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弦断

0017赵施施

    南宫墨槿羞愧地点了点头,人救了自己她还打了别人,心里十分过意不去,又向百晓笙连连道歉。

    直到百晓笙再三表示自己皮糙肉厚并无大碍,且本就是他行为有些不妥让她误会了,让她不必太过在意,这件事才作罢。

    南宫墨槿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耳后。

    白鹤仙看出了她的窘迫,将百晓笙拿过来的织锦镶毛披衣递给她,“北漠夜晚温度极低,这是他兄妹二人为你准备的,快些穿上出去烤火吧。”

    百晓笙点点头附和道:

    “对咯,我妹妹还为你们准备了些北漠的特色吃食。”

    南宫墨槿接过衣服,看着这个热情好客的少年,这才注意到他穿的衣服极有特色,白缎衬衫外套一件红色大袍,衣领上镶着金色丝绸,衣袖与衣底上镶着白色皮毛。

    她掂量了下手上这件十分的厚重,笑着点了点头,“多谢。”

    百晓笙见她冲自己笑,脸上微微泛红地回复道:

    “不麻烦不麻烦。”

    三人一同出了房门,门外是一条窄短的石走廊,百晓笙走在前头,南宫墨槿跟在其后,最后是白鹤仙。

    过了石走廊就看见一间石沙做的房屋,屋内无花与沈公子两人围着篝火坐着,一人手里抱了半个瓜正用勺子挖着吃。

    无花的旁边还坐了位较小的女孩,无疑应是白鹤仙口中的赵施施。

    “施施。”百晓笙冲她喊道。

    女孩循声看来,见三人走近就站了起来。她身着水绿色印花袄裙,滚一道窄窄的蓝边腰间别了根绳编,梳着双麻花辫戴着极具民族特色的头饰。

    “来来快坐这。”赵施施看见南宫墨槿热情招呼道,并往旁挪了挪,空出两个位置。

    南宫墨槿笑着上前,坐在圆鼓鼓的木椅上,白鹤仙也坐在其旁。

    “你们起先的衣服都被刮破了,而且那些衣服也不适合北漠的气候,这身衣服是我替你换的,合身吗?”

    赵施施侧着身子给南宫墨槿整理了一下裙摆,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南宫墨槿瞧。

    赵施施眉清目秀,小巧的脸庞散发着淡淡的柔光,细润的鼻子红润的小嘴,幼态十足。

    南宫墨槿忍住了想捏她脸的冲动,回了句:“大小正合适。”

    赵施施轻快一笑,“那就好,这些衣服都是我兄长做的。哦忘了介绍我自己了,天水一族赵施施。”

    南宫墨槿看了看坐在一旁烤火的少年有些惊讶,没想到他还有这般细腻的手艺,收回目光。

    “墨槿。”

    赵施施瞥见南宫墨槿冻的发红的手,将她的手放在火边:“快伸出来烤暖和暖和。”

    这时,百晓笙端来一盘食物,递给每个人一个小碗,“北漠气候怪异地形复杂。早穿棉袄午穿纱是日常,你们初来北漠的生人都不适应,待些时日就好了。”

    百晓笙刚被南宫墨槿打伤了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

    南宫墨槿看了眼他,又立刻收回目光,不敢与他直视。这一小小的举动还是被他捕捉到了,他将小碗递给南宫墨槿,安慰道:

    “没事,墨瑾姑娘,我平常出门回来也是大伤小伤的,这点小伤过几日就好了。”

    南宫墨槿疑惑地看着他:“为何?”

    这没来由的问题,百晓笙有些茫然:“什么为何?”

    “为何每次出去回来都会受伤?”南宫墨槿一本正经地问道。

    百晓笙扯了下嘴角,苦涩地笑了笑,话语里带着无奈:“此事说来话长。”

    “你们有所不知,北漠常年受风沙影响,气候炎热,物资匮乏。就算是丰收的时候,百姓也常年受饥饿所迫,更别说有战争闹灾荒的时期,那个时候…当真是尸横遍野。易子而食是常态。”

    百晓笙叹了口气接着说:“说到底都是土地问题。我们要有块好地,能种得出粮食,日子也就好过多了。”

    无花听着他讲着,低着头目不转睛地看着小碗里一口就能吃完的面条,心中泛起苦涩。怪不得给的面这么少,也许这就是他们仅有的粮食了,无花心想。

    她悄悄抹了抹眼睛,将面条放入口中,细细地咀嚼着。

    赵施施眼尖的看她光了碗,接过她的碗想为她添面,却被无花挡住了。

    无花用手臂挡着碗,连连摇头:

    “不要了不要了,我吃饱了。”

    赵施施有些错愕,一脸疑惑地看着她,“就这么一点你就饱了?”

    无花点点头,露出微笑:“饱了饱了,我胃口小。”

    赵施施转头看其他人,碗里也空了,她还未伸手。

    “我们也吃饱了。”三人异口同声发出声音。

    话音刚落,响起一“咕咕”声,不知道是谁的肚子叫了。

    百晓笙也停了下来没再讲,他突然笑出声:“哈哈,你们太客气了,虽然北漠是物资匮乏,但我和施施也算有些能力,不至于连这点饭都吃不起。”

    听到这,沈公子有些犹豫:“那这…”

    他指了指碗里见底的面条。

    赵施施也明白了,她放声一笑:“哈哈,你们太有趣了,这是我们北漠的风俗。为了避免浪费,每每便只给客人乘一小点,但会一直加,直至客人吃饱为止。”

    百晓笙怕他不信,拉着沈公子的手就把他往厨房里带,进了门,他指着堆积的粮食:“瞧,没骗你们,伙食我和施施还是供得起的。”

    沈公子这才松了口气,折回屋内,他冲众人点了点头。

    无花见状也不客气了,她把饭碗塞进赵施施手里,“施施,快快再给我盛多些。”

    这猴急的模样给其余几人逗笑了。

    赵施施一直往返着给几人添面,几人都不好意思麻烦她,想着自己去厨房添,也一一被赵施施拦了下来,她笑着摇摇头说,这也是北漠的风俗。

    几人只好作罢,围坐在火炉旁等着被投喂。

    南宫墨槿还是有些不放心,她看向百晓笙:“既然北漠物资匮乏,那这些粮食想必来之不易,你们两是怎么弄得这么多粮食的?”

    百晓笙犹豫了一会,决定从头说起:“这其中渊源得从北漠先王在世的时候说起。”

    “北漠千年来一直如此,每一任王都为能多收一点粮食想尽了政策与法子,但即使是从不错过农时,不浪费能种出粮食的每一寸土地,收获的粮食也远远不够。

    为了百姓不被饿死,每年丰收的时候,我国都会派使者去邻国买粮,但长此以往,国库也不堪重负。

    而且就算买来粮食,也不够分,于是分不到的人就自发的去领国边界抢夺。这样一来,惹怒了领国的王,他们就再不愿将粮食卖给我们了。

    既然不卖,抢夺的人就更多了,时间一长战争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先王上位后重骑兵,军队武力大增且先王才智过人战无不胜。眼看就要取得胜利了,但天妒英才,先王身体不好,在最后一战时突发恶疾而亡。这时二皇子上位,他不善兵法屡屡战败,常年战争也让百姓苦不堪言,最后只能向邻国求和,赔了不少银两和物资。”

    赵施施正好端着碗走进屋内,听到提起二皇子,她咬牙切齿道:“什么二皇子,他就是个废物叛徒叛国贼,我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