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的三国

第二百三十章 所谓制衡

    冬月二十六,黑熊统御前锋过兹氏县城。进军规模极大,足有步骑三万多人,各类轻便雪橇两万余台,全军马匹四万余。

    雪橇制作很是简单,太原河东二郡迁徙了大量叛军家眷以及豪强士人,这些人的屋舍宅邸最不缺好木料。

    又不缺人力和技术,雪橇制造十分快捷。

    除了万余精骑外,余下都是步兵驾御雪橇的方式行军。

    携带了足足半个月的粮草,主要是马匹食用的草料。

    哪怕没有重大斩获,敲敲北地诸胡的边角,也能获得月余补给。

    所以这一战的根本目的,不是剿灭北地诸胡,而是落实与匈奴的盟约。

    顺手抢北地诸胡的牛马兽群,解救一部分男女,解决军队人畜的口粮问题,都只是巩固盟约的附带品。

    带着这种想法,黑熊心态相对轻松。

    这种状态下,他行军相对较快,朝发夕至就能抵达离石。

    刘豹出离石五十里迎接,几乎是在半路上等候黑熊。

    并带来了一个让黑熊为难的消息。

    “自大渠帅威名传来,北地各部无不震怖。”

    刘豹语气有些低,也有些不好意思:“小王与大渠帅敌对时号召西河、上郡匈奴各部时,也派遣使者,这才有了北地羌、卢水胡进犯关中之事。现在大渠帅亲率天兵至此,各部皆有降意。”

    最大的匈奴都被重创,严格来说正统的匈奴部族已经覆灭。

    把北地羌、卢水胡聚在一起,也挤不出十万青壮。

    雪橇还在前进,黑熊也知道北地诸胡的问题,匈奴是实质上的盟主,这个联盟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抵抗鲜卑的入侵。

    这个联盟更像是个停战协议,只有鲜卑入侵时,卢水胡、北地羌就会停战,不干扰匈奴,甚至出兵助战。

    以卢水胡和北地羌的体量,一旦匈奴人扛不住被鲜卑人吞并。

    那一等鲜卑二等匈奴,卢水胡、羌胡只能沦为末等。

    也因为这个广泛却不牢固的协议存在,所以各部每年放牧、耕种时引发矛盾还有个调解的余地。

    相对于重创后的匈奴,这些羌胡、卢水胡依旧是小体量。

    黑熊不觉得意外,思考片刻后,就说:“你也清楚,今年是我攻势神速,他们无处可逃。南边是关中,北边被你们挡住,他们今年是笼中鸟。眼前的投降,大概率是壮士断腕。等春暖花开各部迁徙游牧时,我大军也难以调动,到时候你们就是强行兼并,也要付出许多代价。”

    “是,小王也有这样的顾虑。”

    刘豹立刻就说:“小王的意思是拒绝他们的请降,会耽误大渠帅的时间。”

    黑熊扭头看刘豹:“单于的意思是,杀降?”

    “不是杀降,大渠帅怎么会杀降呢?”

    刘豹立刻解释:“小王部落缺奴隶和女人、孩子,大渠帅也要解救男女、孩童。小王的意思是答应他们的请降,然后分了他们。不杀降,只是拆分他们的部族、聚落。”

    见黑熊不反对,刘豹才说:“小王部族内大约还有七八万男女要转交进献给大渠帅,小王这里缺人,也缺奴隶。不到最后一步,小王也不想杀降。”

    说着又更进一步:“小王也知道大渠帅要犒赏壮士,我们不杀有用的奴隶,杀他们的贵族、头人。他们的勇士性格顽固,小王这里游牧时不好约束,不如大渠帅带入关中集中看管。”

    黑熊点头,就问:“你准备怎么吞并这些部族?”

    “他们掳掠的边郡汉民会移交给大渠帅,男人给一匹马,女人给一头牛,孩子给一只羊,让他们带走一切能带走的衣物、工具。”

    刘豹耐心讲述自己的吞并计划:“他们头人、贵族、萨满祭司和勇士的财富,小王会参照关中部帅、太原豪强的处置办法,给大渠帅九成。”

    见黑熊不反驳,刘豹讪讪赔笑:“就是兵器冶炼、制造不便,希望大渠帅能让小王拿走大部分的兵器和铠甲。其中如有大渠帅看中的,都是大渠帅的。”

    “兵器、铠甲都能给你,但弩具,我必须拿走。”

    黑熊抬手打断,讲述自己的底线:“这次获得的工匠统统归我,哪怕是个扎头发的工匠,也要给我。他们的弩具归我,你们会制造弩的工匠,也要给我。未来,我不希望匈奴人能制造强弩,这会危及我的生命。”

    刘豹立刻点头:“一切遵从大渠帅的意愿,只要大渠帅愿意卖弓给我们,小王愿意将所有制弓的匠人献给大渠帅。”

    “单于不必这样,你也知道我喜欢云游各处,不怕强弓,就顾虑弩具。制弓、冶铁、锻造铁甲、皮甲之类的工匠,我不会干涉。如果这些工匠是汉边民出身,你要还他们自由,他们愿意留下来的话,你要给他们报酬,要保护他们的利益。有了争端,未来会由使匈奴中郎将进行裁决。”

    “如果是他族,未来成为太平道信众,你要准许他们赎身。当然了,我派来传道的人,会考验信众,不会随意扩张,我会限制信众的规模。”

    座下雪橇还在前行,黑熊说罢等雪橇后面的主记捉笔完成速记后,才问刘豹:“工匠方面你知道了我的底线,我希望你能向其他贵族说明白,我不想重申这件事情。”

