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夜刀

第一百零五章 南魔大军

    话说虫魔王虫子、花魔王花子、耗魔王耗子他们接到东南方向的鸣金信号之后便火速朝东南方向撤退。智魔王李善长也早在那东南方位派军接应,见并未有追兵追来,便和他们一起撤退,暂且回到了通州。李善长等人安葬好镜魔王镜子之后,又打探到西魔王萧朝贵离世的消息。

    经过“黄土岭”一战,李善长一方仅仅折损了镜魔王镜子那一员大将,带出去伏击的四万将士也不过折损四五百人。经过比较,西魔军萧朝贵一方若不是半路杀出夜信带来的微山大军,他们可谓是完败。首先,西魔王萧朝贵伤病不治,已然身亡。其次,御风四将的老大“千面风”四天也被镜子的阴阳镜照死。然后,御风四将的老三“岚烈风”商忍被花魔王花子所俘虏。最为重要的是西魔大军元气大伤,八万大军更是折损一半有余。

    智魔王李善长在“黄土岭”一役中可以说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处处抢尽先机。然而,李善长他很清醒,并且他很清楚的知道: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不能以一城一地的得失,一军一将的成败来做评判。李善长他明白:有了夜信、杨宪等微山军的加入,此时的漠州城的军力并不比萧朝贵在世的巅峰时期差。因此,李善长第一步做的便是收缩战线,将四万将士重点布防于明州、通州一带,以防守为主。第二步做的则是将上述情况一一禀报给东魔王阮籍,希望阮籍能够亲自出马,一举扫平漠州,诛灭夜信、萧瑀等残余势力。

    东魔王阮籍得到李善长传来的消息之后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西魔王萧朝贵骤然离世,那个和自己一直作对,势如水火的一代枭雄萧朝贵死了,从此之后,天魔教之中再无可与他一较长短之人。忧的是自己的心腹爱将镜魔王镜子折损,加上之前折损的影魔王影子、犬魔王犬子,他手下的八大魔王已去其三,内心自是忧惧不已。不过此刻的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便是前去湿骨林找自己的师傅“白蛇仙人”寻得把柄绝世好剑“草雉剑”来对敌天下第一神兵“割夜刀”。为此,他又连下了两道命令,一道是让蝎魔王蝎子暂领东王府,挟制韩林儿,统摄天魔中枢,处理教务,让雷魔王雷子在天魔教中枢之地亳州遍布火雷、火炮以防外来入侵及内生变故。二道是以韩林儿的名义任命南魔王于得成为讨逆元帅并让其率麾下的五万南魔大军火速驰援通州并总揽一切讨逆事务。

    且说那南魔王于得成又名于乙龙,号绍光,陕西花县禾落地村人,是天魔教运动初期的重要领袖之一。韩山童和于得成一同在家乡亳州创立了天末教,随后二人一起招揽并培养了阮籍、萧朝贵等一批骨干分子。于得成也可以说是阮籍和萧朝贵的引路人。于得成参与领导天末起义,曾任前导副军师,领后军主将,同年十二月,天末教改为天魔教,他也在亳州被封为南魔王、七千岁,地位仅次于韩山童,阮籍和萧朝贵。天魔教在韩山童的带领下并没有太多发展,于得成便认为韩山童守成有余,开拓不足,其子韩林儿更是纨绔浮夸,放浪形骸。相反,于得成却十分欣赏东魔王阮籍,他认为阮籍不仅杀伐决断,雷厉风行而且武艺超群,智慧过人。于得成坚信阮籍能够将天魔教带到更远的地方。阮籍对南魔王于得成也是极其倚重,不仅将最富庶的惠州划给他,而且每逢军情要事,阮籍也必定第一个征寻他的意见。就连幽囚韩山童,阮籍也是先和于得成商量,有了于得成的首肯之后才施行的。故而,于得成也是唯阮籍马首是瞻,此次阮籍让南魔王于得成支援李善长也就顺理成章了。

    另外,南魔王于得成属水魔一族,擅长驭水。其麾下的四万南魔军也是军纪严明,骁勇善战。他膝下无子,于是便收养了五个义子,皆随其姓。其中,老大唤作于吉,人送外号“破奔流”。老二唤作于元镇,人送外号“千食鲛”。老三唤作于典章,人送外号“水乱波”。老四唤作于存义,人送外号“神天泣”。老五唤作于禁,人送外号“水刃斩”。于得成那五名义子,江湖人称“南魔五虎”。有诗单赞这五虎:“摇动铁鐶铃,神鬼尽皆惊,南魔有五虎,天下尽闻名。”

    正是南魔大军声势豪,蠢蠢欲动漠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