。

    十几年了,你又来了。

    是来带着标儿走的吧?

    见到咱标儿了吧?

    早知道,那年,咱就不追了……

    朱元璋瘫坐在龙椅上,面色忽然铁青,忽然苍白,时时改变。

    接近古稀的老人,遭受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

    金銮殿中的气氛,阴沉地就要凝固起来。

    这种气氛,直到殿外有轻微的脚步声音传来。

    才被打破。

    朱元璋挣扎着站起身,目光炯炯,直射前方。

    很快,朱元璋脸色重新变得威严起来,向着门口说道:

    “进来吧。”

    ……

    南京城通往山东的管道上。

    周易闭目,注视着金銮殿中的画面。

    脸色也是铁青。

    周易很是感慨:

    朱元璋这人,看似铁血无情,但对朱标和马皇后,还是有着一些温柔。

    可除了马皇后和朱标之外,对其他的人和物,却都如草芥一般,毫无怜悯。

    周易没有想到:

    朱元璋从知道朱标死亡的消息,情绪崩溃。

    再到情绪恢复,正常处理政务,只用了不到盏茶十分,

    周易更无法接受:

    从南京城出发,刚刚离去了不到一旬的功夫。

    京城中就出了如此大事——太子朱标亡故

    周易想不明白,为什么周易明明将大蒜素给了太医院的张、马两位太医。

    朱标还会因病去世?

    难道说,朱标的死亡,真的上天注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