    “是,小王明白,会让各部的小王、头人牢牢记住这件事情。”

    “说说其他方面你是怎么计划的。”

    “是,小王准备将他们俘虏的外族释放,用他们补充各部损失的人口,也用他们来做监工。而他们的族人,和比弓高的孩子,就贬为奴隶。”

    刘豹又补充说:“比弓矮的孩子,我们会养大他们,让他们成为新的族人。”

    弓是骑弓,比骑弓高的孩子,已经可以骑羊射鼠兔了;也能照顾孩子、采挖野菜和协助放牧。

    但也认知固定了,时间长了还能同化,短期内贬为奴隶,则是最省事的。

    奴隶没有人身自由,敢逃跑,就要付出沉重代价。

    而部族牧民,虽然受到头人、贵族的人身控制,却又有有限的人身自由。

    黑熊听了点头:“让奴隶还监管他们原来的主人,这很妙。那你说说,现在怎么才能将这些人一口吃掉。”

    刘豹心中安定不少,就说:“他们已经到了离石,驱赶来了牛羊兽群,以及请罪、致歉的礼物。”

    “这么说,现在抓了他们,他们的部落将陷入混乱?”

    “是这样。”

    刘豹语气有些奇怪:“一些与他们交好的匈奴贵族也劝过他们,可他们不相信大渠帅会严惩他们。甚至还说,大渠帅会厚待他们,用他们来制衡小王,再用小王制衡鲜卑。”

    看一眼黑熊,观察黑熊的情绪,刘豹又说:“他们现在顽固的认为,投降大渠帅后,他们会获得更好的待遇。”

    “他们说的不无道理。”

    黑熊忍不住笑了笑,安慰刘豹:“我说过,你我是兄弟之盟,那他们就永远不可能骑在你头上。他们不了解我,不知道我的志向,难道你还不清楚么?别说他们,就是鲜卑东胡,也只能给我们做奴隶。”

    “小王明白了。”

    刘豹长舒一口浊气,笑问黑熊:“大渠帅是想今日动手,还是明日?”

    “给他们一点希望,三天后处理他们。”

    黑熊收敛笑容:“三天后,会有更多的军队。处死他们后,我们才能像洪水一样冲垮他们的营寨,不给他们聚集、反抗的机会。每一次反抗,死亡的不是你我的部众,就是未来的奴隶,我们要爱惜人力。”

    “大渠帅所言甚是,小王受教。”

    刘豹侧身拱手,黑熊只是笑笑不以为异,刘豹认真施礼。

    此前刘豹知道人力很重要,但也不是那么的极端重要。

    可王庭三部被破,前后近十万本族青壮被杀,刘豹才知道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他也感受到了历史上匈奴历代单于、首领被重创时窘迫。

    有可能被贵族联合罢黜、逼死谢罪;也有可能被心怀不满的小部分贵族、部族勇士刺杀。

    一个遭遇重大失败的单于、首领,必然不得人心,没有部众会拥护他,如果遭遇刺客袭击,可能护卫也会敷衍了事。

    现在没有黑熊的扶持,刘豹就有可能像他的祖父那样,或遭遇其他悲惨的命运。

    也只有抱着黑熊的大腿,取得一系列胜利之后,他才能服众,坐稳单于大位。

    就目前来说,黑熊可以换个人来当单于,但誓言的影响力会反噬。

    如果刘豹自己不行,违背誓言,那重新立个单于的话,没人会拿汾水之盟说事。

    所以短期内,刘豹的日子很不好过。

    想取而代之的匈奴贵族,会想尽办法找他的死穴。

    聊完关键的事情,刘豹才取出一卷羊皮递出:“大渠帅,这是那位蔡大家的回信。小王已将她请来,如今正安置在离石城中清养。”

    “我之前听人说她可能在五原一带,你怎么找到的?”

    “确实在五原周边,在五原之南、西河郡北部的单于旧王庭。”

    刘豹讲述:“当年我父为朝廷效力,钱粮补给断绝,不得已抄掠河东大姓,其中有一位头人抄走蔡大家。小王当时年幼,并不知情,小王之父也不曾注意到这点事情。”

    “后来这人头带着部族返回离石,在这里发卖虏获来的男女,蔡大家为左谷蠡王所购,颇得左谷蠡王尊重。”

    刘豹尽可能用美好的语言来描述,黑熊听着也没刘豹想象中的愠怒,就听黑熊问:“那这左谷蠡王何在?”

    “左谷蠡王数年前病亡,现在继任的是小王的一位族侄。”

    刘豹有些尴尬,不知道该怎么介绍左谷蠡王死亡后,蔡昭姬的命运变化。

    黑熊见他支吾模样,就说:“我也清楚匈奴传统,人活着就好,我不会就此事追究什么。她可有子女?”

    “有几个儿女,也夭亡了一些,现在还剩下两个儿子与一个小女儿。”

    刘豹说着抬手比划,黑熊也看明白了,这个小女儿还在襁褓之中。

    就继续安慰说:“她的两个儿子,也是你们祁连氏血脉?”

    “是的,上一任左谷蠡王是小王的从叔父,算起来蔡大家的两个儿子,是小王五服内的族弟。”

    刘豹低声解释,也没解释小女儿与他的关系,大概率是同族侄女。

    “既然是你祁连氏的血脉,这两人去留,就听蔡昭姬如何安排。她不肯带入关中,你也要妥善安置。若是带入关中,我自会安排名师教导,未来也会派入王庭,在单于麾下效力。”

    “是,小王听从安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