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长生

第一百一十二章 洪武倒了!

    路边的茶楼,人影错落。

    窗外,雪白的墙壁上,一张皇榜,赫然在上。

    但皇榜上蒙着些什么,还未揭露。

    寒窗苦读几十年,是金榜题名,还是名落孙山,就在此刻!

    周易品了一口茶,看着窗外攒动的人头。

    这些人里面,有着今年的考生,也有着富豪、高官的仆人。

    还有着《大明报》的记者!

    周易仔细端详着《大明报》的记者,这位他熟,便是经常在现场的“本报记者于冰”。

    考生是想知道,今年有没有考上;

    富商是想在今天,抢得先机,榜下捉婿;

    记者是想早些把现场的画面,传递给《大明报》,及时发布。

    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想知道,今年到底是那些幸运儿,名列皇榜之上。

    周易和在场的大多数人不同,周易并不是十分想知道,究竟是谁考取了状元,是谁考取了探花。

    因为这就是周易带着官员们,判定出来的。

    周易今天来到这里,主要是想见证,这一历史事件的改变!

    前些天,周易在【国策树面板】上,看到了一行小字:

    推动历史的改变,见证历史的变化,便是决定历史的未来。

    科举考试试题的改良,是周易一手推动的。

    正对应着“推动历史的改变”;

    今天若是在现场观看皇榜,便是“见证历史的变化”。

    那“决定历史的未来”是什么意思呢?

    周易隐隐约约感知到了什么,有些期待,也有些忐忑。

    “奉天承运!”

    终于到了皇榜揭露的时刻,周易端起茶碗,一脸平静地看着窗外。

    哗!

    皇榜揭露,这条街道便如烈火烹油,瞬间沸腾起来了。

    惊喜者,有之,喜极而泣;

    悲伤者,有之,痛哭流涕。

    周易的眼角余光看和于冰飞速地记下几串字符,又迅速跑走离开。

    周易欣慰地笑了,《大明报》的记者们,确实令人放心啊。

    周易见证了“见证历史的变化”之后,【国策树】系统果然开始了文字的加载:

    “洪武三十年,礼部侍郎周易,始改科举,公平二字,深入人心。

    此后虽有波折,也一直沿着周易改制的科举的方法,不断完善。

    二百二年后,测评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奉周易为‘测评学之父’。”

    周易看着【国策树】面板上的文字出神,没想到二百二十年后,真的能有人可以根据他周易今日得卷子,研究出测评这一个学科来。

    那真的很不容易!

    不会,那个人是“周世”吧?

    周易突然想到了什么,翻了个白眼儿,也不是没有这個可能。

    不过,如果可能,还是别让咱一个人,把这些活计全包着干了。

    周易看看窗外,人群狂热依然。

    周易看着热闹的人群,坐在茶楼高处,似乎窗外的喧嚣,丝毫没有影响周易的心境。

    周易拿起茶碗,又喝了一口。

    【国策树面板(推动历史改变,见证历史变化,决定历史未来)

    文化——推广白话小说

    文化——推广白话公文

    文化——推广活字印刷

    文化——推广报刊传媒

    文化——打破孔教,推广“心学”

    文化——推广白话歌曲

    文化——改良科举

    ……】

    周易看着【国策树】上,点亮的一个又一个成就,最终,使文化两个大字,呈现出了金色。

    从形式,到内容;

    从传播,到应用。

    周易这二十年来,将大明朝的文化,彻底大变样。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前十年,那时候朱元璋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

    在朱元璋的恐怖威势之下,周易不仅没被砍头,还做到了这个样子,确实是有些不容易的。

    而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也却是值得。

    文化的改变,是最根本的改变,只有改变了文化,才能改变其他一切。

    【国策树(推动历史改变,见证历史变化,决定历史未来)

    政治

    势力——南京城周家庄园

    势力——各省观止堂分部

    势力——山东临沂、沂蒙山】

    周易看着政治两个字发生的变化,知道这是对近十年来的事情进行的总结。

    这十年,随着大明朝局势的安全,周易更多地参与到了大明的政治生活之中。

    周易不仅得到朱元璋奖励的土地,把周家庄园发展得很好,变成了周易手中最强大得研究基地。

    周易还借着朱元璋对大诰的宣传,在全国各地,建造了观止堂的分部,让能够放心的学生主次经营。各省的观止堂分部,是周易影响范围最大的触手。

    周易最重要的是,在山东伏笔,建造了沂蒙山这个宝地,这将来会是周易最牢固的后方!

    【国策树(推动历史改变,见证历史变化,决定历史未来)

    科技:

    农业科技——优良育种

    农业科技——化肥

    ……】

    周易看着农业科技四个字,变成了金色;科技两字,也变得生动起来。

    知道这是对近些年,在农业科技上的小小突破的总结。

    农业是一切发展的根基,只有把人们从农业中解放出来,先吃饱,才能谈得上发展二字。

    这二十年来,尤其是头十年,周易更多是期望能够潜移默化地做一些文化上的改变。

    后十年来,周易开始逐渐大胆起来,做一些“危险”的尝试。

    甚至在今天,就敢对大明朝未来官员选拔的重要途径,无数人眼中的肥肉——科举考试,动刀了。

    可是,科举考试的改革虽然重要,但也没有那么重要吧,为什么今天【国策树】会如此活跃呢?

    周易心中疑惑,下意识地闭上眼睛,查询朱元璋的状态。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此时的宫中,居然是乱作一团!

    原来朱元璋突然病情加重了!

    周易的呼吸突然变得有些急促起来,难道说……

    可是,才洪武三十年啊,不会是……

    砰!

    茶楼的门突然被大力推开,周易顺着大张的门,向楼外看去。

    原来是五个学生走上茶楼,其中三个眼神忧郁,显然是没有考上;另外两个却是眼神兴奋吗,很显然是考上了。

    周易看着这五人走到茶楼落座,笑了笑,带上帽子,推门离开的茶楼。

    消失于衮衮的人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