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戾太子只想被废

第二百二十五章 世上不能再无义妁!

    “传皇后懿旨,传女医义妁入宫觐见!”

    再见到刘据,传旨的宫人亦面露尴尬之色,虽然不敢落了卫子夫的气势,挺胸抬头声音洪亮,但任谁都能看出她语气中的彷徨无助。

    果然。

    “不是已经让你转告我母后了么,这回我要抗旨。”

    刘据完全没当回事,甚至连礼数都省了,直接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无赖道。

    宫人无奈的笑了笑,只得又道:

    “再传皇后懿旨,若太子抗旨不尊,就改召太子入宫觐见!”

    “召我?”

    刘据一愣,心说这回去了肯定又得挨打,而且卫子夫有了上次的经验,自己肯定没那么容易再跑掉,于是当即再次拒绝,

    “召我也不行,我也要抗旨,不去不去!”

    “你回去转告我母后,义妁的事我肯定能处置好,就不劳她老人家费心了。”

    “……”

    宫人彻底服了,那叫一个欲哭无泪。

    她跟随卫子夫已有多年,虽然卫子夫平日里不怎么干涉后宫与少府之外的事,传达懿旨的频率不高,但她也绝对不是头一回外出传达懿旨。

    而像刘据这种当面表示抗旨不尊的情况,她还真心事头一回遇到。

    不不不,是第二回。

    第一回是在一个时辰前,也是在博望苑,也是刘据……

    可若是就这样回去复命,她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向卫子夫交代。

    “殿下,算奴婢求你了还不行么,你就行行好吧。”

    “皇后已经上了年纪,方才听闻殿下抗旨不尊,已是气的浑身发颤,若殿下继续抗旨不尊,万一将皇后气出个好歹来,殿下于心何忍啊。”

    “殿下……”

    宫人思前想后,最后干脆直接给刘据跪了下来,苦苦哀求。

    她真心不明白卫子夫究竟造了什么孽,也不明白自己究竟造了什么孽,居然遇上这么个混不吝的太子,传個懿旨还得求着人家奉旨,这算个什么事啊?

    “就算你跪下来求我,我也……”

    刘据没想为难这个宫人,可是要不为难她,那就得为难自己和义妁,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

    郭振和季平亦是面面相觑,无奈摇头。

    他们也是活久见,活了大半辈子、尤其是季平,黄土都埋到下巴颏了,还是头一回见到这种事情,天底下也就刘据做得出来吧?

    就在这个时候。

    “请殿下不要再为义妁抗旨,义妁愿进宫面见皇后!”

    课堂门口忽然出现一道倩影,正是义妁。

    义妁的身后还追着四名气喘吁吁的太子中盾,还有一人捂着胸口,好不容易追过来,见到刘据就连忙单膝跪下请罪:

    “殿下恕罪,卑职极力阻拦,怎料义医师力大如牛,竟将我等冲撞开来……”

    “……”

    见此状况,郭振的胸口又不自觉的隐隐作痛起来。

    “行了,你们先下去吧。”

    刘据颇为无奈的摆了摆手,自打那里义妁野蛮冲撞了郭振之后,他就对义妁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还在心里给她上了一个“怪力姐姐”的标签。

    后来又得知她搞到的那些死囚尸首,也是自己一个人扛回去的,这个认识就更清晰了。

    因此他很清楚,这事的确不能怪这四个太子中盾。

    毕竟他们只是看护义妁,又不能动刀动枪,如果义妁执意要闯出来,他们除了口头劝说,也没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

    如此待这些太子中盾退下,刘据方才看向义妁,开口问道:

    “你可知你进了宫之后将会发生什么?”

    “义妁不知,不过义妁知道皇后宅心仁厚,一定会秉公处置此事,绝不会偏听偏信为难义妁。”

    义妁神色郑重,语气坚定的道,

    “殿下可还记得当初自南越国回来,被陛下打入诏狱的事?”

    “殿下在诏狱关了多久,皇后便有多久滴水未进,那时若殿下真有个三长两短,皇后恐怕也要随殿下而去。”

    “如今再因义妁之事牵连殿下,皇后必定也是心急如焚。”

    “殿下执意抗旨,非但因此徒增罪过,也只会令皇后急上加急,倘若皇后真因此事急出个好歹,义妁便是愧对皇后与殿下,怎还有脸留在博望苑,怎还有脸活在世上?”

    “因此恳请殿下不要再抗旨,准许义妁尊懿旨入宫觐见!”

