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爷救我

第三十九章 暗流

    一堂课下来,苏南生脑瓜子嗡嗡的,怕是晚上睡觉做梦都是‘社会生产力’‘战争潜力’‘商品经济’这些不明觉厉的名词。

    他扫视了一眼课堂,宁王、僧王听的津津有味,甚至包不同还做起了笔记。

    至于肥雪、冯桦嘛,虽然坐的很直,但眼睛已经略显空洞,明显神游外物了。

    而石榴姐...额,不用管她,她正趴在桌上玩手指。

    苏南生很是满意,看来废物的不止他一个。

    可对于观山军,他心中已经产生了深深的敬畏。

    如果说白天的‘公开课’还只是将普通人往基层军官、队头的方向培养的话,那么晚上的‘交流会’就是为培养坐镇一方的大员而设立...甚至不限于统兵的大将,而是真正军政一把抓的要员。

    这让李煜等人的地位在苏南生的心中无限拔高,他已经尽量高估这些人的野心了...但最后才发现,这些人的野心他想象不到!

    当一堂课讲完,别人不知道怎样,可李煜已经讲的满头大汗...

    自己人知道自己事,所谓‘价值论’就是他穿越前在评论区攒的理论罢了,属于理论上的缝合怪,唬唬不懂行的外人还行。

    而且他肚子里的货不多,基本上一堂课就被掏空了,再讲下去怕是会露出鸡脚。

    索性授课的效果不错,众人都被他的理论震住了。

    这也难怪,僧王、宁王、包不同虽然学识不凡,在各自领域都有一番作为,可毕竟受限于时代背景,对李煜的理论属于半懂不懂的类型,再被其中几个听上去就高大上的名词吸引,立马就忽悠瘸了。

    而冯桦、苏南生、肥雪就是那种没有文化,完全听不懂的类型。

    肥雪的时代背景虽然跟李煜最接近,可也还差着几十呢,他又是个混子,听不懂也是正常。

    至于石榴姐嘛,额,不说也罢。

    一堂课下来,除了石榴姐之外,众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收获。

    而僧王几人也表示,这种学习会要成为惯例,经常召开...并且要提炼出会上的一些易懂的理论,然后向全军推广。

    肥雪、冯桦、石榴姐:‘???’。

    观山军那边忙着整训、学习,姑苏城内却暗流涌动。

    洪老鬼这几天很忙,自从观山军暴露位置,每天府衙内都会传出大量消息。

    作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项目,传谣言那是保留传统了。

    而府衙内的的消息,夹杂着大量的谣言,真真假假让人难以分辨。

    为此,洪老鬼增派人手,收集消息...等消息汇聚到他那里,还要花大精力区分。

    以致于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出门要饭了,让他很是不爽。

    除了洪老鬼之外,沉的快也很忙。

    随着要传递的消息越来越多,他一个人渐渐的就忙不过来...在请示过李煜之后,他也招纳了不少人手。

    即使这样,沉得快每天船蒿都快撑冒烟了,才能堪堪将城内的消息第一时间送到李煜手上。

    但关于‘州军即将对观山军发起进攻’的消息一直在流传,还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可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州军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就连远在山上的李煜也很是郁闷,他对此事也算是高度重视...狂归狂,傲归傲,别拿州军开玩笑对不对?

    即使对方再拉胯,那也是跟衙军比较,作为姑苏城唯一成建制的作战单位,虽然他的战力一直是个谜,可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万一人家爆发了,一波把你推平了呢?

    可是东等等,西等等,连应对方案都是一改再改,就是没有等到对方出城。

    其实这次苏州府衙还是真的在做准备,只是准备的时间太长罢了。

    这也是无奈的事,自从衙军带走大量州兵之后,剩下的州兵几乎也没怎么训练过。

    在贡船案之后,才急急忙忙的往州军类补充了一点人手...但是这些人的战力用屁股想也知道怎么回事。

    可如果说州兵完全没有一战力,那也是扯淡。

    国朝武夫,要他卖命很简单,赏赐到位就行。

    如果这些赏赐都是府衙承担的话,刺史也不愿意...所以他只能跟那些世家商会扯皮,让他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也要的出钱。

    到时筹到的财货,一部分当赏赐分发下去,一部分收到自己包里,岂不快哉?

    坚定刺史出兵念头的除了赚一笔之外,还有刚刚收到的国朝邸报。

    这是数年以来收到的第一封邸报,其背后的意义不言而喻...而邸报的内容也证实了刺史的猜测。

    据邸报上讲,灵夏节度使周杰已经战死,剩下的叛军已经撤出长安,正在被各节镇大军围剿。

    而皇帝陛下不日将结束对川东地区的视察,启程返回他忠心的长安城!

    这让刺史心思活络起来...如果皇帝返回长安,那么行政秩序也将恢复,到时会不会对各州县官员进行考评呢?

    观山军的存在即使危险,也是机遇...处理不好的话,那就要被人扣一个‘治下匪患严重,丢失贡品’的帽子,到时有丢官的风险。

    治罪倒是不至于,国朝的士大夫需要体面,最多就是让自己主动辞官归老...

    可是刺史舍不得啊...相反,他还在想,如果能把观山军解决了,岂不是功劳一件?

    他的算盘打的很好,不管这次出兵能不能剿灭这股匪类,自己已经站在不败之地...

    其一,可以利用剿匪的名义敛一波财嘛。

    其二,出兵剿匪,胜了就是功绩,到时可以润色军功,什么‘阵战数千’‘俘获上万’‘击破周匪盟友’,也能提振国朝士气,让圣人高兴一下不是?

    其三,剿匪失败,州兵损失惨重,那也无所谓,到时候还可以对观山军招降嘛。国朝惯例,打不过就让他们加入,多大点事?

    至于观山军愿不愿降,在刺史看来完全不是问题...试问,谁能拒绝官位、财货的诱惑,而在荒山野岭吃土呢?

    甚至更进一步,他能收复这股战力,那对他的好处更大。

    说不得朝堂上还能更进一步,带着观山军到哪个节镇走马上任,混上几年后也算的上是出将入相,回到朝堂当一届宰相也不是不可能!

    好吧,后面的已经属于刺史的意淫了...但不管怎么说,只要观山军不攻进姑苏城,那么他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至于观山军攻城的可能性嘛...这完全不可能嘛。

    反正刺史的计划已经做好,下面只待观山军的应对了。

    如果李煜能知道刺史做的这些事,高低也要给他申个遗!

    但该来的终究是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