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长生

第一百零一章 请叫咱周珥

    洪武二十八年,六月。

    朱元璋依旧活跃在大明朝政治的第一线,丝毫没有年近古稀老人的暮气。

    周易却是知道,距离朱元璋归于明陵,只有短短的三年了。

    十八年啊,整整十八年了!

    周易目视着皇城的方向,周易自从得到长生道果之后,已经布局了十八年之久。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易心中有些激动,但更多的却还是冷静和警惕。

    自从近年来,趁着朱元璋病重,展露了一点小小的杂交技术震撼,为观止堂收获了亿点点民心之后。

    周易已经成为了朱元璋经常关注的目标。

    要不是周易近些日子,经常给朱元璋画饼,说明年还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也不知道朱元璋会不会找个借口把他周易杀了,或者是逼迫周易走投无路造反。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周易还是非常尊重这位开局一个碗,打造如今大明朝的朱元璋的,尽量不要对线才是。

    因此,周易近些年,越发的深居简出了。

    周家庄园中,丝竹声音不断。更令人惊奇的是,没过两天,在周家状元中,都能传出来新的歌曲。

    甚至现在有一批人,专门蹲在周家庄园的门外,记录了周家庄园中传出去的歌曲。记下之后,带回秦淮河上,寻青楼楚馆换些银子。

    一时很多人说,一个周易,养活了大半个秦淮河。

    当然,这些曲子,大部分都是周易带来的,让这些歌曲在大明便展露辉煌。

    虽然,周家庄园中,每天传出歌声;

    虽然,周易每天都有新作品问世。

    但在大明朝山东行省的沂蒙山中,却多了一个名叫周珥的男人。

    临沂城外,一座庄园,十分安静。

    庄园的书房中,庄园的主人周聪正坐在书房之中。

    任庄园中其他人想破了头也想不到的是,一向冷傲的庄主周聪,脸上带着不可思议的神情,看着面前的周珥:

    “先……生?”

    周聪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请问您找我有什么事情?”

    周珥看着周聪,笑了。

    周易用土遁之术,从南京城的周家庄园,直到沂蒙山周聪处,直接从周聪脚底下的土地中钻出来,周聪依然能够保持平静。

    不愧是咱亲手教出来的人。

    周易心中暗暗赞叹起了他自己培养人才的能力,点了点头,承认道:

    “是我。”

    周易紧接着又变化了一下面容,一瞬间年轻到了二十岁,笑着看向周聪:

    “请叫咱周珥。”

    周聪的面皮抖了抖,嘴巴张得老大,但总归是没有说出什么。

    周易开個玩笑,问道:

    “难道你不惊讶吗?”

    周聪点了点头:

    “没想到离开先生十多年,先生不仅学会变换表情了,还能够变化面孔了。”

    周易苦笑解释了一下,周易从南京城来到临沂县,用的是五行遁术,瞬间换脸,用的是易容之法,这两个方法,都是上天恩赐的。

    周聪一脸麻木地接受了这个事实,连忙恭贺周易得到了上天的恩赐。

    这件事情,和周易之前和朱元璋声称父亲得到上天的恩赐不同。

    穿越者经验只不过是“宝物”,“宝物”外露,会引来外人窥伺。

    而不论五行遁数,还是易容之法,都是“法术”,“法术”外露,却会引来外人敬畏。

    周易又说道:

    “还是叫我周珥吧,从今天开始,便跟着你了。”

    周聪连称不敢,但在周易的强烈要求下,周聪还是将周珥,安排成了周聪名义上的秘书。

    周聪看着周易,又是上天恩赐的书籍和知识,又是上天恩赐的“法术”。脑子里的疑问更大了。

    周聪非常好奇,到底为什么,周易会选择在十来年之前,就将他周聪放在临沂县城,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难道只是为了沂蒙山吗?

    周易看着周聪眼中的疑惑,笑了笑,这次他来到沂蒙山,一个是给周聪展示一下他神乎其技的“法术”,增强一下周聪的信心。

    另一个就是让周聪有了信心之后,能够跟着他一起做一个改变大明的事情。

    也就是说,周易决定摊牌了。

    周易找了个椅子,坐了下来,看着周聪,问道:

    “《皇明祖训》,你可看过?”

    周聪点了点头,《大明报》贯通全国,周聪自然也订阅了一份,前些日的头版头条,便是《皇明祖训》的颁布。

    周易点了点头,问道:

    “《皇明祖训》的核心是什么?”

    周聪略一思索,回答道:

    “后世君臣,要遵守祖训。

    不要修改当今圣上的政策。”

    周聪在称呼“当今圣上”的时候,眼神中的余光看着周易的表情。

    发现周易的脸上并没有露出什么不喜的表情。

    大着胆子,又说了起来:

    “我认为,若是后世君主,能够谨守《皇明祖训》,大明的江山,稳固几十年,不成问题。”

    周聪这句话,虽然只是在说,若是朱家后人能够遵守《皇明祖训》,大明朝的江山就能稳固几十年。

    可潜意识里面的台词,无非是在说,周易若是想用临沂或者沂蒙山这块儿地方起义,很难成功。

    周易当然听懂了周聪的潜台词,周易今日来,便是为了打消周聪的疑惑。

    周易没有直言反驳,也没有解释,而是又问了一个问题:

    “你觉得朱允炆会遵照《皇明祖训》吗?”

    周聪看着周易,脑中突然有些迷惘。

    周聪虽然离开京都已经很久了,可不论是从大家对朱允炆的谈论,还是周易所办的《大明报》相关记载。

    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朱允炆是一个和父亲一样仁爱对待官员,并对百姓十分同情。并且对朱元璋孝顺,做事循规蹈矩的储备皇帝。

    如果是朱允炆在朱元璋之后继承皇位,一定会按部就班地执行朱元璋的政策。

    可周聪只见,周易冷笑了一声:

    “可惜啊,朱允炆上台的第一年,就会违背《皇明祖训》了。”

    周聪听着周易冷冷的话语,大吃一惊:

    “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