    说着话的同时。

    义妁也来到了近前,跪在那个宫人身边向刘据请命。

    这两个人此前显然是认识的,毕竟宫人和女医,都可以算是卫子夫的近侍。

    宫人见状已经快要感动的哭出来了,当即连声附和:

    “对对对,殿下,义医师所言极是啊。”

    “皇后素来宅心仁厚,此前待义医师亦是不薄,还时常夸赞她医术高明,人好心善,因此皇后这回召义医师入宫也只是为了了解一下情况,绝无为难义医师的意思。”

    “非但没有,奴婢还可以以性命作保,就算这回真有什么难处,皇后亦只会站在义医师这一边,想办法帮助于她。”

    “殿下,皇后与殿下母子连心,伱们的目的都是一样,实在不该有如此误会啊殿下!”

    “……”

    刘据可以不在意这个宫人说什么,但却不得不在意义妁的想法。

    同时,义妁刚才的话也给他提了个醒。

    卫子夫终归不是刘彻,在自己的事上没有刘彻那么沉得住气。

    因此就算自己此举没将她气出个好歹,亦有可能让她关心则乱,做出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来,反倒容易让事情完全脱离自己的掌控。

    届时以义妁这种容易钻牛角尖的性格,自然只会更加难以自处……

    如此沉吟了许久。

    “行吧,去就去吧。”

    刘据终于长长的出了口气,对那宫人道,

    “不过请你转告我母后,义妁我保定了,谁也不能动她。”

    “诺……?”

    宫人惊喜答应的同时,瞄向义妁的目光中瞬间多出一抹羡慕嫉妒恨。

    平时真看不出来,你还有这么厉害的狐媚手段啊义医师,这算不算老牛吃嫩草,还是皇家顶级嫩草?

    ……

    自义妁进宫之后就没再出来。

    一直到了第二日,宫人才给刘据带来了卫子夫的口谕:

    “今后世上再无义妁其人!”

    卫子夫已经通过义妁之口了解了事情的始末。

    最终为了避免对刘据带来负面影响,决定将义妁交给京兆尹秉公处置,不过又没完全将义妁交出去。

    她玩了一招李代桃僵。

    后宫也有犯了罪将被处死的宫人,她决意用这样的宫人顶替义妁,交给京兆尹公开处置,反正外面认识义妁的人又不多,根本不知绞死的是谁。

    如此就算给这件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堵上了天下人的嘴。

    至于义妁,自此则需隐姓埋名,留在椒房殿身边做一个宫人,不再是刘据的侍医,此生也不得出宫。

    “……”

    刘据听完宫人的话之后。

    虽然不得不承认卫子夫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也符合目前各方的利益。

    但心中却感觉十分别扭。

    如此一来,义妁这个曾在史书中留下名字的女医只怕便要彻底埋没了。

    甚至可能留下千年骂名,直到新天朝成立之后,人们对医学有了足够的了解,才有可能通过史书中的只言片语,发现天朝历史上还曾出现过这样一位外科女先驱,并且是以被绞死的悲剧下场收尾。

    另外,因为这件事的影响。

    天朝医学的发展和认知必然也将受到阻碍,使得中医科技树的点亮过程出现一定程度的偏移,不能全面发展,人们的平均寿命也将长久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事实上,这件事在后世已经发生。

    不管人们愿不愿意承不承认,后世医学界都已经被西医统治。

    尽管刘据知道,中医流传至后世也依旧存在着许多不可思议的奇妙药方,大量中成药依旧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但谁也不可否认,中医存在着巨大的短板。

    因此在后世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西医都处于统治地位,悄然进行着文化输出,而中医却连走出国门的道路都极其艰难。

    天下为什么不能只有一种医学,就叫中医?

    中医为什么不能没有短板?

    中医为什么不能提前开始造福更多的天朝百姓,应对更多的病症?

    刘据不曾忘记。

    他建议刘彻去讲一个名为遥遥领先的故事,这同时也是他自己想讲的故事。

    而医学……亦可以是遥遥领先的一部分!

    这或许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甚至可能直到自己阳寿耗尽时也相差甚远,但这一步必须迈出去,迈出去中医才有未来,才有机会遥遥领先!

    “你回去告诉我母后,我不同意她的做法,世上不能再无义妁!”

    心中想清楚了自己别扭的原因,刘据正色对传来口谕的宫人说道。

    “这……”

    宫人顿时怔住。

    她不理解!

    卫子夫如此处置此事,已经完美的不能再完美,刘据为何还不同意?

    而且她已经在私底下试探过义妁的口风,心知刘据与义妁之间并无什么超出从属的关系,那么义妁自此留在椒房殿做一个宫人又有什么关系?

    “我有更好的计划。”

    刘据不置可否,却又极为自信的笑道,

    “义妁没有做错,绝对不能认罪,更不能伏法,就算李代桃僵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