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衙门当差的那些年

第三十六章

    今天的天气有点儿冷,正坐在火炉旁烤着火的唐师如是想到。窗外的天空阴沉着,铅色的天空乌云密布,一场大雪就在这乌云中酝酿。唐师悠哉地在火炉边烤着火,想着要不要往炉膛里加点儿炭来,只是看到角落里计时的漏壶一眼后,唐师便是打消了这个念头,都快下值了,加什么炭嘛!唐师如此告诫自己,要为公家节省每一文钱,决不可铺张浪费。

    屋门外响起了脚步声,不轻不重,不疾不徐,沉稳有力。

    这不像是那帮兔崽子会有的步伐。唐师如此思忖,随后却是马上起身走到书架前,拿起一副卷宗装模作样地看了起来。

    此时屋门被推开,张县令走了进来,却是看到了唐师正站在书架前翻看一份卷宗,时而愁眉不展,时而眉目展开,露出一丝若有所得的神情。

    咳!张县令轻咳了一声。唐师才将目光转向了张县令,露出欣喜地表情。

    呀!是张叔啊!刚才看卷宗却是看得入神,没注意到张叔进来了,莫怪,莫怪!唐师打着哈哈。

    别装了,又没什么外人。张县令哂笑道,人却是走到火炉边的凳子上坐了下来。

    额!装是对长官最起码的尊重,张叔心思缜密,慧眼如炬,我这点小伎俩哪上得了台面。唐师赧然道。也是走到火炉边找了张凳子坐下。

    你个小滑头。张县令笑骂。不过说正经的,贤侄来县衙多久了?

    记得不是很清楚,大概是一年七个月又十四天,领了十九次俸禄。唐师规规矩矩答道。哦!再过一会儿就变成一年七个月又十五天了。唐师看一眼漏壶。

    这叫记得不是很清楚???

    时间真是过得快啊!想不到贤侄已经来衙门快两年了。张县令感叹道。

    唐师并没有接话,因为他知道张县令的话应该还没有说完。

    原来的县尉却是调任他县了,如此一来,县里的县尉一职便是空缺,我把你的名字向上司禀报了,而且最近你的工作成绩确实喜人,上司已经同意由你接任县尉一职,任命公文不日就要下来,你且准备准备吧!张县令不紧不慢地说完,便是起了身离开。

    义父,慢走!唐师眼含热泪。

    下了值的唐师往外走去,感觉脚步都是轻了几两,不是拼命按住,怕不是要起飞了。

    唐大人。一个衙役看到了唐师却是高声叫道。

    你刚才叫我什么?唐师注视着那个衙役。

    唐...大人?那衙役略显迟疑地回道。

    你再叫来我听听。唐师略显期待地说道。

    唐大人。那衙役盯着唐师的眼睛又喊了一次。

    hiahia!唐师突然就笑了,肩膀也是跟着一颤一颤的,很有小人得志的感觉,旁边的衙役也是跟着笑了起来。

    院子里一时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

    唐师叼着牙签在前头走着,身后几个衙役却是满脸堆笑着跟在后头,亦步亦趋。

    却是唐师拗不过几个平日交好地衙役的热情,便是请了次客,带着他们几个却是在城里的一处有点儿档次的酒楼好好地吃喝了一顿,虽然结账的时候唐师感觉心有点儿痛。

    几人却是在一处楼前停住了脚步。楼的外观颇是朴素,虽不是门脸斑驳,但却是显得比较素净,只是大门的正上方却是挂了一块牌匾,“怡红院”。

    听说怡红院里却是来了几个西域女子,那身段,那唱腔,绝了,最特别的是那一身异域风情,令人非常向往。一年岁稍大的衙役却是说道。

    几个旁边静候地衙役却是同时“吸溜”了一声。

    你这般熟悉,莫不是常来?一衙役笑问。

    哪有,路过,路过。那年长衙役却是回声辩解道。

    哈哈!几人却又是笑了起来。

    唐大人,看现在天色尚早,不如我们去里面喝喝小酒,听听小曲?却是一衙役看着唐师问道。其余几个衙役也是一脸希冀地望着唐师。

    这里喝喝小酒,听听小曲,大概要多少啊?唐师问道,却是心里儿有些意动。

    大概七钱银子。衙役谄笑道。随后又是补充了一句。一个人七钱。然后却是心里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其他另算。

    额!好教各位知道,我不是那样的人。唐师正气凛然地回道。说着,却是大踏步离去,浑没在意身后众人错愕的眼神。

    摸了摸自己干瘪的荷包,唐师只觉一阵悲伤莫名,悲从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