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衙门当差的那些年

第四十九章

    当唐师正在衙门里头“钻研”以往卷宗的时候,张县令却是进了屋内。

    贤侄又在研究卷宗啊?张县令呵呵笑着说道。

    是的。唐师回答的极为肯定,脸不红心不跳。

    贤侄可知道提点刑狱司?张县令没在这件事上纠缠,而是问了唐师另一个问题。

    知道。九路提刑司嘛!我认识的那个杨佑红就是我们浙江路提刑司的人。怎么了,张叔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来。唐师略微疑虑。

    我的一个同年,姓宋,正好最近调任京畿提点刑狱司,任提点刑狱公事,你也知道,他刚过去,人生地不熟的,所以向我要几个人充作他的幕僚,方便办事。张县令一副你懂的表情诚恳地望着唐师。

    好事啊!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嘛?唐师仍然有点迷惑。

    我向他推荐了你,而且正好他也听说过你。张县令诉说道。

    唐师压抑住自己略微兴奋地高兴地神情,并且心内一遍又一遍地告诫自己“低调,低调,不要表现的太明显”。

    可是我喜欢这里,愿意一辈子在张叔的领导下做事。唐师“眼泪汪汪”地说道。

    在哪做事不是做呢!更何况贤侄颇有本事,何必困在这个小地方,蹉跎岁月呢!张县令苦口婆心地劝说道。

    好吧!但凭张叔做主。唐师拱手道,神情颇为不舍。

    啊!张叔,小侄倒是有个问题,不知当讲不当讲。唐师随即却是说道。

    但讲无妨。张县令神情愉悦地说道。

    你这个同年都提到提刑官了,为什么你还是个知县呢?唐师一脸疑惑地问道。

    咳!张县令一声咳嗽掩饰自己的尴尬,旋即却是解释道。贤侄啊!这人呢!讲究的是一个能力和机遇,不可一概而论地。

    唐师顿悟状。

    而且,怎么说呢!知县也好,提刑官也好,不都是为官家做事么?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张县令循循善诱道。

    张叔的思想境界实在是高,令我辈叹服,小侄对张叔的敬仰一时难于言说,只叹自己的思想认识不及张叔之万一,五体投地,五体投地啊!小侄拜服。唐师感叹道。

    真正的画饼人不但会给别人画,有时候连自己都不放过,饼吾饼,以及人之饼,这才是我辈学习之楷模,道德之典范啊!唐师心中如是腹诽。

    嗯!贤侄以后就会明白的。张县令老怀大慰,又有点小尴尬地离开了屋。

    唐师正收拾着行李,旁边的唐三也跟着收拾自己的东西,却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少...少爷,我们真的要去汴京嘛?唐三犹豫着问道。

    那是当然,要去汴京做事,自然就要去汴京了,怎么啦?唐师停下自己手中的动作,有点儿关切地问道。

    哦!那我们还会回来吗?唐三继续追问。

    难说!这一去山高路远地,怕是很难再回来了,车马慢那!唐师有点儿感叹。

    唐三环顾着四周,一桌一椅,一花一木,最后却是坚决地向唐师诉说道。

    少爷,我不想走,不想去汴京了。

    为什么?唐师诧异。

    也许,在少爷看来,这里只不过是几栋房子,几块砖,几块瓦而已,普普通通,随处可见,但在我唐三看来,这里是一个我叫家的地方。我自记事起,便在这里,在这里玩耍,在这里长大,我想我可能离不开这里了。唐三略微感伤的说道。

    唐师有些儿讶异地望着唐三,仿佛是第一次认识唐三一样。

    你不想离开这里。唐师望着唐三问道。

    唐三坚定的点了点头,表情凝重而又严肃认真。

    唐师走过去,拥抱着唐三。

    那你自己保重。唐师拍着唐三的后背如是说道。

    唐三也拍了拍唐师的后背。

    少爷,你也保重。

    唐师放开唐三,深深地看了一眼唐三,拿起桌上收拾好地包袱出了门,旁边的屋门也是打开,唐宁提着自己的包袱拿着那把不曾离身的佩剑走了过来。

    我也去。唐宁望着唐师,坚决地说。

    唐师看着唐宁,看着看着便笑了。

    好啊!唐师回答的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