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给大明五百年

第49章 确定主帅

    先前张献忠屠川时,朱明复与众人商议时提出了出征前的四项准备工作,一是安排密探,二是军备,三是瓦解左良玉,四是选主帅。朱明复说心中有些想法,是因为这两个月他一直思考这四件事。

    “锦衣卫的密探已经送进去不少,军备在准备几个月,也基本可以备足。朕先来说说主帅的事。”朱明复喝了口茶接着说。

    “朕认为,秦良玉与张献忠等贼寇周旋多年,作为一路主帅是稳妥的。”朱明复说完顿了顿,看向众人,大家纷纷点头。

    “但,只派一路大军征讨,即使获胜,恐怕也是一场苦战、持久战,如今朝廷是拖不起的。”朱明复说。

    “陛下!微臣十分认同,若打上几年,满清势必借机入侵。我以为至少派两路大军夹击!”史可法说道,朱明复觉得此人的战略眼光一向不俗。“微臣也思考多日,觉得一路可由贵州入川,一路由山西入川,再派一支疑兵由长江入川。”

    “说得好,甚合朕意,这第二路的主帅兵部推举何人?”朱明复问。“这……朝中主将中,吴三桂驻守山东不能动,微臣看只有孙传庭大人和马士英大人!”史可法说道。朱明复沉默。

    马士英说:“陛下,孙帅驻守中原,一防北方不测,二防武昌有变,不可轻动,臣虽不才,愿为陛下分忧!”朱明复有些欣慰,一众大臣也微微点头。

    “爱卿能为国分析,朕心甚慰,但是你驻守京畿,是朕的最后一道屏障,朕也不愿轻动!”一听皇帝此话,马士英是觉得很受用的,毕竟皇帝把他当做了最信任的人。

    “朕想派一个青年将领,那便是陆少林!”众人一听,颇为吃惊,陆少林虽然治军严谨,在皇家第一军团做得不错,但是毕竟没什么耀眼的战绩。

    朱明复看出了大家的心思,接着说:“众爱卿,听朕说,陆将军虽然年轻,却有几点优势,一是治军有方,二是熟知兵法,三是战法灵活,还有就是,张献忠对其用兵之道并不了解,有此几条,优势在我。”众人都是人精,稍一琢磨,便觉得皇帝说得有道理。其实朱明复还有一个底牌没有说出来,那就是他把自己写得一些主世界现代军事著作给了陆少林,此人日夜研读,还经常来请教。朱明复判断他是个可造之材,当然也可能是只会纸上谈兵,不过朱明复有信心赌一赌。

    李邦华出列道:“陛下如此一说,微臣觉得确实可行!”众人也相继附和。

    “那么,就剩下最后一件事了,那就是左良玉的问题,众爱卿有何高见?”朱明复接着说。

    “陛下,微臣认为,可以召他入京,稳住其人为上策。”陈演这回抓住时机出列道。

    “首辅大人,左将军恐怕不会轻易离开武昌,早在BJ之时,他对兵部的命令便是阳奉阴违,陛下南巡以来,此人更是缩在武昌,把持着湖广的钱粮,若召他回京,他定会以各种理由推脱!若是强逼,恐会生变!”范景文说道。

    “不如让一二三军团合力,加上微臣的海军,剿灭了他!”郑芝龙说道。

    “郑大人,万万不可,他虽然割据一方,但并未反叛,朝廷师出无名,而且他手握重兵20余万,朝廷若剿灭,势必元气大伤。”黄锦说道。

    “这,召也召不回,打也打不得,实在难办!”郑芝龙打仗还是有些水平,政治上则有些稚嫩。

    “朕倒是有了对策,但是有些风险”见众人讨论无果,朱明复缓缓说道。

    “既然他不来见朕,那朕便去见他。”朱明复此言一出,一片哗然。

    “陛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国之安危系与陛下一身,稍有闪失,社稷倾覆啊!”倪元璐率先跪地说道。“是啊,万万不可!”众人跟着附和。

    “诸位爱卿,都起来吧,且听朕说,其一、左良玉虽不遵朝廷指令,但并无反叛之心,他盘踞湖广,也主要是为了保存实力,等待时机。其二、他若弑君谋逆,三面被我大军包围,必然没有好下场,他不值得冒险。其三、他之所以不为朝廷卖力,也是为不知道朕会不会秋后算账,朕若前往,他心里一会惊讶,二会心安。”朱明复分析。

    “陛下,话虽如此!但陛下万金之躯,岂能冒险?不如派一位朝廷大员,或者皇子亲王,作为钦差,亦可完成此事。”范景文接着说。

    “不,派钦差最多稳住他片刻,治标不治本,朕要彻底解决此事!”朱明复坚定地说。

    “陛下,这……”有人还要劝说,朱明复打断道:“此事就这么定了,朕知道诸位爱卿的好意,但朕也相信自己的判断,今天先到这吧,诸位爱卿回去准备,兵部在把出兵的事宜细细拟个章程,今日之议,万万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