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之花瓶影帝

109 目不暇接

    站在2023年的遥远未来回望踏入新世纪的千禧年,一部“公主日记”的成功,远远不止一个安妮-海瑟薇而已。

    不远处,刚刚安妮看到的女孩,正是青少年偶像曼迪-摩尔。

    这位年仅十六岁的女孩可以看作是布兰妮-斯皮尔斯(Britney-Spears)风潮的继承者,去年发行首张专辑之后人气急升,并且因为担任后街男孩、超级男孩演唱会的嘉宾而广为人知,现在正在北美大陆掀起一股青春风暴,毫无疑问的青春偶像。

    “公主日记”,即将成为曼迪职业生涯的演员首秀。

    盖瑞-马歇尔的策略确实大胆,以朱莉-安德鲁斯领衔一众没有经验的新人,试图打造一部完全新鲜完全活力的青春电影,从演员选择就可见一斑。

    包括安妮和安森两位主角在内,一系列高中生角色几乎全部都是清一色的新人,第一时间就让人想起后来红到发紫的剧集“欢乐合唱团”。

    同时,在一个完全没有想到的位置一位完全没有想到的演员,成为“公主日记”未来值得一提的一线巨星。

    扮演学校副校长的吴珊卓。

    这位亚裔演员在职业生涯初期始终没有得到太多表演机会,尽管非常有才华,但因为外型的限制以及好莱坞的默认歧视链,出演的往往都是不起眼的小角色或者搞怪的配角。

    一直到2005年,吴珊卓得到了ABC电视剧“实习医生格蕾”一个主演的机会,扮演一位野心勃勃的实习医生,然而最初剧集并没有给这个角色太多发挥空间,但吴珊卓却认为这个人物能够深入挖掘。

    依靠自己的潜心钻研和不懈努力,角色渐渐发展出自己的棱角,不仅得到观众喜爱,并且在编剧拥有了生命力,产生自己的爱情线同时成为剧集核心角色的至交好友,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故事。

    吴珊卓,一炮而红,在赢得艾美奖最佳女配角提名之后,事业终于打开局面。

    但她并没有止步。

    陪伴“实习医生格蕾”十年春秋后,吴珊卓选择果敢而大胆地离开剧集,试图探索自己的全新演员生涯,她遭遇了一些挫折也面临了诸多困难,却终于在2018年一部叫做“杀死伊芙”的剧集里收获回报。

    这套剧集,不仅让她囊括艾美奖、金球奖等等一系列剧情类最佳女主角奖杯;而且真正在好莱坞拥有了话语权,开始担任制作人,开始自主规划自己的演员生涯,为亚裔演员的生存空间打开一扇门。

    毫无疑问,吴珊卓是好莱坞亚裔演员成功的又一个范例。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被网友们戏称撞脸林永健的演员,私底下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女人,她在2000年——也就是今年和未来两届奥斯卡最佳编剧小金人得主的导演亚历山大-佩恩(Alexander-Payne)相遇并且坠入爱河,并且在2003年结婚,可惜两年后离婚。

    从朱莉-安德鲁斯到安妮-海瑟薇,从曼迪-摩尔到吴珊卓,另外还有好莱坞电影里的黄金配角赫克托-埃里仲杜(Hector-Elizondo),豪华阵容,应接不暇。

    一切,都不一样起来。

    曾经,他们坐在电影院里,在熄灯的两个小时里,短暂地进入大屏幕营造的世界里,就好像一个梦境,或浪漫或恐怖或迷幻或真实或美好或沉重的梦境,当灯光亮起的时候,他们重新回到自己的现实世界,有些事情却已经悄无声息地改变。

    现在,他也即将进入大屏幕,成为造梦的一员。

    和电视的拍摄,有相似的地方,但更多还是不同。

    不由地,安森也跃跃欲试起来,似乎也因为安妮的影响,真正回到自己的十八岁,从生理到心理,全方位地再次感受到年轻的朝气,一切都是全新的,未来的无限可能在眼前展开,无所畏惧地、勇往直前地一路前冲。

    在安森看来,“公主日记”和“老友记”最大的区别还是在于角色理解上,这不仅意味着演绎方式的变化,同时也意味着准备工作的差异。

    “老友记”是电视剧,比起角色来说,更加侧重剧情;同时还是情景喜剧,比起展现内心或者情感联结来说,更加侧重笑点。

    显而易见地,“保罗”这个角色,仅仅展现一些轮廓框架,也就是后来所说的“人设”,只要遵循设定,安森可以在框架里自由地展现自己的情绪,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本色演出在所难免,他是在表演自己。

    “公主日记”则不同,它需要在九十分钟内给出一个结局,一个完整故事脉络是必须的,包括起承转合、人物弧光以及情感联结,最后引导向一个合理的句号,这意味角色需要人设需要框架,还需要血肉。

    最简单也最直观的一点就在于造型:

    保罗的造型,一个字,帅。然后在此基础上可以随意改变风格,安森和黛博拉的自由发挥为角色完成了定位,并且进一步开发角色的不同可能。

    迈克尔的造型,则不行,从发型到服装再到日常搭配,全部需要一个脉络一个来源,帮忙丰满血肉,他不是一个人设,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

    也许有人会说,有必要吗?

    的确,“公主日记”的绝对核心是米娅,整个故事完全围绕米娅展开,用一句现在网络流行的影评来说就是,除了米娅之外,其他全部都是工具人——

    没有塑造没有弧光也没有血肉,一切都为米娅服务。

    从如此角度来说,“公主日记”在2000年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但放在2023年,估计就要被观众骂惨。

    在安森看来,这也是“公主日记”和“漂亮女人”两部作品的差距:

    角色塑造。

    即使在2023年,更久远更过时的“漂亮女人”依旧有一种复古的好看,饱满的人物弧光、生动的爱情拉扯以及立体的角色塑造,毫无疑问展现好莱坞黄金时期的叙事能力,时间也无法削减电影的魅力。

    而在“公主日记”里,剧情时间让步于一些喜剧桥段;并且,成也朱莉-安德鲁斯、败也朱莉-安德鲁斯,电影不得不给予朱莉更多时间,展现她的个人魅力,在米娅和奶奶的亲情桥段上花费多一些笔墨。

    自然地,留给爱情线的时间所剩无几,角色只能沦为工具人。

    毕