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衙门当差的那些年

第三十九章

    林婉君走到纪二家前。

    小二!小二!林婉君呼喊道。

    不多时,纪二从屋后边探出脑袋。

    怎么啦!纪二回喊道。

    听说下午隔壁村有拜寿的请了个戏班,你下午看戏不看。林婉君站在墙外大声叫道。

    好啊!去啊!纪二回道。

    那我下午来叫你哈!林婉君高兴地说道。

    哦!好!纪二高声答道。

    林婉君像是完成了一个伟大的使命般蹦蹦跳跳地往家走去。

    下午,林婉君搬了个小凳子早早地便是来邀纪二,纪二和爷爷招呼了一下,也是搬了个小凳子和林婉君一起手牵着手的往邻村走去。

    你累不累,我来帮你搬凳子。纪二不由分说地抢过林婉君手里的小凳子。

    两人来到邻村的戏台下,赶紧找了个靠近戏台的地方摆好凳子,然后却是坐在凳子上,静待开场。

    不一会儿,便是来了许多人,凑到戏台这边,东瞅瞅西望望,更有甚者,为了能将戏台看得清楚些,爬上了戏台旁边的大树,骑在树杈上往戏台上看着。让纪二不由地感叹还是来得早好,要不然连位置都没。在这个娱乐消遣还是很浅陋的时代,看戏是他们为数不多的消遣,看了之后也能作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说上许久。

    一声锣响,台下刚还嘈杂的声音却是霎时消散不见,戏台上的幕布拉开。此时,钹儿,铙儿,二胡,扬琴的声音都是同时响起,而一个一身华丽服装的戏子便是踩着这音乐的拍子,踏着小碎步往台前走来,身上五颜六色的服饰和头饰也是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五彩斑斓地光,一片儿金碧辉煌地彩霞,映照着戏台如梦如幻。

    此时,演员却是开了嗓,他圆润的歌喉在舞台之上颤动,听起来辽远而又切近,柔和而又铿锵。词儿好似一个一个的珠子掉在了玉盘,清脆地,叮叮当当地,像是在人们的心底响起,曲儿好似清泉在小溪里流淌,哗哗啦啦,欢快,灵动。台下的人群便是爆发了一阵雷鸣般的喝彩,叫好声,不绝于耳。

    一曲终了,台下窃窃私语之声渐起。而后又是一声锣响,台下又是一片寂静。

    一戏子上台,水袖轻舞,一番开腔,那戏词仿若天空飘下之雨滴,无处不落,落在青瓦之上,落在石阶之上,落在草地之上,嘀嗒嘀嗒,落在每一个人的心间。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相思路。

    这个我知道,“牡丹亭”,我以前听过的。纪二凑到林婉君的耳边小声诉说。

    林婉君没有答话,只是点了点头,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戏台之上的华丽场景。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戏台之上的人儿一番浅唱低吟,台下之人却是听得如痴如醉。

    戏曲终了,却已是日暮西沉,戏台之下的人也是一番感叹着四散,纪二林婉君也是搬起了自己的小板凳往家里走去,夕阳西下,将两人的身影拉的长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