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给大明五百年

第40章 建立枪炮厂

    三日后,四位阁臣、六部尚书和戴苍、孙和鼎则被叫到了乾清宫。

    “众位爱卿,前日之操演,文武百官反响如何呀?”朱明复问道,“启禀陛下,百官振奋,纷纷请求朝廷尽快大量制造。”陈演出列道,“哈哈哈,那便好,朕也希望啊,但是量产还是有困难的,你二人说一说。”朱明复指了指戴、孙二人。

    “启禀陛下,此枪结构远比鸟铳复杂,工匠稀缺,即使能工巧匠在微臣的指导下,一月方能造出一支。而且造价昂贵。”戴苍道。“于大炮而言,则是材料不足,且造价高昂,2寸炮量产较快,4寸炮,一月也只能造出1门,6寸炮三月才能造出一门。”孙和鼎说。

    “陛下,银子不是问题,户部愿竭尽全力筹措。”倪元璐站出来说,众人倒是吃惊,平日里“铁公鸡”一下子大方了,朱明复欣慰的笑笑。

    “陛下,工匠也不是问题,一来,明间工匠颇多,稍加训练便能成为熟手,二来顾炎武出使西洋,微臣曾命他大量寻访外国工匠,特别是陛下提到的火枪师、火炮师、钟表匠。我想定有收获。”前工部尚书,现在的内阁辅臣范景文道。

    “好哇,如此一来,就只剩下枪炮材料和制造时间的问题了!朕来解决。”朱明复总结道,大臣们每次听到“朕来解决”四个字没心都特别踏实。“首先,我们来说,材料问题,所需的铜铁之材料,工部可安排民间加大开采力度,同时还可由皇家商行和南洋舰队海贸司向海外购买。同时,要让皇家科技大学研究金属冶炼之法,提高铜铁质量和产量。”

    “其次,这制造时间的问题,尔等看这桌案,若是一人制作,少则五日,但是若分工呢,一人造桌面,一人造桌腿,一人上油漆,一人组装,恐怕不需两日便能造出吧,那么枪炮不也是如此吗,而且培训工匠也省了力气,造枪管的只需学造枪管,造枪托只需造枪托,如此可好?”戴苍和孙和鼎二人眼中一亮,首先说道:“陛下英明!”众人也反应过来,大家一起夸赞,其实朱明复只是说了主世界现代“流水线”的模式。

    “还有,此次造枪炮不可再用以往兵部作坊的形式,效率太低,朕以为要建几座大厂,专门制造枪炮,南京自然要有一座,我以为广州府也可有一座,因为西洋人在广州较多,还有一处在太平府为宜,此处马鞍山等地铜铁矿较多。”朱明复补充道,众大臣听着朱明复娓娓道来,不禁敬佩万分,“诸位爱卿,不必惊奇,朕只不过是爱读书罢了,所以知道的多一些。”朱明复继续“凡尔赛”。

    建立三座枪炮厂,几乎很快就达成了共识,其间陈演有些吞吞吐吐,他的表态也含糊不清,不过这不重要了,因为四大阁臣和六部尚书都不是他的人,他只是一个被架空的首辅大人,这一点他心里也清楚,但是党争时,皇帝罢他的官,他至今也没想明白。

    众人决定枪炮厂便由工部和兵部牵头开始建设,朱明复要求要在年底之前把,南京枪炮厂和太平枪炮厂建设完成,并投入生产,广州枪炮厂则不迟于明年二月投入生产,时间还是很紧迫的,但是好在,当时人力多,动不动几十万人投入建设,所以也勉强能够实现。

    枪炮制造上,众臣认为当务之急是戴苍枪和2寸和鼎炮、4寸和鼎炮,六寸和鼎炮则暂缓生产,而就在这时,王承恩在朱明复耳边低语道:“万岁爷,郑芝龙求见!”朱明复点点头,叫他进来。郑芝龙一进来见到,四位阁老和六部尚书都在,颇感诧异,于是先给皇帝行了大礼,又向诸位大人见了礼。

    众人暂停讨论,看向郑芝龙,朱明复猜到大概猜到了郑芝龙的来意,便说:“郑爱卿。莫非来是为海军要枪炮的吧?”“陛下真是神机妙算!”郑芝龙作揖道。“郑大人,还是先等等吧,毕竟如今大明主要的用兵方向在陆地上,不在水上。”兵部尚书史可法道。“陛下,各位大人,微臣知道陆军比海军更急,但微臣料想6寸大炮,陆军是不愿意要的,因为过于沉重,不方便运输,于是微臣想来争取!”

    “郑大人也是忠心为国,我以为陆军海军都是我大明的军队,产出枪炮自然是都要按需分配的,只是我等以为6寸炮,造价昂贵,制造时间长,所以可能要暂缓制造!”范景文说道。

    “陛下,范大人,微臣也在海外寻得工匠200多人,其中有倭人有佛朗机人,愿全部交给朝廷使用,此外6寸炮的全部经费,海军愿意承担,若是不够,微臣愿自献家产!”郑芝龙言辞恳切的说。

    “好,郑爱卿拳拳之心,朕甚是感动,6寸炮也一并制造,海军负责一部分经费,不够的户部补,岂能让你自自己出银子?”朱明复一锤定音!郑芝龙感激涕零,他之所以这么要争取6寸炮,是因为他在看了6寸炮的威力之后,觉得对海战有着巨大作用,毕竟在当时,大炮射程和威力是海战胜负的关键因素,他与葡萄牙人打过海战,也深知这一点,朱明复当然也是知道的。

    于是,大明的三大枪炮厂便开始了建设,这也是大明近代兵工厂的雏形,影响深远!

    PS:科技开挂不敢开太猛,书友们给点收藏,给点推荐票,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