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给大明五百年

第5章 朕有三策

    终于,崇祯帝在两天后苏醒了过来,看见皇子、公主、嫔妃跪了一地,面色忧虑。

    “我要吃饭,嗯,咳咳,朕要用膳!”崇祯帝虚弱的说,当然此刻实际已经是朱明复了,崇祯帝的意识只相当于电脑硬盘里存储的知识,需要时才会调用出来。

    “快传膳,皇后娘娘,前几日陛下在你宫中不还好好的吗?”沈妃细声细语的说。皇后脸颊微红,并未搭话。朱明复看向说话女子,正是田贵妃,峨眉杏眼,身量苗条,体格纤细,可谓眉蹙湘山雨后,身轻垂柳风来,雪里梅英作额,露中桃萼成腮。“这崇祯帝老祖宗怎么都喜欢瘦的呀。”崇祯帝扫过周遭的嫔妃,内心暗忖。

    又过三日,朱明复基本适应了宫中的生活,但依旧没有上朝。

    次日清晨,崇祯帝准备更衣上朝,对王承恩“王承恩,这几日可有大臣来求见?”“启禀万岁爷,工部尚书范景文、户部尚书倪元璐来了三次。奴婢都按您的吩咐打发走了,他们十分焦急,仿佛有些怨气!”王承恩说,“他们怕是在怪朕,走,去上朝!”

    今日的朝堂上倒是无人告假,想必是数日未见皇帝,心中或生疑或忧虑,便来看看,诸公,见皇帝今日神采奕奕,器宇轩昂,颇感吃惊。王承恩朗声道:“诸公有事早奏,无事退朝。”群臣相顾无言。

    “众爱卿既然无事,朕便说一事,朕得秘奏,满清恐在近日要南下劫掠,还派了飞贼潜入京城,众爱卿可要提防。”朱明复留下这一句话后,便起驾回宫了,满朝文武面面相觑。

    晌午,数日前接到八百里加急诏书的孙传庭回到了宫中,朱明复听闻,稍显喜色,便叫王承恩宣他觐见,同时还召见了工部尚书范景文、户部尚书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华,选择这四位大臣,朱明复是结合之前载入的历史信息做了深入分析的。

    乾清宫,朱明复端坐龙椅,给四位大臣也安排了坐位。“众位爱卿,你等都是朕的肱股之臣!如今大明危矣,朕欲效仿先贤,以死报国。”众臣赶忙起身下跪“陛下此言,让我等惶恐!”范景文说道。崇祯帝叫他们起来落座,便对他们仔细分析起了当前内外交困的形式,孙传庭也说了西北和关外的危局。

    “陛下,臣斗胆,我见陛下今日神情与往日不同,莫非已有良策?臣等愿恭听圣训。”李邦华道。崇祯帝缓缓说道:“这几日朕冥思苦想,痛定思痛,确有一些与以前大为不同的想法。如今我大明面临的最大危机便是两线作战,如要破局,必须先解决掉这一难题。”

    崇祯顿了顿继续说:“朕苦思数日,想到的破解之法。唯有联闯抗清,也是朕的第一次策!”

    孙传庭道:“陛下,招抚闯贼倒也不是没有尝试过,但贼人口气颇大,并不愿受朝廷恩抚!”

    “爱卿有所不知,前几次招抚均是小恩小惠,据朕所知,给出的最大官职不过千户,千两黄金,岂能满足他,且闯军内部并非团结一体,多有间隙,善加利用!”

    众人思考,少倾,孙传庭继续说道:“臣斗胆求问,不知陛下愿意许诺多少好处?”

    “裂地封疆,王侯之爵,未尝不可!”

    “嘶”众人先是是一惊,而后若有所思,最后还有些犹豫,这四人都是朱明复结合自己对他们的了解和通过查阅历史资料选拔出来的,无论是胆识、忠诚还是智慧,在当今大明绝对是金字塔顶端的人物。

    倪元璐率先说道:“陛下,微臣主事户部,确实知道大明此刻已经山穷水尽,额,臣直言,陛下恕罪!故而臣以为,陛下此举虽然大胆,甚至有违祖制,但也是属实是最能起死回生的策略!”崇祯帝见投来赞许的目光,见众人也无异议,朱明复继续说道:

    “这第二策,乃是迁都应天,弃守BJ。”

    众人更加惊讶,孙传庭、倪元璐都是连连摇头,范景文、李邦华默然不应,孙传庭道:“陛下,我朝自古以来便有不割地,不和亲,不称臣,不纳贡只气节,臣恐陛下此举难以服众,届时……”崇祯帝语气严肃道:“孙爱卿所言的气节,是大明不灭才有可保有,如果大明覆灭,子民尽遭屠戮,忠臣良将,血洒疆场,曝尸荒野,何人来守气节,四位爱卿,朕今日与尔等坦诚相谈,实在是赌上了大明的万世基业,于此相比,再无更重要之事!”

    众人沉默苦思,又过了一刻钟,范景文离坐跪拜道:“陛下今日之言振聋发聩、高屋建瓴,臣以为以陛下之英明决策,必能中兴大明。臣等愿追随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其他三人也附和。

    “众爱卿快快请起,有尔等乃是社稷之福,君臣同心,必能中兴大明,且听我说第三策。”朱明复面露感动继续说:

    “这第三策乃是……”众人正襟危坐,做好心理准备,生怕崇祯帝又抛出什么惊天言论。

    致书友:

    新人三连,求订阅,求收藏,求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