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夜刀

第三十一章 一见如故

    蒙元王朝统治末年,大家的愿望并不过分,大家只是想有个家,想有些自己的子女,想给辛苦一生、从没欺负过别人、老实巴交的父母一个安逸的晚年,起码自己也有口饭吃。大家如此,朱元璋也是如此。他的家并不大,但家庭关系和睦,相互依靠。父母虽然贫穷,但每天下地干活回来,仍然会给他带来很多惊喜,有时候是个小巧的竹蜻蜓,有时候是个乱蹦的小蚂蚱,有时候是地主家不吃的大馒头,然而现在的他什么都没有了。灾难降临,四月初六朱元璋的父亲饿死,初九大哥饿死,十二日大哥长子饿死,二十二日母亲饿死。

    十七岁的朱元璋,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个离去,他却无能为力,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此刻的他还需要面临的问题是:埋葬他的父母、亲人,可是没有棺材、没有寿衣、没有坟地。朱元璋没有办法,只能用草席盖着亲人的尸体,然后拿门板到处走,希望能找到一个地方埋葬父母。可是天下之大,到处都是土地,却没有一块土地属于他。实在太可怜,终于出现了好心人,给他了一块地方埋葬父母。

    此刻,他唯一的宣泄方式只有痛哭。夜信随引路少年找到了朱元璋。只见朱元璋兀自泣道:“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徜徉。”

    引路少年开口喊道:“重八,有亲戚来找你了。”朱元璋擦拭了下脸上的眼泪,看了下引路少年道:“汤和,胡说些什么,我家穷的叮当响,哪里还有什么亲戚。”

    引路少年(汤和)拉过夜信,说道:“这不是。”

    朱元璋打量了下夜信,夜信也打量了下朱元璋。

    朱元璋看夜信双目有神,腰间挎刀,飒爽流星、英武不凡,不觉心中暗自赞道:“看模样也就比我小一两岁,眼睛却如此深邃明亮,深不见底,我家何时有这般亲戚?”

    夜信则看朱元璋身材高大、举止庄重。他的头发乌黑,眉毛浓密,鼻梁高挺,嘴唇厚实,有着不似十七岁少年能有的非凡气质和领袖风范。

    夜信开口道:“你是重八哥吧,我叫夜信,我是你的表弟。”

    朱元璋心想自古都是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近邻,如今我家的处境恐怕说自己“穷”都太奢侈了。开口对汤和说道:“汤和,从今天起,别叫我朱重八,我的名字叫朱元璋。”

    继而又对夜信说道:“你是我什么时候的表弟?我怎么不知道。”

    夜信开口回道:“朱大哥,我确实是你的表弟,况且四海一家皆兄弟,就算我不是你的表弟,我见你一见如故,意气相投,也要拜你做哥哥。”

    朱元璋对夜信也是非常喜欢,单凭自己如今“穷”的连父母的埋葬之地都没有的时候,还有个表弟来认亲,这份情谊朱元璋也是认可的。

    一来前世宿缘,二来意气相倾。朱元璋和夜信倾盖如故,一面如旧。朱元璋和夜信葬完了朱父朱母,磕完头后,便携手一起回到了家中。

    再看朱元璋的家:那是一间极其简陋的茅屋,土坯被风雨侵蚀得斑驳不平,屋顶上的茅草已经变得枯黄,勉强遮盖着破旧的瓦片。

    夜信年少,从小便在夜阑山庄长大,那里自是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再看朱元璋的住处,竟然夜不能驱寒保暖,日不能遮风挡雨,如此地残破不堪。蒙元之下的普通百姓竟生活的这般苦不堪言,天下英雄怎能不反?

    正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